河南淮阳陈州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34457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淮阳陈州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淮阳陈州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淮阳陈州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淮阳陈州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淮阳陈州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共分为两卷6页。第卷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第卷非选择题共3题,40分,满分100分。卷卷答案均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卷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A三公九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A创立皇帝制度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

2、推行郡县制度 D开创君主专制制度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4、史书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书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与机务,批答章书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5、“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

3、革 D柏拉图改革6、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缺乏对贵族权益的维护 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利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罗马帝国的没落7、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的一次革命。材料做的“革命”是指( )A君主制在英国结束 B英王丧失行政大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8、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C中央集权制 D两党制9、1

4、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宪法依据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宰相由议会选出并对议会负责C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大权 D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10、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略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掠夺工业原料 B割占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 D抢占商品市场11、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

5、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12、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13、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他(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

6、立14、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15、“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国共合作道路 C民族统一战线道路 D城市中心道路16、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C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

7、大1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18、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A无产阶级第一次尝试建立政权的教训B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C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的经验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成现实的伟大成就19、列宁说:“革命之所

8、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十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巴黎公社革命 D二月革命2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

9、改变而改变。”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制定和烦布了改革开放以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2、1979年,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表明大陆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构想正式形成23、“中美双方结東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

10、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24、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 )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 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 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25、大国崛起一书中说:“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

11、鉴的宝贵财富。”以下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 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C美国的扶持 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26、一本历史书在描述某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时,分别用了“别了,雅尔塔”“鼎足之势话西方”“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东方”等标题。由此推断,该时期的典型特征是(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C俄罗斯走出低谷 D东西方关系的缓和27、资治通鉴载,唐肃宗时,“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副将高丽人李怀玉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土废立自此始。”这种状况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加剧了军营内部矛盾

12、B便利了异族控制军权C开始了藩镇割据局面 D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8、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C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中朝、三司、尚书省29、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 )A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C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D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30、有人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