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34408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2)一一、填空题1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连绵词、叠音词、偏义复词、通名和专名、成语典故)。2、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是连绵词。3、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 发音部位 划分出来的。4、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5、据王力研究,上古30韵部按韵尾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是 (阴声韵 、 入声韵 、 阳声韵)。 6、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有 36 个,韵部有 30 个。7、体诗押韵要依照 106 韵,该韵共分 30 部。二、概念题1连绵词 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

2、的连绵词。2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3词义扩大 专有名词普通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这些词从没有意义到具有意义的过程,是词义扩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中 4词义转移即词的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不复存在,而新旧义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涕”原指眼泪, 现代汉语中,除成语“感激涕零”、 “痛哭流涕”还保留古义外,“涕”均指鼻涕。5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一个词的同义词往往有多个。词义相同的叫等义词,数量很少,多为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如“衣服”和“衣裳”;词义相近的叫近义词, 6韵部“韵部”分“平”“上”“去”“入”四种

3、声(其实就是古汉语的四个音调,和现在汉语的声调不同)。.7、叠韵 用现代语言解释,汉语拼音的韵母与用此韵母拼音所得的字,就是叠韵。也就是同韵母的字可以构成叠韵。 8、阴声韵 阴声韵指无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 9、阳声韵 阳声韵指以鼻辅音n、m、N收尾的韵 10、古无轻唇音古无轻唇音,意思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一组重唇音帮组声母,即读作双唇塞音的“帮p”母、“滂”母、“.11、粘 对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2、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

4、,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13、读若 读如 读若也叫“读如”。多用于拟声注音的训诂用属于。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读若、读如的功用是拟其音(注音),“读为”、“读曰”的功用是易其字(破假借)。)三、辨析题(同义词辨析)1

5、、步 跬 步与跬的区别在于词义所表的概念范围大小不同。 步,古指两脚各动一次的距离,现在把行进间的两脚的距离叫一步,这古代只能叫跬,跬指现在的半步。小尔雅广度:“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司马法中说:“凡人一举足曰跬,两举足,步也。” 2、蓄 养 单用是区别比较明显,与其他词组合后区别不太明显。 二者在“养活”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畜”习惯上用于养禽兽。如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养”习惯上指养人,如战国策齐策:“是助王养其民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荀子礼论:“父能生之,不能养之。”它们也有通用的时候,即畜用于人,所畜的对象都是当时的地

6、位低贱卑下的。如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倡优畜之”。可以说,两词虽然有时可通用,在多数情况下、正常情况下还是有分别的。 3、之 往 在“向某处去”的意义上,“之”和“往”是同义词。往是向所要去的地方走,仅仅表示方向性或目的性是不及物的,只表示趋向某处的行动,不表示向那里去,所以不带宾语。左传宣公二年:“晨往,寝门辟也。”但“之”必须带宾语,可以直接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如战国策魏策:“吾欲之楚。”由于“往”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想接处所名词的话,后面常常再加一个动词。如西门豹治邺:“豹往到邺”等。4、笑 哂 都有笑的意义。笑,增韵:“喜则解颜启齿也。” 喜

7、是内在的情绪,笑是外在的表现,笑有很多种,苦笑,讥笑,开怀大笑等。 但“哂”,一切经音义中说是“小笑”。只专注于微笑。而这微微一笑常常含有不以为然的意思,或者是带有轻蔑、嘲讽的感情色彩。如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这就是带有否定意味的笑了。晋书蔡谟传:“我若为司徒,将为后代所哂,义不敢拜。” 5、赐 予 “赐、予”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都有“给予”的意思,但两者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是不同的。“赐”用于上给下,地位、辈分、年寿高的给地位、辈分、年寿低的。而“予”是给予的通称。 6、谏 诤 “谏、诤”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这组词都含有规劝君主、尊长、朋友

8、并使之改正错误的意思。其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规劝词义的轻重。谏是一般的直言规劝。诤则有力争、强谏的意思。 7、耻 辱 “耻、辱”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两个词都指羞愧之心或可耻之事,是名词,如果它们活用为动词时,两者在用法是不同的,耻一般表意动,辱一般表使动。如“不耻下问”、“不辱使命”。 8、肌 肉 “肌、肉”在先秦时,肌和肉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肌是人的肉;肉是指禽兽的肉,只有当骨和肉连用或并举时,或者指称死人的时候,“肉”才指人的肉。9、杀 弑 杀 弑”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两者的差异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看。这两个词都有残害人生命的意思。 “杀”是个泛用的动词,凡致死都可以叫杀

9、。“弑”只限于臣弑君,子弑父母,弟杀兄长,即以下杀上。”10、恭 敬 “恭、敬”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 11、畏 惧 “畏 、惧” 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两者的差异从语法上看。畏和惧都是动词,当害怕讲。但“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惧”如带宾语常作使动用,“畏”不表使动。 四、归纳题(在上古音系中,“诸”属鱼部,“管”属于元部,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三十韵部说,指出下列各字的归部情况)芝 (属之部) 拯(属蒸部) 握 (属屋部) 枝(属支部 )慎(属真部) 谈(属谈部) 职(属职部) 铎(属铎

10、部) 药(属药部) 冬(属冬部) 真(属真部) 著(属 鱼 部) 馆(属元部) 烝 (属蒸部) 文(属文部) 歧(属支部) 淡(属谈部)终(属 冬 部) 赐(属锡部) 阮(属元部) 芝、枝、著、歧属于阴声韵;握、职、铎、药、赐属于入声韵;拯、慎、谈、冬、真、馆、烝、文、淡、终、阮属于阳声韵。五、简答题1、说明什么是本义、引申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词的本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其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二者间的关系

11、有远有近。1)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一般是一词多义的关系。2)远引申义同本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也可以是两个同源词。2、词义引申的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1)助词的书写形式。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如“狱”在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文献才有当“监狱”讲的,因而本义是“诉讼”。 3、词义引申的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引申的方式:1)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申脉络,叫连锁式引申。如“防”。2)以本义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派生出数个直接引申义的词义引申脉络,叫辐射式引申。如“问”、“时”。 4、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的异

12、同1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5、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举例说明。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

13、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 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4)词义

14、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6、可以从几个方面辨析同义词?举例说明。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1)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4)察看各自的反义词。 7、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哪个时代的语音系统,其中全清、全浊声母的代表字各有哪些?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三十六字母的系统和切韵的声类体系相吻合,但是这个系统忽略了切韵的一些重要的声类,但是清朝的学者陈澧通过严密的研究发现了三十六字母的不足,并提出了更完整的声类系统。 按照韵经,三十六字母系统如下: 三十六字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全浊 重唇音 帮 滂 并 明 轻唇音 非 敷 奉 微 舌头音 端 透 定 泥 舌上音 知 彻 澄 娘 牙音 见 溪 群 疑 齿头音 精 清 从 心 邪 正齿音 照 穿 床 审 禅 喉音 影 喻 晓 匣 半舌音 来 半齿音 日 8、简述上古音系中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上古音系一、声母(王力拟33声母)唇音帮p滂p並b明m舌音舌头端t透t定d泥n来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