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30617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通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学案 一、考点讲解考点一: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 和 的标准。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2、。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高考资源网()考点二: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理解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两种基本形态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3、物质的反映,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哲学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

4、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影响和制约。二、误区扫瞄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2、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3、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4、哲学上

5、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三、经典考题1、(09上海4)古希腊哲学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2、(09江苏卷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3、(09福建卷36)2020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

6、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4、(09广东14)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5、(08广东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5、(07海南23)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而从无神论的角度去解释。究竟有没有鬼神,

7、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判断,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思维的关键在于搞清“信与不信”、“有与无”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具体判断分析。答案 (一)这个命题不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种主观判断,属于社会意识,而“有”或者“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这个命题实际上是说主观上的信或者不信决定了客观上是否存在的状态。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是迷信的哲学基础。(二)这个命题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支撑经验的某种信念(理论),“有”或“无”指的是有没有关

8、于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某种经验。相信鬼神的人就会把自己不能用常识解释的现象理解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现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则从无神论的角度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人们尚未认识到的自然现象。(三)这个命题正确与否要看如何定义“信”或“不信”以及“有”或“无”的概念。理由是: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主观意识,而把“有”或“无”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状态,则这个命题是属于颠倒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心主义,因而是不正确的。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支撑经验的信念或理论,把“有”或“无”理解为有没有关于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则是正确的,因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经验。(答出上述任一答案

9、均可)四、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A B C D2、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5题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

10、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6、凡是唯物主义都认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论思想的有(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存在就是被感知”

11、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B、C、D、8、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 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A、B、C、D、9、中国明代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的观点是“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0、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

12、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二、非选择题1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留意过这些场景:裁缝师深信“量体裁衣”,他只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体形裁减和缝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大方,否则,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剪裁,是注定要失败的;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土地的水、肥等情况和不

13、同庄稼的生长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否则就不能获得好的收成;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否则必定害人坏事;学习中,只有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来选择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将一事无成()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3、中国科协曾经就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看法进行抽样检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岁至69岁成年人。课题组负责人特别指出: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

14、“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来了一些笃信者。(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参考答案:经典考题:DBAA巩固提高:1.C 2.C 3.C 4.D 5.B6.B 【讲析】A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选。C、D是辩证法的观点,不选。7.C 【讲析】A、C是唯心主义思想。8.D 【讲析】题中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9.B10.C 【讲析】题中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没有体现辩证的特点,故选C舍A和B。D项与题意无关。11.B12、()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现实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凡是认识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能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牢固地树立存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