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0064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习目标】1、理解酶的作用、本质、特性 2、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学习过程】一、酶的作用、本质是什么?酶有哪些特性?酶的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作用)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二、分组设计实验1、探究酶的催化作用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实验步骤: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2、A试管中加入2滴肝脏研磨液,B试管内加入2滴蒸馏水。3、观察气泡冒出情况,并用

2、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预测实验结果:A试管有大量气泡且卫生香剧烈燃烧;B试管几乎无气泡且卫生香不复燃。结论:酶有催化作用2、验证: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简单写出设计思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为蛋白质。 与吡罗红反应呈现红色为RNA3、验证酶的高效性课题:比较H2O2酶和Fe3+对H2O2催化作用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步骤: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2、A试管中加入2滴肝脏研磨液,B试管内加入2滴FeCl3溶液。3、观察气泡冒出情况,并用带火星

3、的卫生香检测。预测实验结果:A试管有大量气泡且卫生香剧烈燃烧;B试管有少量气泡且卫生香燃烧不剧烈。结论:酶有高效性4、验证酶的专一性课题: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编号1、2,在1号试管中注入2mL的淀粉溶液,2号试管注入2m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两支试管中都注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2、将两支试管放到60的水中,保温5分钟。3、取出两支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4、观察结果及分析:1号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无变化。1号试管中的淀粉不是还原性糖,但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所以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中的蔗糖不是还原性糖,蔗糖的分解

4、产物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性糖,但淀粉酶不能水解蔗糖,所以无砖红色沉淀。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说明酶有专一性。5、探究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假设:pH对酶活性有影响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HCl,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实验步骤:1、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各加入等量的肝脏研磨液。2、1、2号试管各加入等量的5%的HCl、5%的NaOH溶液,3号试管加入等量的水。3、在3支试管中都加入等量的H2O2。4、用带有火星的卫生香检测。 预测可能结果:1、2号试管无变化,3号试管卫生香燃烧剧烈。结

5、论: pH对酶活性有影响 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过酸过碱使酶永久失活,不能恢复。 1号试管中加5%的NaOH调至中性,2号试管中加5%的HCl调至中性,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H2O2,1、2号试管中仍没有气泡冒出。6、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假设: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材料:质量分数为2%的新制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碘液;60水、100水、冰水实验步骤:1、取6支试管编号,A、A1、B、B1、C、C1。在A 、B 、C试管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A1、B1、C1试管中都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2、A、A1试管放入60水中,B、B1试管放入100水中,C、C1试管放入冰水中,维持5分钟

6、。3、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分钟。4、取出后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预测可能结果:A管不变蓝,B、C管都变蓝。结论: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温度过高时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恢复。B、C管都放到60水中,维持一段时间,C管蓝色退去,B管仍是蓝色。三、归纳总结1、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1)提出问题 (2)假设 (3)实验步骤 分组编号 控制自变量 检测观察 (4)结果预测及分析 (5)结论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对照的原则 (2)单因子变量的原则 (3)等量的原则 (4)科学性原则【反馈训练】花盆大豆

7、光照温度 水 130粒向阳光25充足 230粒暗室25不充足1某个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照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右表所示的实验,但这个实验设计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5环境中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黑暗的地方 D两个花盆都应该给予充足的水分答案:D2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步骤步骤: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入2mL浆糊。向A试管内加入2mL唾液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min。同时取出2

8、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答案:错误实验方法和步骤:第步应在B试管中加入2mL清水;第步和第步应作对调,以排除碘液对淀粉分解的影响;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但不能证明具体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3、2003年研究细胞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科学家研究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质时,通过测定氨基酸序列及其相应的DNA序列,发现了一种细胞水通道蛋白,并推测细胞渗透吸水、失水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需通过此通道。为验证这一假设,科学家得到了如下材料:a、含有

9、水通道蛋白的细胞;b、去除水通道蛋白的细胞某生物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研究水通道:取一只培养皿,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放入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加入水通道蛋白的细胞吸水胀破。结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此实验的目的是_找出上述实验过程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验证水分子进出细胞需通过水通道蛋白;缺少对照实验。改正:取另一只培养皿,加等量的蒸馏水;将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放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保持原状。4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

10、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1)做出假设:_(2)方法步骤:_ _(3)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_ _ _答案:(1)做出假设:植物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的影响(2)方法步骤:取两个培养皿编号A、B,向两个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且等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将A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B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3)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

11、萌发不受光的影响。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发芽率有光组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子的萌发。5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萤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若干、大小相同的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等其他实验所需材料。 (1)实验步骤: (2)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答案:实验步骤:配置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

12、小烧杯中,贴上标签; 将萤光器粉末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于试管,贴上标签; 在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ATP溶液; 观察发光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预测:发光现象随ATP溶液浓度升高而渐强; 发光现象随ATP溶液浓度升高而渐弱; 在不同ATP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发光现象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萤光强度与ATP浓度成正比; 萤光强度与ATP浓度成反比;萤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ATP浓度,所以在每支试管中,要放入不同浓度的ATP溶液,其它条件都相同。该实验是探究实验,实验预期结果应有多种情况,但不用面面俱到,主要写出三种情况,随ATP浓度增大,萤光强度是增强,还是不变,还是减弱。-5- 第二教育网精品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