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名第一中学2020高三化学第一周周测重点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27360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大名第一中学2020高三化学第一周周测重点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大名第一中学2020高三化学第一周周测重点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大名第一中学2020高三化学第一周周测重点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大名第一中学2020高三化学第一周周测重点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大名第一中学2020高三化学第一周周测重点班.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周周测试题(重点班)(第一章至第五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入1 mol 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B常

2、温下,78 g苯中含有6NA个CH键C1 mol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11NA、9NAD在2CuH2HCl=CuCl2Cu2H2反应中,每生成22.4 L(标况)H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5N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B称取2.0 g 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 固体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4.某学习

3、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CaH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 molL1丙溶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也可由W、Y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与K直接反应制得BK、L、

4、M中沸点最高的是MC原子半径:WXYX6.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7.下列化学用语和化学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HOClB正丙醇的结构简式为:C3H7OHC含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的铈(Ce)原子符号为:Ce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H2H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

5、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a、Cu2、ClO 、ClB0.1 molL1 Na2CO3溶液:K、AlO、Cl、SOC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中:H、Al3、Cl、NOD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CH3COO、HCO9.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反应原理为NaCNH2O2 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C每生成0.1 mol NaHCO3,转移电子数约为0.16.021023D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

6、NaOH溶液10.某学习小组以废催化剂(主要成分SiO2、ZnO、ZnS和CuS)为原料,制备锌和铜的硫酸盐晶体。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中能溶于稀硫酸的是ZnO、ZnS和CuSB步骤、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步骤涉及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uSH2O22HCu2S2H2OD步骤和,采用蒸发结晶,过滤后均可获取粗晶体11.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取CaCl26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中含有SiO2,固体中含有Fe(OH)3B使用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中Al(OH)3转化为AlOC试剂a选用

7、盐酸,从溶液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的CaCl26H2O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Fe2、K、I、SO、SO,且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 B肯定含有SO、IC肯定不含SO D肯定含有NH13.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O2、N2O4)的混合物共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600 mL 2.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

8、,溶液中生成NaNO3和NaNO2,则被Cu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6 mol B0.8 mol C1 mol D1.2 mol14.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的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3-+2H2O+2CO2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卷2 (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15.化学小组实验探究与溶液的反应。(1)实验一:用如下装

9、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将足量通入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浓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试剂a是。(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或二者混合物。(资料:微溶于水;难溶于水)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写出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进而推断B中含有。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所用试剂及现象是。(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的产生有两个途径:途径1:实验一中,在溶液中被氧化生成,随沉淀B进入D。途径2:实验二中,被氧化为进入D。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

10、溶液中含有;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做出判断的理由:。实验三的结论:。(4)实验一中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与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和生成。(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16.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溶解度:Ca5(PO4)3(OH)”或“”)。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_。(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写出生成HF的

11、化学方程式:_。(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_;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_。(6)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 mL,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_。(已知:H3PO4摩尔质量为98 gmol1)17.下图中反应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

12、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Mg(OH)2的电子式:_。(2)A2B的化学式为_。反应的必备条件是_。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写化学式)。(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_。18.201

13、8年3月21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废水、节省水资源、加强废水的回收利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已知: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H、NH、Fe3、Al3、Mg2、Na、NO、CO、SO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 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像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2)写出实验图像中沉淀达到最大量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分析图像,在原溶液中c(NH)与c(Al3)的比值为_,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g。(4)若通过实验确定原废水中c(Na) 0.18 molL1,试判断原废水中NO是否存在?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c(NO)_ molL1。(若不存在或不确定则此空不填)化学参考答案DACDA BAB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