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乐陵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押题卷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23143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乐陵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押题卷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乐陵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押题卷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乐陵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押题卷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乐陵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押题卷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乐陵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押题卷 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押题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载体,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探索。红木小镇、青瓷小镇、e游小镇等都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特定区域。某县是著名的中药材之乡,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该县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建成了以中草药文化为主、以高端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度假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为主导的江南药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特色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是( )A. 特色

2、农产品B. 发达的交通网C. 特色主导产业D. 独特地域文化2. 江南药镇建设中医药产业的确定将有利于中医药产业活动的( )A. 空间集聚B. 技术创新C. 利润提高D. 市场拓展3.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限制了该小镇的的( )A. 服务人口B. 服务等级C. 服务范围D. 服务种类【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载体”可知,特色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是特色主导产业,C正确。【2题详解】由材料“建成了以中草药文化为主、以高端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度假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为主导的江南药镇”可知

3、,江南药镇建设中医药产业的确定将有利于中医药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A正确。【3题详解】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定位限制了该小镇的服务种类,D正确。2019年央视春晩“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形成三个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人口增长B. 人口基数C. 自然环境D. 人口迁移5. 下列关于三个地区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A. 2005年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B. 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C. 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出到

4、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D. 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低【答案】4. B 5. 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4题详解】结合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根据表格中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东部大于中西部,判断形成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故B项正确。【5题详解】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劳动力人口迁入,故A项错误;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因为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迁出,故B项错误;人口年轻化指014岁人口比重大,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沿海人口结构将不会年轻化,故C

5、项错误;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D项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如图是某年2月4日-6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分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反映的天气变化,可能会带来A. 持续升温,缓解甲地的供暖压力B. 大风来袭,有利于乙地雾霾扩散C. 水面封冻,影响丙地港口的通航D. 降温显著,威胁三地春小麦播种7. T甲、T乙、T丙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地2月4日-6日的平均气温,推断最可能的是A. T甲T乙T丙B. T甲T丙T乙C. T丙T甲T乙D. T丙T

6、乙T甲【答案】6. B 7. C【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年2月4日-6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分布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气温影响因素【6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霜冻线有南移趋势,冷空气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有利于乙地雾霾扩散丙位于霜冻以南地区,温度较高,水面不会封冻。甲乙丙位于南方地区,不种植春小麦。故选:B。【7题详解】读图分析,霜冻线有南移趋势,甲地区受盆地地形的影响,气温不是最低;乙地地区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气温最低,丙位于霜冻以南地区,温度最高,所以T丙T甲T乙。故选:C。【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自然因素: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

7、周期性变化。2、人为因素: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大气污染、人工热源的影响、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冻土是特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和变化对区域整体环境影响极大。如图示意1950年以来黄河源区典型多年冻土区域冻土变化曲线(含模拟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通过模拟预测分析,2050-2070年该地A. 地温升高幅度不大B. 深层冻土变化不明显C. 冻土厚度比较稳定D. 融化夹层的厚度增大9.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发育的原因是A. 坡度大B. 纬度高C. 地势高D. 人烟稀少【答案】8. D 9. 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8题详解】据图可

8、知,2050年后多年冻土上限加速下降、下限抬升,可推断地温升高幅度较大,冻土厚度减小,故A、B、C错误;读图可知,融化夹层厚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9题详解】黄河源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峻,部分地带常年温度在0以下,形成多年冻土。冻土发育与坡度、人口关系不大。黄河源区纬度并不高。故选C。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如图示意1981-2010年我国某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 该地区最可能为于()A. 江淮地区B. 西南地区C. 东南地区D. 华北地区11. 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增加较明显气

9、温降低,蒸发减少农作物需水量减小风力增大,蒸发增强A. B. C. D. 【答案】10. D 11. C【解析】【10题详解】根据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曲线,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该地区1月份没有记录,说明土壤有封冻期,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D对。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没有封冻期,A、B、C错。【11题详解】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降低,蒸发减少,对。11-12月份,是秋冬季节 ,降水量减少明显,错。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需水量减少,对。风力增大,蒸发增强,土壤湿度减小,错。C对,A、B、D错。点睛: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该地区1月

10、份没有记录,说明土壤有封冻期,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12月份属于冬季,气温低,蒸发少。风力增大,蒸发增强,土壤湿度减小。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兴安岭地区人工种植的蓝莓多为进口品种,主要分布在山谷、洼地地区。该地区的蓝莓品种均喜湿、怕旱、耐寒,但在超低温天气下,仍需要人工堆雪来减轻冻害。果农发现,冬季时半山坡的野生蓝莓和山谷中种植的蓝莓受到冻害程度不同。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目前已有3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下图为大兴

11、安岭某地区冬夏季节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1)与夏季相比,说出山顶冬季气温的特点。(2)判断更易受到冻害的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还是山谷种植的蓝莓,并分析其原因。(3)试分析阐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来减轻蓝莓冻害的简单原理。(4)分析大兴安岭地区大力发展蓝莓加工企业的原因。【答案】(1)冬季山顶气温低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高于山谷气温。(2)山谷种植的蓝莓。原因:冬季夜晚时,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山谷的气温更低;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野生蓝莓相比,进口蓝莓对当地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3)冬季时堆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

12、袭蓝莓树体;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4)蓝莓产量较大,原料丰富;蓝莓果实容易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延长产业链,提高蓝莓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2)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

13、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3) 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胶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4) 大兴安岭地区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蓝莓产量较大,原料丰富;蓝莓果实采后旺盛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侵染会使其快速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环节增多,延长产业链,提高蓝莓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企业增多

1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树为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阴,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茶叶四季可采,但只有在特定时间段采摘的茶叶才最为珍贵,如中国南方茶区以清明(4月初)前后采摘的茶叶为最佳。英联邦国家马拉维,经济较为落后,是非洲第二大产茶国。马拉维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布兰太尔周围地区。近年来该国茶业产量均超过4000万千克,98供出口,主要出口到英国等国家。随着中非联系日益密切,中国部分企业开始到马拉维种植加工茶叶。下图示意马拉维茶区位置和布兰太尔气候资料。(1)推测布兰太尔周围地区采摘最佳茶叶的时间并说明理由。(2)简析英国大量进口马拉

15、维茶叶的原因。(3)简述中国企业到马拉维种植加工茶叶对当地的有利影响。(4)如果你是茶叶商,你是否愿意到马拉维经营茶产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 l0月前后。气温回升,初入雨季,利丁茶树抽新芽;雨季来临前,光照较强,温度较低,经过前期积累,茶叶营养物质积累较多等。(2)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较低,不适合茶叶生长,但茶叶需求量大;马拉维茶叶生产成本较低,产量大,具有价格优势;英国与马拉维之间经贸联系紧密等。(3)发挥当地的茶叶优势,促进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拓展茶叶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4)愿意。马拉维茶叶产量较大,原料较为充足,价格较低;错峰为国内提供优质茶叶,利润较高等。不愿意。马拉维经济较为落后,本地茶叶需求量小;投资环境较差,与当地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等。【解析】分析】本题以茶树种植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区位选择以及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