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当代的应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1532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当代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当代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当代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当代的应用.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当代的应用在中国传统室内空间中,隔断的利用是空间分隔的主要手段。在今天,传统室内隔断的运用广泛,影响深远。其运用手法有两种,即传统隔断的空间复制和空间选择。这两种手法创造的空间形态,都显示出传统隔断的空间模糊性,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1、传统隔断的空间复制 空间复制,是对传统隔断符号及其空间形态的直接套用。直接复制传统元素,典型实例就是中餐厅,基本上是传统室内构件及其空间效果的复制。大量地运用传统家具,如隔扇、挂屏、屏风等,古色古香。 技术的进步使设计师在创作隔断及其模糊空间时拥有了更大的自由。此外,设计优秀的模糊空间富有人情味,能够成为室内的亮点。模糊空间的

2、应用可以使室内空间拥有独特的形象,这一切都促进了传统隔断的空间模糊性在今天的运用。设计师们对作品的表达,为我们对模糊性空间的探索和认识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现今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审美和使用上的新要求,则使得模糊性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2、传统隔断的空间选择 我们可以对隔断营造的空间进行选择,对传统隔断符号及其空间形态有选择地运用,这比直接的套用符号表达要好得多,手法更为进步。人们能在由传统室内隔断符号过渡、分隔、围合而成的模糊空间当中体会“不定的魅力”,感悟其精神内涵。这种借用传统的空间形式,又可分两种形式,即新中式和中西合璧式。 新中式空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3、:一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二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中西合璧式即是将二者的元素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如采用具有西方味道的家具,搭配中式隔断来组织空间。这样,不仅反映出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居住要求,更迎合了中式家居追求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本身就是含混的,不仅使人在空间上感觉是不确定的,在心理上感觉也是模糊的。 现代室内设计中,模糊空间的运用空前,其基本手段就是利用隔断或隔墙来做阻

4、隔,划分空间,但在手法、方式、结构、材料的运用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的框架结构技术的发展,跨度也在增大,使得内部空间更加开敞、通透、流动。模糊空间可以转变,加上现代材料的应用,这个模糊空间中的隔断往往就是室内空间最吸引人的地方,模糊空间的通透界面就成为视线焦点。 3、对传统隔断的空间优化 金属、玻璃、塑料、气体、光、水、纤维等材料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令空间形态更为丰富。这些材料使隔断在空间当中呈现出虚化、流动的姿态,为空间的塑造提供了条件,使空间的舒适度、利用率大大提高,进而使室内空间达到优化。 如现代办公空间中的隔断,形式多样,运用十分广泛。隔断在办公空间中的围合、分隔灵活多变,而且实用

5、。隔断高度不大,但限定度较强,各空间独立性较强。当人离开工作间时,各空间的独立性会变弱,空间之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连续性。空间之间存在组合、连接关系。当人在工作状态时,各空间的独立性会变强,空间会自然加强。这样的空间重复与再现,形成韵律、节奏,具有统一感。空间隔断利用很经济,可拆可合,搭配灵活,非常适合办公空间。空间利用率高,人们在同一空间当中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既有私密,又有沟通,效率提高,心情愉悦,是设计的进步,空间的解放,远比传统室内隔断有优势。 4、结语 如今,现代建筑出现了革命性的进步,即建筑空间的“多元化”,建筑空间类型的“模糊化”则是后现代社会的新需求。室内空间需要变化,需要模糊,这是室内设计的生命。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更为空间的塑造提供了条件。可以说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给我们的启示和意义重大,影响也是深远的,我们应立足于本国传统文化,努力创造最大弹性化的室内空间环境,这是我们当代设计师的职责。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