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19963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理综物理分析.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 深入研究精心备考积极探索梦想成真 表1 理科综合考试各学科试题分值及比例 第一部分2005年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一 总体分析 表2 理科综合考试试题题型 题量及分值 表3 理科综合考试物理卷题型及分值 表4 理科综合考试物理卷各部分知识的考查比例 表5 2005年全国三套理科综合卷物理试题内容分布比较 1 回归基础知识 全面考查能力 二 试题特点 2 突出主干知识 不求知识覆盖 3 依据考试大纲 挖掘课本内涵 表6 2005年理科综合考试物理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表7 2005年理科综合考试物理卷各部分分值及其比例 4 理论联系实际 情景新颖巧妙 5 重视课本实验 原

2、理大做文章 6 整体感觉不难 丢分不知不晓 2 突出主干知识 不求知识覆盖 三 具体分析 2005年高考理综 卷 物理试题 湖北 湖南 河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海南 14 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 电梯加速上升 加速度大小为g 3 g为重力加速度 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A mgB 2mgC mgD mg 教材第一册P61升降机以0 5m 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站在升降机里的人质量是50kg 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 答案 F G maF G ma m g a 代入数值得F 515N 15 已知 介子 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 夸克u或夸克d 和一个反夸克 反夸克u 或反夸克

3、d 组成的 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 表中e为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u和d 组成B 由d和u 组成C 由u和d 组成D 由d和u 组成注 第一册107 4 题有 一个质子由两个u夸克 一个d夸克组成 16 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 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教材p115 7 题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它们的质量之比是m1 m2 1 2 运行速度之比是v1 v2 1 2 a 它们的周期之比T1 T2 b 它们轨道半径之比r1 r2 c 向心加速度之比a1 a

4、2 d 所受向心力之比F1 F2 17 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bac 900 abe 600 一平行细光束从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若不考虑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 则有光线A 从ab面射出B 从ac面射出C 从bc面射出 且与bc面斜交D 从bc面射出 且与bc面垂直 人教版第三册p23 5 题图 是一个用折射率n 的透明介质做成的的横截面图 其中 A C 90 B 60 现有一条光线从图中所示的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面上 画出光路图 确定出射光线 注意 每个面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不能忽略 18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周期为0 50s 某一时刻

5、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1 P2 P3 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cm 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A 0 50sB 0 13sC 0 10sD 0 20s 解析 画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形图 在图中标出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P1 P2 P3 由P1P2 20cm P2P3 80cm P1 P2 P3应如图所示标注 P1P3 100cm P1P2 5 tP1P2 T 5 0 10s 正确选项为 C 19 图中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 虚线之间的距离为L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abcd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 ad

6、与bc间的距离也为L t 0时刻 bc边与磁场区域边界重合 如图 现令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 取沿a b c d a的感应电流为正 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感应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解析 线圈的bc边进入磁场过程 感应电流为负 且有效切割长度b1c1呈线性增加 电流也呈线性增加 当bc边离开磁场后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正 且有效切割长度b1c1呈线性增加 电流也线性增加 正确选项为 B 人教版第二册p 第 题模型类似 要求选F t图 20 如图 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MN的上方有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许多质量为m带电量为

7、 q的粒子 以相同的速率v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 由小孔O射入磁场区域 不计重力 不计粒子间的相互影响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可能经过的区域 其中 哪个图是正确的 21 如图所示 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 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 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 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 a 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A a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变小了B b的温度升高了C 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 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 解析 假设a气体被加热后 体积不变 依气态方程 a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升

8、高而增大 隔板K两边因产生压强差 必然向右移动 可见a气体体积增大而压强变大 A项错误 对于b气体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E W Q 其中Q 0 W为正 E 0 即温度升高 B项正确 依题意有 气体实现新的平衡后 pa pb VA VB 必有TA TB 故C D两项正确 正确选项为 B C D 22 17分 1 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中 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 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 如图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 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

9、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解析 1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任意大小的力的合成 并不局限于两个大小相等的力的合成 何况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中 两根细绳的长短与绳的拉力并不存在比例关系 因此 不必要求两根细绳等长 当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时 表明两绳拉力相等 而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表明两绳拉力不相等 这两种情况都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因此 本实验 不必要求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为了保证分力与合力都在木板平面上 实验时应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本空填C 2 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

10、 E约为4 5V r约为1 5 器材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量程0 5A的电流表 具有一定内阻 固定电阻R 4 滑线变阻器R 电键K 导线若干 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实验中 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 电压表读数为U2 则可求E r 用I1 I2 U1 U2及R表示 23 16分 原地起跳时 先屈腿下 然后突然蹬地 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 视为匀加速 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 加速距离 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 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 竖直高度 现有下列数据 人原地上跳的 加速距离 d1 0 50m 竖直高度 h1 1 0m 跳蚤原地上跳的 加速距

11、离 d2 0 00080m 竖直高度 h2 0 10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 而 加速距离 仍为0 50m 则人上跳的 竖直高度 是多少 一 标准答案 解法一 跳蚤起跳加速度为a 起跳速度为v 人以跳蚤的加速度起跳时的起跳速度为V 此时人的竖直距离为H 由vt2 vo2 2as有 v2 2ad2 3分 v2 2gh2 3分 V2 2ad1 3分 V2 2gH 3分 由 得H Hd1 d2 2分 代入数据得 H 62 5m 2分 解法二 设地面对人 跳蚤的弹力分别为F1 F2 跳蚤起跳加速度为a 起跳速度为v 人以跳蚤的加速度起跳时的起跳速度为V 此时人的竖直距离为H 由动能定理W

12、EK有 F2d2 m2g d2 h2 0 3分 F1d1 m1g d1 H 0 3分 F2 m2g m2a 3分 F1 m1g m1a 3分 由 得H Hd1 d2 2分 代入数据得 H 62 5m 2分 三 典型错误及分析 1 审题错误 将题中 竖直高度 理解为包括了 加速距离 整个上升高度 方程 写为 v2 2g h2 d2 V2 2g H D1 2 符号混乱 方程中物理量的符号没有使用题目提供的 如人和跳蚤的加速距离不是用d1 d2表示的 跳蚤的竖直高度不是用表示h2的 使用新符号没有定义 如S1 S2 S3 S4 又如重力加速度用a表示 用a表示地面对人的弹力的加速度 不是表示人起跳时

13、的加速度且不作说明 没有说明就将g值取负值 方程 写为0 v2 2gh2 0 V2 2gH 符号设置混乱 如待求物理量用h1表示 d2与h2 d1与h1颠倒表示的 3 规律中物理量的含义理解不准确 如用动能定理W EK解题 解法二 计算人 跳蚤所受外力做的总功时漏掉了加速起跳阶段重力做的功 因此将 式写成 F1 F2分别表示地面对人和跳蚤的弹力 F2d2 m2gh2 0F1d1 m1gH 0又如将地面对人和跳蚤的弹力当成了他们的合外力 因此将 式写成 F2 m2aF1 m1a 其中F1 F2分别表示地面对人和跳蚤的弹力 4 考生擅自附加条件 人加速起跳时间与减速上升时间相等 跳蚤加速起跳时间与

14、减速上升时间也相等 人加速起跳时间与减速上升时间 跳蚤加速起跳时间与减速上升时间均相等 人的起跳速度与跳蚤的起跳速度相等 地面对人和跳蚤的弹力相等 5 规律选择不当 找不出物理量之间关系 不知道如何解方程 用和列方程如下 6 结果不规范或者错误 求出 式前缺少 式的 式写成62 5或者63缺少单位的 计算错误的 24 19分 如图 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 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 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 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

15、状态释放 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 m1 m3 的物体D 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 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三 典型错误及其分析 1 不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而是分别以m1 m2为研究对象 将两者看成匀变速运动 2 认为初始状态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没有压缩量 认为末了状态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没有形变量 3 认为m3 m1 m2 4 在能量守恒方程中漏掉了 E 或者将方程写成 25 20分 图1中B为电源 电动势 27V 内阻不计 固定电阻R1 500 R2为光敏电阻 C为平行板电容器 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 极板长l1 8 0

16、 10 2m 两极板的间距d 1 0 10 2m S为屏 与极板垂直 到极板的距离l2 0 16m P为一圆盘 由形状相同 透光率不同的三个扇形a b和c构成 它可绕AA 轴转动 当细光束通过扇形a b c照射光敏电阻R2时 R2的阻值分别为1000 2000 4500 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0 8 0 106m s连续不断地射入C 已知电子电量e 1 6 10 19C 电子质量m 9 10 31kg 忽略细光束的宽度 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力 假设照在R2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2阻值立即有相应的改变 1 设圆盘不转动 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2上 求电子到达屏S上时 它离O点的距离y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 设转盘按图1中箭头方向匀速转动 每3秒转一圈 取光束照在a b分界处时t 0 试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 画出电子到达屏S上时 它离O点的距离y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 0 6s间 要求在y轴上标出图线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值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只按画出的图线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