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外交智慧.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9061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恩来外交智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周恩来外交智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周恩来外交智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恩来外交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恩来外交智慧.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恩来外交智慧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说不尽的题目,给后人留下无数有意思、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他倾尽一生,不知向世界讲了多少“中国故事”,提供了多少“中国方案”。欣慰的是,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不知多少人感念他为此贡献出的不知多少“中国智慧”。今天,笔者仅拣拾他外交生涯中点滴闪光的片羽,略约呈现和追思他当年的风采和智慧。 /1/view-13073609.htm一回“暗通款曲”的“偶遇”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新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他的外交首秀上,却受到了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的羞辱。当周恩来看到杜勒斯迎面走来时,礼貌地伸出了手,而杜氏却扬头而去,不予搭理,使得

2、新中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好不尴尬。据说,就是因为这一颇具戏剧性的场面,将近20年后尼克松总统终于踏上中国的土地进行正式访问,走下飞机的时候,记者们的摄像机都早早对准了他的手。如他们所愿,历史影像显示,尼克松主?由斐鍪治兆饲袄从?接的周恩来的手,将这一“历史恩怨”一挥而散。记者们总是新账旧账一起翻,在周恩来身上辛苦寻找精彩看点,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不过,当年日内瓦会议发生在“灯火阑珊处”而没有被抓到的一幕,其实也颇有趣味。当年6月下旬,会议决定休会一段时间再继续开。那天,周恩来正同一位别国代表说着话的时候,一个美国人走了过来。他看见周恩来在和别人说话,就跟旁边的中国代表团的秘书搭起话来。其实周恩来

3、眼睛很尖,已经认出他就是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副国务卿史密斯。杜勒斯先生不仅禁止自己,也严禁美国代表团所有人员跟中国人有任何接触。但日内瓦会议是一个以苏美英法中五大国为主要参会国的国际会议,杜勒斯如此霸道,就没有多少人愿意理他。会议没开几天,他就回国了,职务由史密斯代理。这时,就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迹象,被周恩来敏锐地捕捉到了。比如史密斯见到周恩来时就并没有回避,而是主动点了点头,在休息室里还同中国代表团的翻译随口聊了聊天气。他立刻察觉到,别看杜勒斯那么凶,美国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位史密斯先生想同我们接触呢。自然,在当时的气氛下,他也不便采取主动,于是静待时机。此时,似乎就是一个时机。不过周恩来和史

4、密斯仍然没有互相打招呼,而是通过各自的秘书来回传递信息,进行了如下对话:史密斯:请你告诉周恩来先生,我要走了,希望不久还回来。周恩来:请你告诉史密斯先生,谢谢他的通知,希望不久我们能一同回到日内瓦来。史密斯:请你告诉周先生,中美关系是迟早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希望周先生有点耐心才好。切勿小看了这次小小的“偶遇”和这段由四个人串连起来的简单对话。日内瓦会议召开之时,朝鲜停战协议刚签订不久。其主要议题就是实现朝鲜永久和平问题和印度支那和平停战问题。新中国参加该会,是苏联提出的主意。由于中国是朝鲜问题“利益攸关方”,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参会。但新中国出人意料地在朝鲜战场上与不可一世的美国打成平手

5、,打出了一个大国的国威军威,国际地位自然提升,美国正加紧了对中国的围堵封锁孤立,在日内瓦会议上也决意存心不让会议谈出任何结果来。这一点,周恩来在国内为参会搞资料分析、做准备功课时,就作出了准确研判。新中国其时正处于艰难困苦、备受打压的国际环境,代表着新中国五亿人民的周恩来,其思路恰恰与美国人相反。他在关于日内瓦会议的估计及其准备工作的初步意见中这样写道:在日内瓦会议上,即使美国将用一切力量来破坏各种有利于和平事业的协议的达成,我们仍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我们要力争不使日内瓦会议开得无结

6、果而散。而且,周恩来的思路也未局限在已设定的议题上。他预测道:日内瓦会议的议题虽只规定为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但并未排除讨论可能提出的具体问题。等到会议中,我们可以相机提出有利于和缓国际局势的其他迫切的国际问题。尤其是发展各国间的经济关系和贸易交通往来,更为缓和国际紧张关系、打破美帝封锁禁运的有效步骤。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冷静而理性地“预测”道:在会议外,中英、中法、中加的相互关系也会触及,我们亦应有所准备。这样周全而极富远见的准备和考虑,可真算得是“谋定而后动”了。正因为如此,原本相当弱势的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虽然在美国的百般阻挠下,朝鲜问题果然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但在周恩

7、来的积极斡旋下,在最后一刻达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此外,周恩来还和英、法、加等国代表频繁洽谈,达成了若干促进双方关系发展升级、加强经贸往来、打破封锁的协议。不过,我们看到,在准备意见中,没有谈到对中美关系如何预做准备。现实就是这样,美国对中国持极不友好甚至敌视的态度,周恩来对此的准备,主要是坚持原则、针锋相对地坚决斗争。而在会场上可以看到,双方的争辩可以说是极为激烈,互不让步。周恩来在会议上展示出坚定原则性之外的相当的灵活性,谨慎而又随机应变的能力,他的隐忍大度、坦然大方、优雅从容的人格风度,似不经意地推动了形势的发展,水到渠成地促成和捕捉到了这一小小动作。它当然不像一个结束,而更像一个轻轻掀

8、开了一幕剧的幕布。这一幕波澜不惊地过去后不久,会议复会期间,美国又有了动作。他们通过英国代表团成员杜维廉向中国代表团的宦乡口头转达,要求同中国代表团讨论有关遣返两国在对方的人员问题。周恩来立即请示中央取得同意后,安排双方代表团人员就两国侨民和留学生问题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五次接触。日内瓦会议结束后,中美双方达成协议,两国在日内瓦继续进行领事级会谈。中美两个大国,需要谈的事情是很多的。一年后,这个领事级谈判升格为大使级谈判。持续十多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就是这样开始的。一般认为,这是为日后震动世界的中美恢复邦交埋下的一个长长的伏笔。 一份临时赶出来的发言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有29个国家应

9、邀参会,其中心议题是反对殖民主义。与日内瓦会议不同,万隆亚非会议参会的大多是二战以后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家。他们既想发展本国经济,也想在国际上享有平等的地位。照理说,这些诉求和愿望与中国是有共同语言的,在1953年底的中印谈判中,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写入双方协议,倡导国家之间一律平等,以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互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相处。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参会的29个国家中,有22个没有同新中国建交,甚至没打过交道,有一些还同蒋介石那边保持外交关系。不少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心存疑惧,有的受美国影响对新中国持敌视态度。而美国等西方势力,对于约占世界上一半人口的这些国家“聚众抱团”,合伙

10、讨论如何反对殖民主义,同样心存疑惧。他们想尽办法破坏会议。果然,会议开幕的当天,各种争吵就出现了。下午,大会正式发言开始。多数代表纷纷表示,希望会议有助于世界和平及消除殖民主义云云。然而,发言的最后一位代表,却对共产主义进行了攻击,称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在阶级和民族之间培育仇恨”,已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被他们的活动和颠覆活动所触动。”“非共产党世界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要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这个带着明显敌视和挑衅意味的发言,使得会场的空气陡然紧张起来,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周恩来。结果看见他正神情泰然、轻松自在地专心记笔记。第二天上午继续发言

11、。预定发言的第一个就是中国代表,但周恩来却声明表示放弃。然后,他继续坐在那里,平静地听着各国代表们的发言。当天发言的代表更多了,绝大多数都提到对和平与友好的愿望和对殖民主义的憎恨。但到会议快结束的时候,又出现了猛烈抨击共产主义的声音。此时,发言国家已经过半,但还没有听到中国的声音,会议的空气又一次紧张起来。这时,周恩来突然奋笔疾书起来。这次他不是做笔记了,而是迅速起草了一份约2000字的发言提纲。上午散会后,他找到翻译浦寿昌,说原来的发言稿改成书面发言散发,他要另外作一个补充发言。于是由他口授,浦寿昌记录,写完一张纸,就撕下来递给另一位同志立马翻译,用了一个半小时紧张搞定。下午的会很快就开始了

12、。又有三位代表发言,其中有人干脆直接点名指责中国。此时,大会发言的国家已有20个,未发言的国家已不多了。大会主席宣布:“我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发言。”史载:话音一落,会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此时可谓座无虚席,据说过道里都挤满了人,无数镁光灯和相机动了起来,全世界都在看周恩来怎么反应。周恩来从容地踏上讲台,开讲了: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

13、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汇总起来,两天来有人针对中国主要提出三个问题: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有无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周恩来毫不回避地直接就这三个问题,一一阐明了中国的主张和具体政策。他说:大家如果不信,可亲自或派人到中国去看。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中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我们没有竹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施

14、放烟幕。全场的人可以说是屏着呼吸听着他的演讲。最后,他大声说: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他这一讲完,全场立刻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气氛陡然反转了。记者们急忙奔出来,采访各国政要的反响印度总理尼赫鲁: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缅甸总理吴努: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埃及总理纳赛尔:我喜欢他的演说。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这是很和解的演说。菲律宾的罗慕洛: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美国记者鲍大可:这个发言是前两天公开会议的高潮。周恩来在后来的几天里,继续为万隆会议制

15、造“高潮”。最后一天,在周恩来“求同存异”的主张和智慧的推动下,经过激烈而艰难的长时间争论,终于在最后一刻达成共识,通过会议公报,其最后一部分就是影响深远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万隆亚非会议十点宣言,史称万隆精神。鲍大可对此又评论道:“他在长期静观之后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从这一刻开始,究竟哪一个人的品格才能左右大局就再也没有疑问了,那就是周恩来。”事实上,不仅这个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重要发言,还有在一次会外小型招待会上应约发表的表达愿与美国和平谈判的“69字声明”,也广为流传。而美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也不得不以实际行

16、动回应中国的声音,不久中美大使级会谈就开始了。在万隆亚非会议短短七天会期中,周恩来以他真诚的态度、出色的外交才华,征服了与会者,为新中国大大推高了声望,增加了吸引力。会后,来华访问的外国人激增。到了1959年底,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了11?。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亚非国家。 一次高规格的“劝架”1956年在世界史上是个多事之年。这年秋冬之交,英法两国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东欧又发生波兰和匈牙利事件。世界舆论一片混乱。这些事原本离中国千万里之遥,也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但一些国家还是联想到了身为大国的中国身上。特别是一些周边邻国,担心起新中国强大后会不会也对外侵略的问题来。比如关系很好的缅甸,就坦率地向毛泽东、周恩来表示:“怕中国侵略,实在是有点怕。”于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1957年初,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