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3.5化学平衡的计算教学案 苏教.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870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3.5化学平衡的计算教学案 苏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3.5化学平衡的计算教学案 苏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3.5化学平衡的计算教学案 苏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3.5化学平衡的计算教学案 苏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3.5化学平衡的计算教学案 苏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化学平衡(5化学平衡的计算)【归纳与整理】一、化学平衡常数-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限制关系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时,生成物 与反应物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 表示。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时:K= 3平衡浓度只写浓度可变的溶液相和气相,纯固态和纯液态物质不写入(浓度视为1):CaCO3(s) CaO(s) + CO2(g) K Cr2O72 ( aq ) + H2O ( l ) 2 CrO4 2 ( aq ) + 2 H+ (

2、aq ) K 4K的意义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程度(即反应限度)的特征值,一般可认为,K越大,表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之,K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一般地说,KK 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F2 + H2 2HF K=6.51095Cl2 + H2 2HCl K=2.571033Br2 + H2 2HBr K=1.911019I2 + H2 2HI K=8.671025影响K的因素浓度压强催化剂温度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变大”、“变小”) 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变大”、“变小”

3、)6平衡常数K的表达(1) 化学 计量数扩大 2 倍, K N2 + 3 H2 2 NH3 K= 1/2 N2 + 3/2 H2 NH3 K= (2)互逆反应,其平衡常数 2NO2N2O4 K= N2O42NO2 K= (3)反应方程式相加 ( 减 ),平衡常数相 NH4INH3 + HI K1= 2HIH2 + I2 K2= 2NH4INH3 + I2 + H2 K3= (4)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进行表达Cl2 + H2O H+ + Cl- + HClO K= 7平衡常数K的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2)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用起始时各物质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用Q表示)与K比较

4、,可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当Q=K时,可逆反应 ;当QK时,可逆反应 ;当QK时,可逆反应 。二、平衡转化率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 三、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计算三步曲mA(g) + nB(g) pC(g) + qD(g)n起始/mol a b c dn变化/mol mx nx px qxn平衡/mol a-mx b-nx c+px d+qx【例1】已知在800K时,反应: CO(g) + H2O(g) H2(g) + CO2(g) 若起始浓度c(CO) = 2molL-1,c(H2O) = 3molL-1,则反应达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如果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 m

5、olL-1,试求此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基本练习】 转化率有关的计算1将1mol气体A和3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 + 3B(g) 2C(g) (H0)。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则A的转化率为 A 25% B 30% C 40% D 50%2将2mol气体A和3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 2C(g) (H0)。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则A的转化率为 A 25% B 30% C 40% D 50%3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合成氨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实验测得N2的转化率为25%,而H2的转化率为37.5%。则起始时N2和H2的物质

6、的量之比为: A 11 B 12 C 13 D 214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使NO2分解,2NO2 2NO + O2,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1.4倍,则NO2的分解率为 A20% B40% C50% D80%5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 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和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60% D70%6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 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

7、n(Y)= n(Z),则Y的转化率为 A B C D7如右下图所示两个等体积的容器,A为恒压容器,B为恒容容器。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将1 mol N2 和3 mol H2 混合气体充入A、B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 H2 (g) 2NH3 (g); H=-92.4 kJ/mol 。保持温度不变,A、B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A容器中气体体积为起始时的4/5,平衡状态记为P。试回答下列问题:(1) 平衡时A容器中NH3 的体积分数是 。若要使B容器中NH3 的体积分数与 A容器中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是 。(2)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B容器中补加c mol NH3 ,再次达到平衡

8、时,A、B两容器中压强恰好相等,则c= 。(3)若保持温度不变,开始时向容器A中加入a mol N2 、b mol H2和c mol NH3 ,要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原A平衡状态P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是 。(4)若保持温度不变,开始时向容器B中加入a mol N2 、b mol H2 和 1 mol NH3 ,平衡时,测得放出的热量为23.1 kJ,NH3 的体积分数与A容器平衡状态P相同,则a + b 的值是 。 化学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1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I

9、2(g) 2HI(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 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

10、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H 0(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此时t= 3(2007广东省茂名二模)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温度(绝

11、对温度)K1K29731.472.3811732.151.67(1)推导反应CO2(气)+H2(气)CO(气)+H2O(气)的平衡常数K与K1、K2的关系式: 。(2)计算K值:温度为973开时K= ;1173开时:K= 。通过K值的计算(1)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O(气),在1173开时发生反应并记录前5min的浓度,第6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时间/minCO2H2OCOH200.20000.30000020.17400.27400.02600.02603c1c2c3c34c1c2c350.07270.17270.12730.127360.03500.13500.1650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是: 。在34min之间,反应处于 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第6min时,平衡向 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4(2007山东省泰安市期末)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已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