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771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

2、: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2. 当天可能是A. 4月28日 B. 6月28日 C. 9月2日 D. 11月2日【答案】1. B 2. D【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第(1)题,注意审题,关键词“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据此判断出丁地、乙地位置等。根据位置及景观表现推测出此时为北半球的深秋季节。1. 丁地北望

3、见极光,因此为靠近北极地区,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甲地即将入夏,说明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为深秋的落叶阔叶林景观,说明为北半球温带;丙地该入秋依然炎热,说明位置比乙地靠南,因此,四地从北向南的顺序为丁乙丙甲,选B。2. 结合上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时间是秋分至第二年的春分,结合选项,D符合题意。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为热带沙漠气候 B. 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 甲为热带草原气候 D. 乙为热带雨林气候4.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 甲地7月受降水影响小,

4、气温比乙地高B. 两地都是全年高温,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C. 乙地受暖流影响,且位于南半球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D. 甲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是由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造成的【答案】3. C 4. A【解析】3. 本题考查区域位置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年变化特征确定半球位置,结合题干中提供的纬度位置以及地形特征,可判断该岛屿可能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海域的马达加斯加岛,则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也可以直接根据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4.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的特征。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以及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量较甲地多。甲地气候的形成主要

5、受信风和赤道低压的影响。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 6. 该地寒冷期A. 最低气温高于-16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7. 该地可能位于A. 吉林省 B. 河北省 C. 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5. B 6. C 7. D【解析】5. 四条曲线分别

6、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所以选。6. 由上题判断可知,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两曲线上下差异大,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7. 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

7、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点: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读“甲、乙两地质构造图”,回答下面小题。 8. 甲、乙地质

8、构造及其地貌组合正确的是A. 甲为向斜山,乙为向斜谷 B. 甲为背斜山,乙为背斜谷C. 甲为向斜谷,乙为向斜山 D. 甲为向斜谷,乙为背斜山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处利于储油,乙处利于储水 B. 乙处利于修建隧道C. 甲处利于采石 D. 甲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答案】8. D 9. D【解析】8. 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断,甲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值,乙图中等高线凸向低值说明乙处为山地,根据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可以判断甲乙两地地质构造都为向斜,因此甲为向斜谷,乙为向斜山。故答案选D。9. 向斜有利于储水,背斜有利于储油,错误;修建隧道多在背斜构造,错误;背斜

9、有利于采石,错误;甲处为河谷,可能有河流发育,正确。故选项。点睛:地质构造的应用:(1)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利用断层找水。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2)找矿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

10、因此钻矿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3)工程建设: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背斜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路开凿隧道应避开向斜。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断层。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区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

11、有的垫状植物。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高山针叶林 D.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11. 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4500-4750米处A. 透光率较低 B. 大气降水较多 C. 大气温度较低 D. 草地退化严重【答案】10. A 11. A【解析】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的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该山坡4500-4750米处盖度很低,说明该处透光率较低,不属于草地退化现象。10. 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寒区,优势植被是高

12、山草甸,A对。高寒荒漠不是优势植被,B错。高山针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青藏高寒区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山谷中,不是主要植被,C、D错。11. 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4500-4750米处盖度很低,说明该处透光率较低,A对。大气降水较多盖度应较高,B错。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C错。点地梅盖度低,不是草地退化造成,D错。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 服装、玩具

13、教育、服务 医疗、卫生 建筑、交通A. B. C. D. 13. 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A. 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B. 能有效解决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C. 有利于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D. 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力14.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 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 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答案】12. B 13. C 14. C【解析】婴幼儿增多,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服装、玩具行业。对婴幼儿的教育、服务行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要求增加。可以缓解,但不能

14、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我国“用工荒”问题不能得到缓解。1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婴幼儿增多,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服装、玩具,对。对婴幼儿的教育、服务行业增多,对。对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增加,对。建筑、交通业受影响小,错。B对,A、C、D错。13. 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A错。能有效缓解、不是解决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B错。有利于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C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力,D错。14.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我国“用工荒

15、”问题不能得到缓解,A错。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加重,B错。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缓解,未能解决,D错。绿色出行新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5. 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 1986年 B. 2005年 C. 2011年 D. 2015年16. 目前,绿色出行新理念已被该市市民所接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017年该市自行车出行比例将会上升B. 小汽车出行方式从2000年到2015年一直上升C.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从1986年到2015年逐年上升D. 2005年自行车出行比例仍远大于小汽车的比例17.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