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4715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招远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由此得出 ( )A. 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 B. 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C. 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 D. 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2.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人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也与秦文化的叛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知,秦国文化 ( )A. 以宗法伦理道德为准则 B. 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C. 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统一 D.

2、以中原农业文明为基石3、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可种春麦、碑豆,尽二月止。粪田畴。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及大、小豆。六月趣耘耡,毋失时。菑麦田。”这反映了汉代 ( )A以麦豆为主食 B农业生产C注重精耕细作 D经济作物广泛种植4、“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这表明 ( )A.三省官僚体制已经成熟 B皇权不断强化C三省权力重心在尚书省 D行政效率提高5、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

3、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 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微宗废除C.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6、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 )A. 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 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C. 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 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7、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

4、,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这反映了朱熹 ( )A. 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 B. 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C. 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 D. 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8、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 )A.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C.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9、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

5、堡垒。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 ( )A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 B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C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 D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10、在雅典,如果新法有害于城邦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控告成立的话,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陪审法庭对违宪新法可宣布将其撤销。这说明雅典A. 法律必须以民主为基础 B. 法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C. 制约着法律的与时俱进 D. 贵族垄断国家行政权力11、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6、 普罗塔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 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C. 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D. 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12、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该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 )A.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13、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

7、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14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总结道: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制类型,国王的权力虽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些原则如此古老又如此有效,产生出我们现代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秩序。该历史学家旨在说明英国政治A. 在历史传统中创新 B. 国王的权力不断削弱C. 保留了贵族和君主 D. 首创了近代议会制度15.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

8、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上述过程说明了 ( )A. 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B. 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C. 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 D. 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16.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 )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C经济崛起与政治滞

9、后的错位现象D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17、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在通州兴办了370多所学校,使通州开始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表明 ( )A.实业救国成为时代主流 B经济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C.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迅速 D实业和教育促进城市发展18、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 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 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C. 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10、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19、美国著名学者维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民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 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 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学科.C. 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 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20、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告全体同志书中指出:“政治的宣传鼓动,群众的组织,只有支部才能深入;日常的斗争,只有支部才能灵敏的领导,如果仅仅高级党部定几个空架子的计划,发布几种宣传的文书,而支部不起作用,党和群众终究没有接近的时候。”这主要说明 ( )A党支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B土地革

11、命需要党的领导C党的领导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D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21、中共中央在1950年3月的一份党内指示中说,中国革命胜利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援助亚洲各被压迫民族中的共产党和人民争取他们的解放,乃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不可推辞的国际责任,也是在国际范围内巩固中国革命胜利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表明新中国 ( )A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发扬国际主义精神C外交政策已经逐步走向成熟D已援助朝鲜和越南22、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经

12、济体制的改革 B. 法律制度的健全C. 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对外开放的深化23、钱乘旦先生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成立欧共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24、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修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

13、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 D、西风颂2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B. “冷战”思维仍然主导者当前国际关系C. 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D. 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

14、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