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硕士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059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硕士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药硕士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硕士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硕士开题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硕士开题报告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其中成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中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下面请看我们最新整理的中药硕士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各位借鉴。课题名称:茵陈篙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1、选题意义和背景。茵陈篙汤源于汉代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由茵陈18g.桅子12g、大黄6g组成,具有利胆退黄、抗肝损伤、防治脂肪肝、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在肝病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茵陈篙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对开发成分清楚、质量可控、疗效稳定的创新中药,从更深层次上挖掘这一经典名方的现代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所含成分众多,但只有那些吸收进入体内的成分和/或其代谢产物(

2、本课题组将其统称为体内“药源性成分”)才有产生药效的可能,且其效应成分必须以血液为介质输送到靶器官或组织才能产生药效。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含药血清(给动物或人服用药物后采集的血清或血浆)”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策略,该策略包括“血清药理学”研究(采用体外细胞模型对含药血清作进行药效评价)、“血清药化学”研究(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药效物质基础分析(对两者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本课题在建立了包括含药血清制备方法、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体系中含药血清添加量考察在内的茵陈篙汤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和包括含药血清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含药血清中主要药

3、源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在内的茵陈篙汤血清药化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大鼠灌胃茵陈篙汤全方后10个时间点采集的含药血清和7个拆方配伍后固定时间点采集的含药血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测定了这17份含药血清指纹图谱及其中主要药源性成分的含量,另一方面对这17份含药血清进行了保肝活性评价,最后分别采用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及数据处理技术对血清药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了谱一效和量一效关系分析,初步阐明了茵陈篙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茵陈篙汤源于汉代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由茵陈18g,桅子12g、大黄6g组成,具有利胆退黄、抗肝损伤、防治脂肪肝、抗肝纤维化l等作用,在肝病治疗领

4、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多年来,茵陈篙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茵陈篙汤作为治疗肝脏疾病的良方,己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药要在体内产生效应,其效应成分应在预期的时间里以有效的浓度到达靶器官或组织,且必须经过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并以血液为介质输送到靶器官或组织。给药后的血清中含有的成分是中药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中药效应物质的研究可以从给药后的血清入手。以往对茵陈篙汤的研究大多只是体外成分,对其在体内经过吸收代谢后含药血清药源性成分分析不多,基于体内过程研究其保肝药效物质基础更少。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化学的紧密结合研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复方的新思路,有助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鉴于此,对茵陈篙汤进行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化学研究,再通过两者的研究结果,进行谱-效、量一效关系分析,可最终阐明茵陈篙汤产生药效的体内直接物质基础。3、参考文献。附件下载: 123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