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之国”的银色魅力.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016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鹰之国”的银色魅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鹰之国”的银色魅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鹰之国”的银色魅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鹰之国”的银色魅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鹰之国”的银色魅力在一片红海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中国,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曾经是银幕上几乎唯一的外国电影,而且是来自欧洲的电影。 20世纪以来,电影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下面的例证中窥见一斑:那些在我们心中打下深深印记的电影,并不一定尽是名声显赫的大师们的杰作;她们可能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影片,但在你的成长中,在你人生的某一个时期,曾经和你相伴相随。如今,闪烁着神秘星光的夜空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随之而去的还有那个特定的时代,甚至是某个曾给我们带来这些电影的国度。但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电影却永不磨灭。其中之一就来自“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一个现在听起来是那么遥远的名字。北京地

2、拉那遥远的过去有过一首人人都会唱的歌:“北京地拉那,中国阿尔巴尼亚”那铿锵有力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曾经唱遍神州大地,让人备感豪迈。阿尔巴尼亚,那盏欧洲社会主义的明灯,我们在遥远的欧洲唯一的同志加兄弟,曾让我们有过多少充满自豪的遐想。那时已经很少见的一句充满哲思和文彩的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最初就是用来指阿尔巴尼亚。也由此,在一片红海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中国,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曾经是银幕上几乎唯一的外国电影,而且是来自欧洲的电影。我们甚至不知道当年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世界影坛上是否真正能有一席之地,但它在60年代中国观众的心目中的地位却可谓高高在上。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

3、宁死不屈广阔的地平线山鹰之歌第八个是铜像伏击战战斗的早晨足迹以及初春山姑娘等等,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其贫乏的时代,这些基本上是黑白的影片,却是我们充满享受的精神食粮。那一个个让人难忘的名字,那一句句足可以视为经典的台词,和那些坚定果敢的游击队员的形象,深深地印进了我们实际上是满是空白的脑海里。据统计,从1959年的塔娜开始,到1974年,一共有26部阿尔巴尼亚电影被引进到中国,而最为集中和人们记忆最深刻的显然是在“*”时期。著名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也正是在译制阿尔巴尼亚电影中名声鹊起。这里可能没有一部世界名片,但她却属于一个时代的电影,属于我们共同的电影。“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阿尔巴尼亚

4、的社会主义的电影机构建立于1945年二战胜利后,1952年更名为“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也是阿尔巴尼亚唯一的电影制片厂。60年代,阿尔巴尼亚每年也就生产一两部电影,而这些电影几乎全部被译制到了中国,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60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中的一个主要题材就是反法西斯斗争。如果按“*”年代来算,中国观众看到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应该是摄制于1966年的海岸风雷。它上映于“*”正在如火如荼的年代,1967年。这是一部根据苏莱曼?皮塔尔卡的话剧渔人之家改编的电影。虽然它无疑是一部“政治上正确”的影片,但其艺术的表现力和独特的内容、风格足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片中写的是一个渔民家庭:纯朴、正直

5、的老父亲有四个儿子,老二、老三和老四或者是共产党员,或倾向革命,只有老大好逸恶劳,不成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老父亲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向儿子们讲述爱国寓言故事的场景,有着鲜明的欧洲电影写实风格的影响。那种黑白的、影调低沉而又尖锐有力的画面风格一直贯穿着整部影片。阿尔巴尼亚电影大量引入中国的“*”时期,电影已成为人们所剩不多的精神食粮。除了样板戏和“老三战”之外,仅有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道带有异国风味和不同凡响的精神盛宴。一部电影,往往被反复观看,那不多的“娱乐”的亮点也被不断放大;加之精神生活的贫乏导致的语言的贫乏,电影中的那些哪怕稍稍有点“亮色”的台词,都足以让人兴奋不已。

6、片中的不肖子孙老大布鲁姆充满“资产阶级思想”的台词和举止大概是被彼时年轻的观众们最津津乐道的细节。还记得第一次一家人吃饭那场戏:父亲:“怎么,不来吃?”布鲁姆:“我不吃。我一看见这些咸鱼就腻透了”,“打鱼这个倒霉的行当,连根上吊绳都买不起”。每演至此,下面都是会心的大笑。最精彩的台词是布鲁姆在酒吧里喝闷酒,窥到一密探假做无意掉下的钱,左顾右盼之后,偷偷想要捡起这时,一只皮鞋踩在了布鲁姆伸出的手上,“啊哈,没想到你已经堕落到了这种地步”呵呵,这种外国的背景、外国的文化下的小酒吧里的故事,曾经是多么吸引人的场面。不过,阿尔巴尼亚电影中最经典的台词肯定是人人都会说的“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了。说

7、这句话时,片中的主人公们总是举起握拳的右手,庄重而又神秘。这句台词出现最多的影片是1969年引进的地下游击队。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活跃在城市里的抵抗战士。他们在充满悬念和紧张气氛的影片中,先是暗杀了意大利法西斯的走狗马卡列奇上校,接着又出其不意的夺走敌人军火库的枪支弹药,烧毁了军火库。影片最出人意料的高潮,是女游击队员德丽塔被捕后,警察头子对打入敌人内部的伪警官彼德罗产生了怀疑,故意让他去枪毙德丽塔以验真伪。在这段情节中,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德丽塔被带到郊外,在婆娑的树林中,老奸巨滑的警察头子从树枝上摘下一朵洁白的鲜花,对德丽塔做最后一次威胁。在被严词拒绝后,他把鲜花扔进挖好的墓穴中。一身戎装、英俊

8、潇洒的彼德罗和一袭白衣、身材窈窕的德丽塔组成了当时革命电影中最美丽的画面,这可能更符合“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道路”吧。当然,在千钧一发之际,地下游击队赶到,营救了他们,活捉了法西斯警察头子。“资产阶级”的元素从上面的场景中不难看出,虽然是“同志加兄弟”,这个兄弟毕竟是住在遥远的西方。其中一些场景在我们这里看来无疑有着难以消除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味道。而恰恰是这些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元素”,更让我们这些当年的孩子们过目难忘,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偷尝禁果”吧。吃面包,喝咖啡,小酒馆,舞会,拥抱这些表面的生活场景自不待言;最要命的是这些革命电影中比较人性化的或是爱情的场面。1969年

9、上映的宁死不屈是一部让很多观众难忘的影片。其原因正如很多人回忆的那样,片中的女主人公之一,后来英勇牺牲的女学生米拉,穿着白色的衣裙,清纯、飘逸,让人心驰神怡。有人回忆道:“班上有一个女同学,看完电影后发现大家都在看她,就是因为她长得像米拉。”影片的第一场戏就颇让人吃惊。一个地下工作者为阻拦密探跟踪进步女学生,故意拦住他挑逗地说:“这些女孩子好可爱啊!”这可真是西方电影啊。片中不但表现了米拉和一个男孩子的爱情,还有一个两人弹吉他唱歌的场面,这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第一次从外国电影中认识这种乐器。片中的那首主题歌更是风靡一时:“赶快上山吧!朋友们,我们在春天里加入了游击队”在我们后来的电视剧梦开始的

10、地方里,男女主人公一边弹琴一边唱这首歌的情景,的确是这一段历史岁月的真实写照。当然,这部影片里还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被孩子们在兴奋中不断模仿着“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爱情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艺术作品里的禁区。而阿尔巴尼亚电影中那些白衣少女和浪漫的爱情场景的确令人大开眼界。在另一部当时颇有影响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生活的广阔的地平线里,开场的画面是我们熟悉的革命电影的语汇和修辞:波涛翻滚的海洋,欢呼的人群,激昂的音乐而紧随其后的却是青年工人阿兹姆因偷偷注视心目中的女友,不慎落入水中的喜剧场面。而片中有一个男女主人公拥抱的镜头,每每令现场的观众鸦雀无声,屏吸以待。即便在那些勇敢的

11、游击队员身上,也可以看到典型的西方式的个人主义风格。如第八个是铜像中,游击队员易卜拉欣没收小贩的东西时东拉西扯的调侃令人忍俊不止。片中的白胡子大叔牺牲前那段:“萨利普鲁托巴巴先生,就请你来亲亲我的屁股吧!”的台词,给人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一种格外鲜活的幽默感。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莫名其妙到了70年代 ,中国逐渐加大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开放步伐。朝鲜、越南、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电影也逐渐进入了中国。不同的风格,使中国观众编出了这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莫名其妙除了它不像当时的国产电影主要依赖情节和故事叙事,而突出影像的力量之外,也在于其几部影片独特的故事结构。如宁死不屈实际上是以不断的闪回来讲述米拉投身革命的短暂一生。而1973年上映的第八个是铜像则是全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七个护送烈士易卜拉欣的铜像回故乡的战友一路上的回忆,刻画了这位游击战士的英勇形象。七个人的回忆片段组织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方法颇有点近似于公民凯恩或罗生门。这种艺术手法使封闭中的中国观众一方面感到耳目一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不了。由此看来,当时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在艺术上也还是比较有特色的。责任编辑/翟建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