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二化学 期末复习6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9995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高二化学 期末复习6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高二化学 期末复习6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高二化学 期末复习6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高二化学 期末复习6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二化学 期末复习6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化学期末复习6-化学反应原理 2011-6-16(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平衡)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C、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平衡:Br2+ H2O HBr+ HBrO 加入 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CO(g) + NO2 (g) CO2 (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C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

2、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D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3.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 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 浓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3H2 C.H1H2H3H24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 ( )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 B加入适量KNO3溶液 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 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5

3、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 v(A)=0.15mol/(Ls) v(B)=0.6mol/(Ls) v(C)= 0.4mol/(Ls) 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B C D6在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1 mol 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的如下反应:PCl5(气) PCl3(气) +Cl2(气),反应达平衡后,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 mol PCl5(气),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 N%。则M和N的正确关系是 ( )AM

4、N BMN CM=N D无法比较7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aM(g) bN(g)cW(g),达平衡后,测得M的浓度为0.5mol/L。当在恒温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M气体的浓度为0.3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增大 B平衡向右移动 CN的转化率提高 DW的体积分数降低8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9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5、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42NO2 H 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最后甲和乙容器的体积的大小相比较,正确的是 ( )A(a)甲乙 B(b)甲乙 C(a)甲乙 D(b)甲乙1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t2 abcdeNH3H20t1t N2(g)+3H2(g)2NH3(g) H=92.4kJmol。 在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

6、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12体积比为23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4/5,则N2的转化率为 ( )A50% B37.5% C25% D12.5%13一定条件下,电解较稀浓度的硫酸,H2O2仅为还原产物,该原理可用于制取双氧水,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H2O+3O2O3+3H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生成双氧水,阴极生

7、成臭氧 B电解池中硫酸溶液的pH保持不变C产生臭氧的电极反应式为3H2O6eO3+6H+D产生双氧水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O2+2H+714. 如下图,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正确的是( ) A. 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mol-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15某研究组设想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 生产硫酸。关于该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原电池,通入O2的电极是正极B该装置中,通入SO2的电极的电

8、极反应式为: SO2-2e-+O2-+H2O=2H+SO42-C该装置中,H+通过质子膜向左侧移动D在标准状况下,若通人SO2速率为2.24 Lmin-1,则通入O2速率应为1.12 Lmin-116.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 =6CO2 +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升17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小心

9、地向水槽中滴入CuSO4 浓溶液。(不考虑两球浮力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杠杆是绝缘体材料,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端高A端低B若杠杆是导体材料,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端高A端低C若杠杆是导体材料,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端高B端低D无论杠杆是哪种材料,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是A端高B端低18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若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生成B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十2H2O十4e-=4OH-C电解后c(Na2CO3)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电池中c(KOH

10、)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19、有一电解池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 X YabZ溶液组合a极板b极板X电极Z溶液A锌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银铁正极AgNO3D铜石墨负极CuCl220、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 )AH0 BH0,S0,S0 DH 0,S0二、填空题21、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棒、0.5mol L-1 盐酸

11、、0.55mol 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 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2)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实 验 用 品溶 液 温 度中和热来源:KH来源:Kt1t250mL0.55mol.L-1NaOH50mL.0.5mol.L-1HCl2023.350mL0.55mol.L-1NaOH50mL.0.5mol.L-1HCl2023.5已知:Q=Cm(t2 -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计算完成上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

12、)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盐酸,与盐酸相比,所测定的中和热数值会 (填“偏大”或“偏小”或“相同”)。 22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将中国传统文化、奥运精神以及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火炬内熊熊大火来源于丙烷的燃烧,丙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附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1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455kJ热量。若1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645kJ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