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908926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作者:(日)岩佐茂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14 年 7期摘要:本文从总体上而非仅仅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在各个阶段对“生活者”概念的理解。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生活者的存在,认为生活者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异化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考察了生活者经营生活的状况,认为“生活过程”的概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中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重新从消费的视角出发解释生产,指出将物质生活作为“需要生产满足需要”的过程来把握,是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而产生的理论路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的破坏,将人与自然物质代谢

2、的破坏视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状态。导言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海啸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再次质疑了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意义。与被迫生活在避难所的人们切身相关的无非是满足衣食住的基本需求、为此而进行的互帮互助、尽可能确保舒适的生活空间。不曾想到的是, “311”教会了我们,这样的事情才是生活的原点。马克思是将上述生活原点哲学化并以此作为基准进行思考的哲学家。他贯彻着“哲学的存在论转向” 。我认为,马克思思想的根基是活着的生活者的思想。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生活者”的范畴,但是他从年轻时起就一直重视“生活” 、 “生活活动” 、 “生活过程” 、 “生活关系”等概念。这些概念的主体即活着的人、生活

3、者。因此,与生活相关的一系列概念成为马克思思想的要素,如果重视这一点的话,将马克思的思想视为生活者的思想就所言非虚了。马克思所谓的生活,并非指与劳动概念相对比时使用的消费生活,而是指包含劳动生活、消费生活在内的人的生活的存在全体。因此,生活者并非片面地意指消费者,而是具有在劳动、消费、享受闲暇的同时排除万难、维持生存的生活者的意味。很久以前,研究者就开始反思根据上述视角形成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在论及生活、生活者时陷入片面讨论消费生活和消费者的倾向,它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持有的一般性观点。另一种观点虽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但过分强调人类的本质是劳动。虽然劳动确实是人的本质,但是该表述却不全面。将生活

4、者狭义化为消费者,这样的视角没有把劳动的意义置入生活的范畴中进行定位,夸大了劳动的意义,因而同样是片面的观点。因为,人既要劳动和消费,也要享受闲暇,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是生活着的人,即生活者。虽然劳动是创造生活的最重要动因,但它并非生活的全部。之所以将马克思的思想视为生活者的思想,是因为它意味着要将劳动置于其与消费的关联中以及将消费置于其与劳动的关联中进行考察。一、生活者所探讨的课题1.重视现实生活的生活者的视角若将生活于世间的人作为生活者进行把握,就要从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基础上维系着的人的生存的根源性事实出发来考察人。此种观点意味着从人的生存状态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中维持自身的生存,在

5、饮食谈笑间感受喜怒哀乐出发思考问题。青年马克思正是从上述生活者的视角出发,重视人维系着的现实生活。在刊载于莱茵报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青年马克思针对森林私有的利害关系进行了论述,拥护“捡枯枝”这种“贫民的习惯权利”1。从马克思的上述主张可以看出,他重视生存着的人的现实生活这一视角。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青年马克思探讨了深深植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宗教问题,认为人向往彼岸生活和宗教是人对充满苦难的现实生活的逃避和疏远。在此,马克思在现实生活中重新质询人的日常精神生活的意义。他将人的现实生活作为整体进行把握,并批判现实,认为宗教并没有丰富人的现实生活,而仅仅抚慰了人,是“人民的鸦片” 。青年马

6、克思在其同时期所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从将人的现实生活作为整体进行把握的视角出发指出,在近代社会中,人分裂为“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与“市民社会中的生活” 、 “公民”与“个人” 。2虽然公民生活与个人生活共同构成了人的现实生活,但是在近代社会中,人完整的现实生活是分裂的,其结果产生了“人的自我异化” 。无论是从现实生活避世到宗教,还是现实生活中公民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分裂,马克思皆视为人的自我异化。对马克思来说,自我异化意味着人无法在日常维系着的现实生活中保全自身生存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问题始终在于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存在方式。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生是因为,在满足衣食住而进行的日常生产和消费中,人的现实生

7、活发生了异化。据此,在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较量中,马克思考察了近代生产与市场中经济活动的形态,完成了巴黎手稿(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穆勒评注)。在此,他通过考察“经济的异化”将劳动和交往视为人的活动和生命的表现以及生活的表现。2.作为生活者的人的本质巴黎手稿中追问的问题就是人的本质。所谓人的本质,回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抽象地、一般地讨论这个问题,而是依照人的具体存在状态将其界定为“自然的存在” 、 “类的存在”和“共同的存在” 。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的存在意味着人类作为生命体在自然中生存并只能在自然中生存的状态,类的存在意味着人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生产活动的存在,共同的存在意

8、味着包含祖祖辈辈在内的人类共同生存的存在。将自然的存在、类的存在、共同的存在这三个概念连接起来的关键在于从事现实生活的生活者。那么,在巴黎手稿中,作为生活者的人是如何被阐述的呢?首先,在巴黎手稿的第一手稿中,作为生活者的人的视角是通过考察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产生的。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观点,认为动物只存在“外化的生活”这种“一重化的生活” ,而人的“类生活”属于包含“外在的生活”与“内在的生活”的“二重化的生活” 。他认为,与动物相异的人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3的活动,并以此考察人的生产与劳动的特点。马克思认为人类与动物一样,皆“靠无机界生活”

9、,并以此作为论述的出发点。但是, “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所谓“片面生产”意味着“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 “只生产自身” 。也就是说, “它(动物)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 “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因此,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 。与此相反,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所谓“全面生产” ,意味着“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 ,而且“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也就是说,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在此,马克思进一步说明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

10、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所以,他断言:“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4第二,作为生活者的人的视角,意味着将生活视为因生活活动(动物生命活动的人的形态)而形成的生活表现。生活活动基本上指的是与对象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它作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由的。它是通过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将人的身体、精神力量对象化(主体客体化)的活动以及将之占为己有(客体主体化)的活动而运行的。生活者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表现自身的生存并确认自身的存在。在第一手稿中,劳动虽然被认为是人的活动,但人的活动并没有被还原为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虽然被论述为私有基础上的异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马克思

11、将毕莱(A. E. Buret)的“劳动乃生命”的论断作为论述前提。马克思在论述了“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5后,又补充了有关“生产活动”的部分,认为若将劳动这种“产生生命的活动”完全等同于劳动,可能是不合适的。第三,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考察了作为生活者的人的视角,根据人的生活活动在近代“私有化”的基础上被异化的认识,将异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手稿中“劳动异化”的层次、 穆勒评注中交往异化的层次(社会交往异化的形态)和第三手稿中“个人生活异化”的层次。马克思在定义“异化劳动”的概念时首先进行了如下区分:(1)使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2)使劳动与劳动者相异化;(3)使人的类本质与人

12、相异化;(4)异化劳动导致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通过上述区分指出,异化劳动会造成如下后果,即作为人的活动的劳动及其劳动产品会导致其本身与劳动主体的疏离、对立,甚至支配主体。在分析“交往异化”的概念时,马克思并没有将资本主义市场中卖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视为人格相互对等和平等的关系,而是认为卖方卖出商品而获得货币,买方支付货币而获得商品,此种双方彼此将对方手段化的行为使得平等关系发生了异化。人格的相互关系发生逆转,以商品与货币这种物化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因而导致人格关系不得不受到物的支配,这种情况被称为交往异化。而且,对异化生活的理解包含着分析人的需要和享受的异化形态。生产和交换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

13、,要满足人的享受。它虽然滋养着人的需求和享受,但是在生产交换形成的“经济异化”中,人的需要和享受也会发生偏离而陷入“粗陋的需要” 、 “牲畜般的野蛮化和彻底的、粗陋的、抽象的简单化”6的状态,这种状态也遭到了马克思的批判。所谓享受,即生活活动所带来的需要的满足、随之产生的满足感和喜悦以及对自身生存的自我确认。生活者的享受存在于生活活动本身,也存在于对生活活动产品的获得和消费中。在巴黎手稿中,并没有将消费的概念类型化,它依然隐含在享受的范畴内并受到重视。依存于欲求满足方式的享受作为“直接共同的享受” 、 “社会的享受” ,与共同体中生活者的感性密切相关。正如“人的音乐感” 、 “有音乐感的耳朵”

14、激起人的音乐享受,人的感觉即人进行享受的能力。马克思因此论述了享受能力的陶冶,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7。另一方面,他又批判了享受的异化形态,指出它存在以下三种方式:“无节制的挥霍浪费和放纵无度的非生产性”的享受的异化方式;工业资本家“服从于生产的休息” 、 “他的享受是精打细算的,从而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享受”的异化方式;将人的感觉和需要贬低至粗陋状态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8的异化方式。3.生活表现和生活享受先于马克思关注“享受”概念的人是黑格尔。他在精神现象学的“主人与奴隶”一节中指出,奴隶因对主人的恐惧而从事劳动,但没有享受劳动成果;与此相反, “主人仅从事享受

15、” ,却并没有劳动。此种主人和奴隶的对立内化至自我意识的层面中,即成为“苦恼的意识” 。在“苦恼的意识”一节中,他认为意识主体在需要、劳动、享受的关系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在劳动和享受的分裂中返回自身的外化状态,从而无法确认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异化。在黑格尔那里,享受只有在以劳动为媒介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确认自身,才是快乐的意识。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视角的基础上,同样将劳动与享受进行统一化的处理,将二者分裂的状态视为异化。在巴黎手稿中,他考察了“异化”的概念,认为异化是人的需要(动物需要的人的形态)基础上产生的劳动、交往、享受等人的生活存在。当然,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仅仅将需要、劳动、交往、享受等人的

16、生活存在的整体分别进行分析,并没有像他其后的经济学研究那样,将它们置入“需要生产交换消费”的经济总体过程中进行定位考察。劳动和交往皆是人的活动。马克思将人的活动视为生活表现,认为它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等人的力量而得到呈现。所谓生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运行的自我生存表现和生活表现。生活者通过自我的生活表现而确认自身的存在,这就是享受。感性地说,享受是生存的喜悦。马克思在谈到劳动、交往等生活活动本身令自己因“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而感到满足的同时,也谈到自己因他人“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而感到有意识的满足。对此,他写道:“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 ”9如此一来,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明确了将活动与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