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908774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 成绩 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课程名称、代码 12100000002b 年级 2011 级 姓名 饶明梁 学号 2110060203 时间 2011 年 12 月 任课教师 刘椿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当代意义摘要: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哲学学说。它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确实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马克思哲学价值论为重建价值哲学提供理论依据,打开了考察世界的价值视角,同时对当代

2、价值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价值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 自由发展 以人为本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然而,如此重要的价值理论,却常常被“遮蔽”了。研究价值理论不是目的本身,关键在于通过理论的研究,来探寻它学理论的困境主要在于的现实意义,才是真正目的。马克思哲学价值论以实践思维方式来理解、把握价值题。这个时代的现实一再表明,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在于否定和批判,在于对现实世界的解构、治疗。基于现当代社会价值问题的凸显,以及马克思哲学承担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研究马克思哲学价值论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当前的价值论研究,为重

3、建价值哲学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关注人,关注人的价值,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中去探寻世界,从而开启了考察世界的价值视角,同时对当代价值观的建构也有重要的意义一,哲学价值论是什么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价值论是关于社会事物之间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与本质及运动规律的认识;二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前者就是一般的科学理论,后者就是价值论。由此可见,价值论是人类的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身也是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因此,价值论也是一种特殊的科学

4、理论。由于社会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就是价值作用,任何社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都是以一定的利益追求或价值追求为基本驱动力,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价值论存在某种联系,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论为假设前提。由此可见,价值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价值问题是任何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1、价值概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价值论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是一种高深莫测的、远离尘世“经院哲学” ,价值问题似乎只有理论家才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价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的一切行为、思想、情感和意志都以一定的利益或价值为原动力,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们

5、的实际生活中,价值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概念,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考虑其实际意义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时,总是在不断的权衡,某项工作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是否合算,是否?等等都是价值学意义的。这说明价值是一个与人们的实际非常密切的字眼。然而,在一般的概念中,价值总是被认为是一个哲学概念或者经济学概念,远离人们的生活。2、价值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人类主体之间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其它社会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所派生出来的,并在本质上都是为利益关系服务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关系,因此,价值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6、3、价值论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社会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血缘的,但本质联系或核心联系只有利益联系,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要建立彼此之间的各种联系,目的在于获取所需要的利益。总之,价值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价值论存在着某种联系,价值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任何社会科学中关于社会利益关系的理论与观点,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论为前提。4、价值论的发展状况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价值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状况在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科学

7、的发展状况:价值论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价值论的精确性决定社会科学的精确性;价值论的价值分类决定社会科学的基本分类;四、价值论的微小谬误将引发社会科学的更大谬误,它一旦存在某种概念上的模糊或朦胧就会在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上引发更大的混乱与暧昧;它一旦存在某种观点上的谬误就会以不断扩大的方式传播到社会科学的其它领域;它一旦出现某种理论上的危机必然导致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出现更严重、更深刻的危机;社会科学中所存在的许多矛盾与争论,最终可归结为价值论上的矛盾与争论。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和圆满解决价值论上所存在的各种危机,不仅是价值论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科学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二,马克思以

8、前的哲学价值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明确的价值概念,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理论。但是,哲学家们在探讨人生理想和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所进行的争论,同价值问题密切相关,并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观。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如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都重义轻利、扬理抑欲,轻视物质方面的价值,重视精神方面的价值,倡导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荀子一方面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表现出重视精神方面价值的倾向;但另一方面又不排斥人的物质欲望,不排斥人对物质方面价值的追求。他肯定自然界的万物有用为人,认为人通过裁制万物,就

9、能使它们尽其美,致其用,从而获得美好的、有用的价值。后来陈亮、叶适倡导道义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观,王夫之也倾向于义与利、理与欲不可偏废的价值观。同儒家学派对立的墨子主张贵义,他所谓义,是指有利于国家百姓人民。墨子把利国家百姓人民的义,视为最高的道德价值,作为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为义的根据。这种道德价值是以功利价值为基础的。墨子还把这种价值观贯彻于他的认识论,他曾经提出判断理论的三条标准,即三表,其中之一就是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作为评价理论的价值标准。此外,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有以重我轻物、全生保身、纵欲享乐为人生最高价值的。 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观。在西方哲学史中,从

10、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就对人生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苏格拉底把追求善和美德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认为善和美德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他提出一种同特殊相割裂并先于特殊、脱离特殊的一般的善或美德。柏拉图从他的理念论出发,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才是善;人的灵魂是理性的部分,而肉体则是灵魂的桎梏。灵魂脱离肉体,沉思善的、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和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把美德看作是一个人本人好、工作也好的性格状态,这种性格状态同一件艺术品之为美完全相通。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而目的总是趋向于至善。这

11、样,至善就成为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这种价值在人身上的实现,也就是善或美德的形成。伊壁鸠鲁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幸福和目的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干扰的快乐,而快乐也就是至善。斯多阿学派则认为快乐不是绝对的善,它本身毫无价值,只有德性才能使人幸福;而德性来自善良的意志,它要求摆脱一切快乐、痛苦和欲望的激情,要求节制。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断言上帝是永恒的、超验的存在物,是全智全能全善的。因而上帝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只有上帝所愿,才是有价值的。神学只承认宗教信仰的价值、不死灵魂的价值,而抹煞现实的人及其世俗生活的价值,抹煞科学知识的价值。文艺复兴以后,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了中世纪基督教神

12、学的宗教价值观,提出尊重理性和人权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人的价值。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集中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文艺复兴以来的许多进步思想家,都坚信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巨大的价值。例如,F.培根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肯定科学知识对于推进人类福利的价值。B.斯宾诺莎强调一切科学以及道德哲学、教育学对于达到最高的人生圆满境界的价值,并把不能促进实现人们目的的东西,一概斥为无用。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还对经济、道德、美学、知识以至宗教各个领域的价值进行了考察,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19 世纪,欧洲大陆的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如德国的 R.H.洛采(18171

13、881)、F.W.尼采、K.R.E.von 哈特曼(1842 1906)、W. 文德尔班、F.布伦塔诺(18381917)等, 在广泛的和一般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价值概念,从而产生了现代资产阶级的所谓价值哲学。 三,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各种价值现象,认为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它不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价值有其客观基础,这种客观基础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但价值不单纯是这种属性的反映,而是标志着这种属性对于个人、阶级和社会的

14、一定的积极意义,即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具有不同的价值。就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不同需要而言,价值可分为物质的、经济的、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历史的价值等等。 价值的客观性。价值虽然不由人的需要来决定,但离开人的需要和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就不可能有价值判断。价值虽然不单纯是客体属性的反映,但它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离开客体属性,价值就失去了客观基础和源泉。价值本身正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人不仅有物质

15、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 ,因而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相应地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但是,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的这些精神现象,也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的形式,如书籍、绘画、雕塑和人的各种感性行为等等,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都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基础,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属性多种多样,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对人有用。但这些有用的属性,往往不会自动地暴露出来,更不会自动地满足人。即使这些属性是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感觉面前,而人们未能意识到它们对自己有用;或者即使意识到它们有用,但未能掌握它们的使用方式,那么,它们也不作为人们所追求的价值对象而存在。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发现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对自己的实际意义,并自觉地建立起同客观事物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同时,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人们才能实际地发现和掌握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的使用方式,使客观事物有益于人的那些方面,以为人所需要的形式为人们所占有,亦即使它们的价值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认为实践的观点乃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钥匙。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价值是客观的,但它又与人们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