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录者――雍和.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8737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记录者――雍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记录者――雍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记录者――雍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记录者――雍和.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记录者雍和雍和的名字与上海紧密相连。一个城市有雍和这样的摄影家是这个城市的幸运。从1982年拿起相机开始,近30年来,雍和不曾间断地记录了上海的发展变化,他也被一些评论家称为“今日上海最重要的记录者”。上海,我的上海近30年来,雍和手里的几十万张照片,大多是关于上海的。雍和为自己能在这样一个时代成为上海重要的记录者感到庆幸。他专心致志地拍摄上海,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拍摄。雍和认为,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是不一样的。除了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上海在中国的位置。上海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在中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海在十年、二十年走过的路也许是欧洲100年、200年走过的路。现在的上海,一切皆有

2、可能,变化多端,天翻地覆,甚至杂乱无章。雍和每天都可以接触到许多有意思的信息。政治、经济舞台每天上演“大戏”,而西方文化对上海的“入侵”:NBA、音乐会、电影节、各种各样的展览会,中国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相比。雍和说:“我生在上海,我对上海了解,我当然要拍上海。能亲眼目睹和记录上海这几十年的巨大变化,是我的幸运。”雍和几乎每一天都在用自己的理解看上海:上海历来在做一些别的地方不能做的事情。上海有时候非常规矩,有的时候非常反叛。比如“四人帮”出在上海,但是反击“四人帮”的人在上海也很多。一些英雄会出在上海,一些很逆反的人会出现在上海,一些很听话的人也会出现在上海。上海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学者专

3、家,政界枭雄,普通百姓,文员白领,顶级富豪雍和说,上海有几重精神,有移民进取的精神,也有一种暴发户的心态。以前说这里是人间乐园,可以敢想敢做,但结果可能是一败涂地,也可能是一夜成名。雍和生活在这无限可能中,他的照片无所不包,从这个城市的高层政治、经济、文化圈到最底层的生活情境;从政治家、大亨、明星到一文不名的百姓。那些人脸上复杂的表情被雍和牢牢抓住,交织在这座城市的复杂表情中。照片后面,有雍和的洞察力和深刻性。比起画面,雍和每一幅图片的说明更引人注目。他的说明除了有五个W的新闻要素外,更有大的背景的交待。比如1988年他拍摄的等待签证,说明这样写道:“1988年,上海淮海中路,美国总领事馆,等

4、待签证的人们。1985年,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开始允许自由地自费留学。早期向中国自费留学生开放的包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日本等。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颁布,对因私申请出国受理方法进行改革,公民因私出国人数开始大幅上升。1985年,上海批准因私出国6550人;1986年10067人;1987年20261人;1988年64056人。”他2006年拍摄的上海摩天楼的说明是:“2006年12月4日,建设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日日增高,不久就要超过一旁420米的金茂大厦,最终达到492米,成为上海新地标。上海高层建筑早就超过5000多座,位居世界第一。”北

5、京奥运会开幕那天,雍和在浦东民政婚姻登记处拍照,那天上海共有7189对新人登记结婚。他了解到这是上海有史以来登记结婚人数最多的一天。但到了当年十月,已经有100多对提出离婚雍和的数字都不是随随便便来的,而是到权威部门了解核实后写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讲,看雍和的说明如同在看一部社会学历史。雍和说:作为一个摄影师,身处上海这样一个城市,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如果还在注意一些枝节的东西,就实在对不起这个时代了。摄影要勤劳雍和说他身上有农民的血液。农民的血液里最重要的就是勤劳。雍和的父亲出生在四川农村。虽说是渠县的一户小地主,但和农民也差不多。父亲从小爱读书,读小学时就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到镇上读书。父亲大学

6、上的是中央大学,后来又在南开经济研究所读研究生。1947年,父亲去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经济,解放后回国,在上海社科院搞了一辈子经济理论研究。雍和的父亲现在90多岁了,还勤劳着,和他80多岁的母亲两个人过。父亲的勤劳遗传到雍和这里。雍和说自己没什么杰出之处,只是做事勤劳。雍和17岁插队到上海崇明岛“前进农场”,插秧、挖土、割麦、摘棉花、没有他不会干的,玩命也要干好。一年到头,田里总有东西种,不得休息。那里锻炼了人的意志力,不可能完成的事都变成了可能。100多斤的粪水,挑起来赤脚走在泥泞细窄的田埂上,一走就是几里路。小时候,家就是雍和的避风港。下乡后,什么优越感也没了,几百个人的连队,没有血缘关系

7、的人要24小时在一起。这段经历,让雍和学会了和人相处。在农村干了八年,雍和想必须回上海了。他想只要让他回到上海就是卖咸菜、清洗大街也干。那时对他,上海就像天堂。回到上海,雍和做了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早班车,凌晨一点多钟起床,去了要给车清洗、帮司机料理杂事、领车票,冬天还要用热水把车暖了。四处透风的公交车,冬天把他的手全冻坏了,而夏天热死。就是这样,他也要做一个好的售票员。那时上海的公共汽车要挂牌的,雍和工作一个月,他的车就挂上了“创新风车”,干了三个月就被调到工会搞宣传。雍和说,这段经历当中有很重要的东西,对自己后来观察社会非常有帮助。摄影原来可以记载历史雍和一直找这样的东西进行记录:在社会和

8、历史的坐标中有它的位置。一件事情,如果和大的时代、社会背景没有关联,只有好的影像,那也只是玩玩感觉而已。和许多成熟的摄影者一样,雍和拍东西早已不会单单从影像上考虑。但最早雍和也走过沙龙的路,也把黄金分割、明暗对比、诗情画意的美,当作摄影的最高境界。还有一个境界就是获奖,1992年之前,雍和参加的比赛很多,当时只要得一个奖,全国的摄影界就都知道你了。1985年上海有个七人摄影联展,雍和的几张照片引人注目,都是些诗化主题、指向不明确的照片。只要合他心意,他可以随便改变时空和事实;为了效果,可以把天空压得和墨一样黑;凭空起标题,有一张照片起名弱反差,画面是农民的一双脚和女青年的一双脚;另一张是老人的

9、白发后脑勺,逆光,叫默默地燃烧。那时雍和希望别人认为他是艺术家,他不知道摄影除了追求美还可以干些什么。很快,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果还有人夸“雍和你的照片真美”的时候,他就觉得那是在骂他了。1988年的北京国际摄影周触动了雍和。雍和至今感谢杨绍明,在一个非常合适的时候给中国的摄影者提供了摄影启蒙。阿兰?德龙来了,瑞宁格来了,罗伯特?普雷基来了,近百名中国摄影者和外国摄影师一起分组采访,作品接受他们的评点。这是中国摄影者第一次大规模近距离接触西方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雍和惊喜地发现:摄影原来有这么大块的天地,摄影原来可以记载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时代也有了明显变化。从国际摄影周回来,雍

10、和遇到了一个机会:作家韩少功领着一帮人到海南创办海南纪事,摄影家林钢去做副主编。上海是中国变革中很重要的一个点,林钢希望雍和能为他们的杂志提供照片并为之在上海组稿。如果说,国际摄影周给了雍和启蒙的机会,海南纪实就给了他实践的机会。那本杂志的上海照片大多是雍和拍的。他寄去稿子,什么用出来了、什么退回来了、什么登出来有了反响、什么尽管用了也效果不好、照片怎样配合文章尽管那时印刷很差、排版也不讲究,但从它呈现的内容、从反馈中,雍和知道了与时代紧密相扣的照片最受欢迎。 这时一些西方媒体也向雍和约稿了,这又是很好的训练。雍和很注意对方对自己图片的反应喜欢什么、怎么采用、怎么编辑。他要求对方,假如采用了,

11、稿费可以不急,第一步先把刊物寄来。雍和的摄影开始有了明确的倾向:拍出影像上要好、更要有内容的照片。有些朋友这时却说,雍和你的影像退步了,不好看了。所谓“退步”就是影像不“艺术”了,不赏心悦目了。雍和不以为然。挂在客厅的甜美照片和在媒体上传播出去完全是两回事,功能和目的都不一样。看照片有不同的标准,很少有这样的照片:印在报纸或历史书上和挂在家里同样好看。现在他只想告诉人家这张照片里传达的内容以及自己的观点,至于这张照片美不美,已经不是他首要的考虑了。当然最初在摄影中学到的东西都成为很好的基础。早期在摄影技艺上的追求和后来对内容的追求并没有完全割裂,对光影的感觉是情不自禁的。在现场,雍和潜意识里仍

12、不会放弃寻找光影瞬间和构图,只是不会像过去那么张扬唯美。在他看来,片面追求唯美的沙龙形式,会牺牲照片内容上的信息量和历史感。雍和承认受过布列松影响。但他现在这样看:布列松是一个技术型的摄影家,他更大的成就在炉火纯青的影像能力上,经营画面视觉元素间的关系多过、也好过处理画面里人和社会的关系,所以他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记录者。一张照片是否和历史有关联考虑最多按快门前,雍和只会在意一件事:这个人、这件事与时代背景没有本质关联?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有无意义?时代的背景和框架是雍和拍照的重要出发点。最好的照片就是,今天看是新闻,到以后就成了历史。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成为历史。好多照片是速朽的,像蹩脚快

13、餐,可以填饥解馋却没营养。以前,雍和是要一张纯粹的图片,只要一点不计其余,现在雍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片的关系上。他考虑得更多的是照片如何和历史结合,假如照片不能提供更大的时代背景,影像再好他也会舍弃掉。雍和到了现场,“咦?这个有意思!怎么会这个和那个在一个场景里出现?”他会尽量把看着零碎、无关的事物放在一起,表现他对事物的看法。他喜欢有景深的图像,尽量不用大光圈。只有十厘米的景深能容纳什么?如果从一米到无限远都是清晰的,信息量会成多少倍地记录下来!雍和反感照片冲击眼球、抢人家视觉的拍摄手法。所以我们看到的雍和的照片更多的是环境、细节、情绪、信息量、趣味点,它们互相渗透,具有了很大的容量。这些组

14、合把时代高速变迁中的种种细节微妙地传递出来,没有所谓视觉冲击力,却显示出摄影者的洞察力和深刻性。雍和的照片让人的眼睛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停留,耐看,成为雍和作品的一种品质。2005年初,全球纺织品市场全面取消进口配额限制。3月8日,雍和采访一个纺织品展,看到几个人手拿“我是工厂我怕谁”的广告牌,他拍了下来。这场景反映了国内纺织业狂妄自满的心理:我们有劳动力优势,有原料来源优势,配额既然取消了,那么我们愿意生产什么,市场就接受什么。半年后时局大变,欧盟、美国等都提出反倾销,好多国家重新设置关卡,重新设限中国进口的配额。雍和拍摄到皮革制鞋的展览会上,浙江皮鞋商对国外厂商代表敬如上宾,完全是另外的姿

15、态。半年前我是老大、我是爷,半年后别人变成爷了。两个画面交代了一个经济贸易战的过程。影像就是这样反映时代的。雍和说,今天的很多画面再过十年、二十年,也可能会变成非常可笑的事情。2005年10月18日,巴金去世第二天,雍和是进入巴金家中的少数记者之一。他拍摄了一张巴老家中小狗在主人遗像前久久不离去的场面。雍和知道巴老喜欢小动物。有个作家曾和巴金说起过自家的狗:*时主人受到冲击,小狗对着造反派就冲上去,结果被打死。当时巴金说:我还不如那条狗呢,狗在关键的时候还知道要保护主人,我在关键时却没把小狗保护好。“*”中巴老入狱前把狗送到医院,结果那条狗被解剖了。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雍和想到这些故事并做出自

16、己的判断:巴金的反思、忧虑、人道关怀和人格力量远远高过其文学的价值。后来追悼会、骨灰撒向大海,雍和都去了,但他自己更喜欢这张照片。有时候,安静、沉默的东西,反而更有力量。雍和每一次的拍摄都不是简单记录。他拍摄年轻人生活,上海城中各类派对、抱抱团、选秀热闹的表象之下,雍和看到的是年轻人对交往的渴望独门独户、独生子女,这样的城市其实是冷漠的,人心是孤单的。雍和觉得有必要把这些画面留下来,任将来的人去判断: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也许觉得天经地义,都有可能。摄影不是只给圈子里的人看雍和早已意识到拍照不是只给圈子里的人看。他说自己知识的获取95%来自摄影之外。他的生活也不是围绕着摄影转。这个圈子太小,他重视大众传媒,更关注自己东西能否留得住时代的痕迹并且传播出去。他愿意让各阶层的人因为看了他的照片而知晓一些事情,更希望让以后的人了解从前。比起一个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