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一历史月考 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8512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一历史月考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一历史月考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一历史月考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一历史月考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一历史月考 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0分)1.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 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 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 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2.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

2、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 3. 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这说明汉代田庄()A. 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B.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C. 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D.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4.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

3、.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5. 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自耕农经济盛行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 均田制破坏严重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6.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4、-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7. “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 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C. 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 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

5、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9.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A. 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B. 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 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D.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10.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

6、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11. 如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

7、提高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12.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A. 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 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 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D. 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13.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A. 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B. 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C. 把解决

8、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14.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15.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

9、件的发布()A. 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6. 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A. 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 女性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C. 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 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17.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

10、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 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 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 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 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18. 20世纪初,清政府允许商办铁路,全国踊跃响应,四川等内陆省的积极性更高。川路集股总额达白银1170多万两,铁路股本主要源自“抽租股”,也就是川汉铁路总公司随粮强制征收,值百抽三,这使得大量的农民都入了股。对这种抽租入股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严重增加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B. 田租入股加速了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C. 租股无异于代为储蓄,稳定了小农经济D.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影响政府决策1

11、9.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 “商业革命”B. “价格革命”C. 文艺复兴D. “工业革命”20. 从公元1510年起的一段时间里,右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轴。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这个商品贸易的流程顺序应当是()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芋草稻米奴隶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甲丙乙21. 1718世纪,日本是中国主要白银来源地,占到34。日本禁止白银大规模出口后,中国的白银遂主要来自美洲。但受拉美独立运动影响,世界金银产量在17

12、901830年间骤然减少了约50。于是,18081856年间,中国遭遇严重白银短缺,银贵钱贱。这表明()A. 清朝国内货币市场完全被西方列强操控B. 世界白银供给骤减是银贵钱贱的重要原因C. 鸦片流入是中国白银净流出的根本原因D. 中国早在鸦片战争前就被卷入世界体系22.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

13、结合D. 三次科技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23.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2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

14、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A. 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B. 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C.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D. 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25.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26.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它反映了美国政府()A. 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B. 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C. 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D. 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27. 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采取措施主要是解决()A.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市场与计划的矛盾D.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28. 1937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对他的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