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7949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国民主志士欣德风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深怀念当年那些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第一线的志士仁人,欣德风就是其一。作为一名普通的爱国民主人士,在那乱云飞渡的年代里,他历尽人生坎坷,饱经世事沧桑,在崎岖、险峻的道路上,展示的是清正、清明、清廉和清香的气节,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深深怀念、追忆和敬仰。 /1/view-13082843.htm弃医求学 探索革命欣德风,名树声,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二十三日出生于今江苏省金湖县闵桥镇双庙村欣家沟头一个比较富裕的中医世家。他幼年丧父,16岁勤学家传扁鹊之术,已能悬壶守业。然而,青年时期的欣德风

2、志向远大,不满足于屈居乡间“面对黄土背朝天”的现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于是冲破家庭的阻力毅然弃医求学,偕同故里同窗闵象山、闵诫之、杨石塘等人,就读于南京青年会学校。后因向往民主和科学,不满学校的教学内容,又改进上海南洋中学学习西洋文化。不久,考进了当时国内的名牌学府上海法政学院预科,继而升入法律系专门部,开始接受“三民主义”,崇敬孙中山,赞赏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族民主运动。1925年春,在悼念伟人孙中山逝世时,由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五卅”反帝示威大游行,险遭枪杀。1927年春,北伐战争节节胜利,革命狂飙把他从学校卷到高邮城,参与和组建国民党高邮县特别委员

3、会,任县党部五人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叶涵为另设的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高邮城内组织集会、游行、呼口号、贴标语,热情十分高涨,把一些士绅吓得逃往上海当寓公。8月辞职回校继续读书,以完成学业。1928年春,国民党进行党员重新登记时,欣德风因“多种原因”拒不登记,抛弃了国民党员身份,且因支持具有进步倾向的校长徐谦之言行而被新任校长开除学籍。笃学方正 廉洁自守1928年夏,经徐谦介绍,欣德风被派往东明县当承审员。供职期间,他力主文明审案,经常向县长介绍法律知识,善意地向他宣传文明国家已废止肉刑的道理。当时的东明县县长是个在旧军阀中干过事的旧军官,不懂法律,

4、个性残忍,凶气逼人,在审案中严刑逼供。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欣德风因而与其产生分歧,任职不满3个月就愤然辞职而归。是年秋,欣德风怀着救国和报效人民之志,投考江苏省训政人员养成所,被录取为该所民政组学员。开学后,知悉一位行为不端、社会不齿的高邮同乡,原本不是大学毕业,不符合报考民政组的条件,却以贵重礼品贿赂民政厅秘书,疏通养成所教务主任的关系,混入民政组学习。欣德风洁身自好,羞与同室,遂改学财政。修业期满后,被分配在国民党江苏省财政厅工作,与人共同编?x了江苏省财政概况,初现了他的才华。1930年春,被省厅派往东海县任财政局长,任职三四个月,又被调回省财政厅当科员。在当科员的三四年

5、中,他几次被派往苏北各地当秋勘委员。当时人们把秋勘委员看成是长官调剂属员的恩惠,有些人常利用这个机会鱼肉基层、搜刮民脂民膏。所以每次出差前,总有熟人以嘲谑而又羡慕的语气,说欣德风必将腰缠万贯、满载而归。但是,欣德风的脑子里装的都是“笃学方正”的信条,从未为金钱而动心。每次巡视来去清正、两袖清风,同行中有人说他“无用”,也有人说他是“活死人”。对于他人的闲言杂语,他从未恼火,反为自我清正而心满意足。尽管他清正廉洁、工作积极、成效显著,仍然难脱被去职的命运。1932年冬,欣德风被省财政厅以“不适时宜”为名裁去。仕途受阻 归隐田园失业了,家有妻儿老小,总得生存生活,年纪轻轻的欣德风到处寻找就业之门。

6、“门”终于找到了,就是将在1933年秋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等文官考试。这是国民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任用公务员的重要渠道,一旦被录取,不但职位有保障,晋升有希望,而且无失业之忧、无奔走请托之劳,真是天赐良机。欣德风按考试的要求买来几十本复习书籍,全力奋战,“忙”了几个月,一试“基本知识”轻松过关。第二试为专业科目,法学类的他学过、干过,财政类的他也学过、干过,考试是得心应手,未到时间就交卷出场了。考完后他与同考之友分析,估计自己会被录取。然而“天公”不美,二试无果而终。让他始终弄不明白的是:有的水平并不如他的人被录取,有的水平与他同等甚至还高一筹的却与他一样名落孙山。后来有人帮他分析:你三十出头,正

7、是意气风发之年,且具有忧国忧民的情绪,常说“权贵当道,庸佞满朝”,“国土沦丧,天灾频繁”,“民有倒悬之苦,国有垒卵之危”之类“不合时宜”的言论,也许这些东西在试卷上有所流露。若是如此,不被录取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个分析让他悟出了未被录取的奥秘,对他日后人生的旅途影响很大。1934年3月,受同学夏广宇邀请,欣德风前往泗阳县任县政府第二科科长,因整顿田赋得法,受到县长董辙的赏识,次年兼任泗阳县代职秘书,接着随董县长到淮阴县政府当专职秘书。期间,因患上严重的伤寒症,经医治虽性命得救,但体力不支,故辞去淮阴县秘书职务,回南京岳父家休养。1937年5月,经董辙介绍,进江苏省政府秘书处第五科当科员,专

8、办烟毒案件的复核工作。正当他在复核烟毒案件工作中有了很大进展的时候,“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接着“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了,嘉定县县长贪生怕死,临阵逃跑。在这危难之时,欣德风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委任为嘉定县秘书,随县长张北生一起去嘉定支持淞沪抗战。张、欣二人配合默契,为了抗日共渡难关。经过2个多月的战斗,11月12日上海沦陷,嘉定失守,苏州吃紧,欣德风最后一个撤离,绕道常熟,辗转江阴,乘水路才到达省府所在地镇江。这一次特殊使命,让他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和消极抗日的面目,更加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因不愿卖身当汉奸故弃职,携妻儿回乡隐居。投身抗日 走向光明正当欣德风在人生的道路上彷徨、徘徊,

9、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几乎完全失望之际,于1940年初夏从津浦路西的皖北挺进路东的苏皖边区,在高宝湖西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了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使在家务农的欣德风看到民族复兴的曙光。为了全面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要求任用一批民主人士参加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40年底,中共高邮县委专门在金沟区召开了有各界代表参加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动员大会,向他们宣传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和党的抗日主张,组织他们献计献策,共商抗日大计,并选举产生了具有统战工作性质的各级民间组织。一大批具有爱国进步思想的开明乡绅、社会贤达、商人老板成了统战对象和抗日积极分子,在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当时在本地影

10、响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统战工作是“三请欣德风”。根据高邮县委指示,第一次以闵塔区委的名义向欣德风发出了邀请函,他因身体不好未往。第二次,区政府又派人上门相邀,他仍未为所动。当时闵塔区正处于抗战一线,情况比较复杂,驻守高邮、宝应县城的日伪军不时下乡扫荡,引起人心浮动,加之反动势力的一些宣传,使欣德风对共产党的统战政策还心存疑虑。中共高邮县委和闵塔区委研究了有关情况后认为,欣德风在高邮湖西是一个有抱负、有能力、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做好他的统战工作,请他出山,为抗日政府工作,对团结和争取其他爱国人士和社会贤达影响极大,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此,1941年8月的一天,当时的抗日民主政权高邮县县长

11、、党员岳明莅临闵塔区,召开当地知识分子会议,闵塔区区委书记、区长卜明亲自出马,第三次登门相邀欣德风与会。会上岳县长动员大家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会后岳明、卜明又专门留下欣德风,促膝谈心,坦诚相见,开诚布公地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主张,诚恳欢迎他与抗日民主政府合作共事,共同抗日。真诚的态度,热情的相邀,使欣德风深受感动,对共产党由疑虑、观望进而叹服,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欣然参加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他先后担任了高邮县政府民政科长、副县长、县长、天(安徽天长)高(江苏高邮)办事处副主任等职,为抗日民主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加革命工作后,欣德风严于律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激共产党对其关心爱护之情

12、。他让自己的长子欣士政参加民兵,后又参加。每当抗日民主政府将津贴(大米和棉布)送到他家时,他都全部交公,并对家人说:“在前方浴血奋战,我在后方做一点事情,怎么好意思要津贴。”对于自家的事,他从来不要组织照顾。家种十多亩地,插秧、薅草、车水、收割等农活,他都与家人一起干。有一次,田里的麦子成熟了,急需收割,而欣德风去县里开会迟迟未归,其妻到区署打听归期,区长了解情况后,立即动员一些同志来到他家,将麦子全部收割登场。欣德风开会归来得知后,埋怨其妻说:“自己的家事为什么要去麻烦政府呢?”他在工作中还处处带头,做民主人士的表率。当年,高邮县委号召开展春荒借粮斗争帮助贫苦农民渡过暂时困难,他带头借出10

13、0多担粮食。在他的影响下,全区地主士绅共借出粮食1000多担。蒙冤回乡 失足老路1944年,天高办事处在闵塔区“破获”所谓“新民德社”阴谋特务巨案,错捕知识分子二三百人,欣德风也受到牵连。不久天长、高邮两县建制恢复,天高办事处撤销,欣德风因心有疑虑,又加之家事繁重遂带着冤屈去职回乡。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一边在家务农,一边参加当地的一些民主参议活动。1946年春淮南区党委复查“新民德社”案,确认是逼供信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在安徽天长县铜城镇召开了平反大会,并在淮南日报上给予平反。奇冤大白,欣德风轻松快乐地躬耕隆亩。是年秋天,淮南地区的北撤,一些流亡外地的士绅纷纷还乡,国民政府丧心病狂地四处抓捕共产党

14、人和进步人士。欣德风受到国民党还乡团的嘲谑与威胁,为躲避抓捕,只好携带妻儿远离家乡移居镇江。其时,他从报纸上看到旧上司任国民党江苏省财政厅厅长,便去投靠了他,经其安排“恢复原来身份”,又到财政厅任视察、帮办等,直至全国解放。就是这一步“错棋”,让欣德风遗憾终身。新中国诞生后,他租房寄居镇江,靠家庭织布、担任“文化补习社”语文教员、扫盲教师等获取薄酬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清贫。生活方面的困难他尚能克服,频繁的政治运动则让他难以承受。从1950年的“反动党团特军警人员”坦白登记起,到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他前前后后写过五六次坦白交代材料,直至上万字的欣德风传交给当地政府,都未能过关。虽然他的两个儿子在建国后都参了军,但由于受父母亲种种“莫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问题所牵连,入党、提干都受到影响。故而,欣德风在晚年疾病缠身之时,历时4个月、连续3次写出一万多字给敏儿的信,陈述个人及家庭的历史,一方面对自己的人生表示哀叹,另一方面也是给后人一个清楚的交代。由于疾病,加之错综复杂的心绪,欣德风在他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长叹中,于1961年12月9日离开了人世,享年60岁。(责任编辑:武学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