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表演体系初探.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7707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兰芳表演体系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梅兰芳表演体系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兰芳表演体系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兰芳表演体系初探.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兰芳表演体系初探一、梅兰芳戏剧表演体系的正式提出 戏剧艺术1982年第一期刊载了孙惠柱三大戏剧体系审美理想新探,文中正式提出了“梅兰芳戏剧体系”,并与“斯氏、布氏表演体系”相提并论,称之为全球“三大戏剧体系”,并在文末“小结”云:“三位戏剧大师大体上是同时代人,但三种不同的审美理想却显示出一种发展的轨迹,他们是戏剧的美的规律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反映。就具体的审美价值而言,三大体系各有千秋、互为补充,都有不可替代的魅力;就总体的审美意识而言,它们意味着人类对于戏剧之美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由此曾引发持续十几年有关“三大戏剧体系”的学术论争。笔者无意在此评论“三大戏剧体系”是否成立,各家论争的论点

2、论据及优劣,只是充分肯定这场论争很有学术意义,尤其肯定孙惠柱提出“梅兰芳戏剧体系”的贡献,尽管孙惠柱此文可能受到黄佐临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一文的启迪而作。二、梅兰芳表演体系的形成梅兰芳表演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一)吸收与继承古典戏曲表演方法时期(19021915)梅兰芳从拜师学艺、学习昆曲和京剧,到上台演出京、昆传统剧目,领悟戏曲艺术的妙处,精心研习,掌握舞台表演方法。(二)大胆突破古典戏曲表演方法而创作演出时装新戏时期(19151916)梅兰芳在一年多时间里,排演了十一出新戏,包括时装新戏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古装新戏牢狱鸳鸯、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改编昆曲

3、折子戏春草闹学、思凡、佳期、拷红、风筝误?惊丑等。从形式上的大胆革新,到内容上的反封建,显示了他革新的勇气,是一位艺术上的叛逆者。(三)继承与革新相结合,“移步不换形”时期(1917年以后)梅兰芳既革新又继承,新编了古装新戏廉锦枫、霸王别姬、太真外传等,改编了传统剧目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金山寺、断桥、樊江关、打渔杀家、二堂舍子、审头刺汤等,逐渐从形式上的大胆革新到“移步不换形”,为形象而造象,从妙用到妙有,以丰韵写风韵,由传神到通神,创造了独具意象美学风格的梅派艺术,形成了梅兰芳表演体系。三、梅兰芳表演体系的表述与逐渐确立梅兰芳在民国年间四次出国演出,中方与外方通过总结、对比,发现了梅氏

4、为代表的中国演剧体系的独特性,纷纷发表了理性思考与概括总结,逐渐确立了梅兰芳表演体系。(一)1919年梅兰芳首次访日,日方出版品梅记,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初步确认。“我这回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作为象征主义的艺术,没有想到其卓越令我惊讶。支那剧不用幕,而且完全不用布景。它跟日本戏剧不一样,不用各种各样的道具,只用简朴的桌椅。这是支那剧非常发展的地方。如果有人对此感到不足,那就是说他到底没有欣赏艺术的资格。使用布景和道具绝对不是戏剧的进步,却意味着看戏的观众脑子迟钝。”又有人称赞他的“嗓音玲珑透彻,音质和音量都很突出。据说这是他有天赋之才,再加上锻炼的结果。但他的嗓音始终如一,连一点儿凝滞枯涩也没有,

5、而且同音乐配合得相当和谐,有一种使听众感到悦耳的本领,真令人不胜佩服。”“他舞天女之舞时的步子、腰身、手势都很纤柔细腻,蹁跹地走路的场面很自然,人们看到这个地方只觉得天女走在云端,不禁感叹梅氏的技艺真是天斧神工。”1当时国内的春柳杂志刊载的梅兰芳到日本后之影响中有:“甲午之后,日本人心目中,未尝知有中国文明,每每发为言论,亦多轻侮之词。至于中国之美术,则更无所闻见。除老年人外,多不知中国之历史。学校中所讲授者,甲午之战也,台湾满洲之现状也,中国政治之腐败也,中国人之缠足、赌博、吸鸦片也。至于数千年中国之所以立国者,未有研究之。今番兰芳等前去,以演剧而为指导,现身说法,俾知中国文明于万一。”2(

6、二)1924年梅兰芳第二次访日。日文演出说明书及日方报道评论进一步阐述梅兰芳表演体系:“作为纪念剧场改建的首场演出,大家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最为精彩。对帝剧的专属演员来说,这是个很尖锐的讽刺。以他们的立场来看问题,这可以算做受尽了侮辱;在旁观者的眼中,则会说他们没有志气。他们实在没有志气。时至今日,这确是一场本领的竞赛,是梅争取到观众还是我们争取到观众的问题。现在正是我们应该发挥本领的时刻,我们要把中国戏曲压倒现在正是他们应当有这种气概,可是他们在舞台上却一点儿声势也没有。”“梅兰芳的中国戏曲第一天的剧目是麻姑献寿,虽然是一出祝贺喜庆的戏,只要文雅与美丽就行了,然而一看到梅那种端庄优美的姿态和恰

7、到好处的顿挫有节的动作,再听到他那用纤细尖新的嗓音唱出来美丽的香花,有漂亮的禽鸟彼此和鸣,这里是如此温馨,令人感到无比快乐。”3日本评论家南部修太郎赞赏梅兰芳在黛玉葬花中表演:“这不是一般支那戏曲常用的那种夸张的线条和形态表现出来的神情,而是十分细腻,属于写实的并且是心理的或精神的技艺。我想,这是梅在尽量努力地表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和心情。这就是梅对原有的支那戏曲的技艺感到不满足,而在这种所谓古装歌剧的新作里开拓出来的新的艺术境界。”4(三)1930年梅兰芳访美,在中方宣传品梅兰芳、旧金山大中华戏院说明书梅兰芳及美方评论中,进一步阐明梅兰芳表演体系。1929年12月,梅兰芳经过长达七、八年的

8、充分酝酿与一系列精心准备,在北平、上海各界的支持关注下,终于登上英国坎那大皇后号船启程访美。此次出访演出,先后到达了美国许多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檀香山、圣地亚哥等,历时半年。由于前期宣传到位,吸引了美国各个层次的观众走入剧场,观赏梅兰芳的表演。尤其在剧目及每场演出的安排,精选适合美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内容,因此,不仅吸引了广大美国观众,而且引发了美国艺术界及理论界的极大关注,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其一,梅剧团编印的梅兰芳中的中国戏剧浅说:“吾国戏剧以歌舞为重,与通常所习为之言语步容向不相同,另创一特殊之剧艺构造,其要旨即在乎传神,故不用布景而能因伶人所虚之各种美化

9、的姿态身段。使观者了解剧中之一切静物背景与情节,绝不相混。(例如同样之开门姿势,窑门柴门城门与房门皆不相同,一目了然。雨中雪中之情景亦能历历分出,此类神妙之处,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又钩脸之含有深妙之审美性,虽只数笔,忠奸善恶之固性,观者极易体会无讹,而歌腔念白之能曲曲传出剧中人之喜怒哀乐及步法打武之美观漂亮,莫不极传神之能事,虽不求逼真,而观者绝无隔膜茫然之苦,盖与国画之旨趣,实相翕合者也,国人对于西剧化之白话剧,已有相当认识,觉其构造。另饶风味,不惜广为提倡,则此次兰芳以中国剧,介绍与欧美各邦,不识亦有步西画后尘而赞美此种写意取神之歌舞剧者在否也。”其二,旧金山大中华戏院编印的中文说明书梅

10、兰芳?梅兰芳游美之动机:“中国剧界大王梅兰芳,今次来游新大陆,其蓄志经已数年。戏剧为美术界之一种,近世人审美观念,日有进步,戏剧既为表演美术,不能不因之日求进步,梅氏眼光,远照世界,不限于中国方偶,故其游踪遍历南北,虽以北京为根据,然每岁必游沪,游港游粤曾两次,游日本亦两次,既世界大通,文化交换,戏剧一道,岂能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梅氏所以蓄志游欧美,在于六七年前矣,中国戏剧,因时代变迁,好尚之各异,由昆曲变而为梆簧,近二三十年来,则秦腔式微,徽腔独著,其始执牛耳者为须生。程长庚、孙菊仙、谭培钦辈,皆大名鼎,然须生人才渐趋零落,梅氏以青衣起而代之,此虽由近代审美观念,侧重颜色,有以使然,然梅氏之

11、艺术,亦足多也,中国戏剧,以北京为中心,夫人皆知,此其原故,关于文学,戏剧既为美术之一种,非本人通文学,不能研究精深,非与文人学士往还,不能讲求进步,北京为数百年来之国都,士大夫之所业聚,前清末 。王公大臣,贵族子弟,多精通戏剧,北方名伶日受陶铸,所以易于成名。梅氏生长虽晚,其得名实自民国以来,然亦实受北京士大夫陶铸之流风余韵,故其人能书、能画、能诗,文质彬彬,附庸风雅,迥异于常伶,乃知其克享盛名,非偶然也,成名之后,求进步之心愈雄,不以成名而自矜,故眼光远大,扩充之及于世界,将欲采欧美之所长,以药中国之所短,并欲将中国之所长。传播之以药欧美所短,其志愿如是,故毅然来游,本院为侨胞耳目之乐,特

12、聘请梅君到院奏技,百闻不如一见,我侨胞得此机会,相当惠然肯来,本院同人等因将梅君之为人与其艺术,略为介绍之于观者诸君。” 其三,纽约时报发表阿特金森的文章,其中评论到:“梅兰芳中等身材,苗条匀称,极其优雅。他的戏装和头饰富于东方艺术中那种常见的奢华。他的哑剧表演自始至终柔软温和,姿态具有雕塑美。他以轻灵起伏的韵律上场,并在正式演出中,虽有许多调整,也始终保持着这种韵律。他有双精巧的手,对于理解他的动作姿态的人而言,这双手有着同样的艺术表现力。在西方,我们称其为程式化表演。它是非写实的,美丽的。但是这些细节都无足轻重。它们仅仅让那些不能够适应这种表演的人觉得不舒服而已。而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属于

13、纯粹想象和活着的古老中的那种优雅与美丽,端庄与静穆。显然,梅兰芳的戏剧并不是当代中国思想的一面镜子,但是其中确毫无疑问反映出了堪称中华民族堪称灵魂的东西。如果你能如此去接受它,那么在充满迷惑的同时,你也会收获满满的惊叹。”5其四,约翰?马森?布朗在纽约晚间邮报发表文章,其中论述:梅兰芳的“身段姿态与他们的语言一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拥有自己语法结构的独立语言。它的表达法几乎是无限的,但必须完全根据那些受过熏陶的中国观众所熟悉的严格语法规则来给予使用。在这种表达法中,他们身体的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意义,对能够会意的人而言,其指意足够明确精准。因为他们表演的舞台上除了一些暗示性的道具,几乎是空的,所以

14、演员们必须通过他们的表演来填充舞台,并通过连续场景中的各种动作姿态来补足、变换舞台背景,例如推想象中的门、翻身下看不见的马,或以跑圆场来暗示遥远行程等。”6其五,美斯达克?杨在梅兰芳一书中写道:“这种中国戏剧的纯洁性在于它所运用的一切手段动作,面部表情,声音,速度,道白,故事,场所等等绝对服从于艺术性目的,所以结出来的果实本身便是一个完全合乎理想的统一体,一种艺术品,绝不会让人错当作现实。说这种中国艺术未必包容人类一切经验在内,但作为戏剧艺术却是完整的,意思是说它吸取了这种特殊艺术的一切手段,包括了表演,道白,歌唱,音乐,广泛意义上的舞蹈,形象化舞台装置,最后还包括观众在内,因为演员明确而坦率

15、地把观众像其他任何因素一样包括在他的艺技之内。此外,这种戏剧具有一种流传下来的严密传统、严格的训练和学徒制,还有要求严厉的观众演员表演得好坏,能让人看出是照既定的演法还是故意敷衍了事以等待接受观众的评判。它还建立在精雕细琢的基础上,因为观众除去不知道临时的插科打诨之外,已经对剧情和剧中人物十分熟悉,只关心表演本身、表演的质量和表演的展开。所以,梅兰芳的戏剧是一种具有真正原则性的学派,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看待。梅兰芳戏剧企图呈现给我们的是那种风格美、风格的发现和风格的持久性。这种风格也意味着并包含着我们的灵魂。我一面观赏着梅兰芳表演的一个悲剧场面,一面在沉思生活为什么能在它那美丽的形式中持久地编织,

16、怎样既束缚着我们又使我们欣悦。但是,甚至这种雅致或精神或没不管我们想怎样称呼它并不那样遗留下来就算完结。它构成一种连续统一体,由它提供一种持续性从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从一句话语到另一句话语,从一个意境到另一个意境自始至终贯穿在这出戏依次相连的各个部分之中,从而为它构成一种音乐要素,自由自在而游刃有余。此外,我们把这种戏剧看成一种社会因素,可以说大概就是这种美和雅致最终的本质赋予了整个中国戏剧一种驰骋自由的天地,更是由此而衍生出中国戏剧在那个民族当中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就仿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也是一种精神本质。”(四)1935年梅兰芳访苏,更进一步确认了梅兰芳表演体系。在梅兰芳访苏演出之后,苏联组织艺术家、理论家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他们对京剧梅兰芳的表演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