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总解整理.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7671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总解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总解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总解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总解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总解整理.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总解解读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一、先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 2070年公元前 1600年。人物:禹、启、桀。统治的中心地区: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地位: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兴衰:时间:公元前 1600年公元前 1046年。人物:汤、盘庚、纣王。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周武王领导的反对暴政的正义斗争。西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 1046,都城在镐京。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的原因是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时间:公元前 841年,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残暴引发了国人暴动。公元前 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分封制含

2、义: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二)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民族融合:华夏族与周边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逐步融合。(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铁器时代到来;牛耕逐渐推广;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冶铸业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铸史上一大成就。青铅铸造工艺出现了金银错技术;酿酒业用曲造酒;漆工艺采用夹纟宣技术;煮盐业有较大发展。商业:以各地土特产交流为主,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公田转化成

3、私田,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耕种的人转变成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老子:道家创始人,思想核心“道”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有保守部分,也主张改良。教育主张有教无类。百家争鸣:条件: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活跃。学派:主要有儒、墨、道、法家等。代表人物: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4、诗人,创造了“楚辞”体。艺术: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当时已有壁画、帛画。青铜器装饰从过去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音乐达到很高水平。天文和物理:公元前 613年,世界上首次记录哈雷慧星;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医学: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二、秦汉(一)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的统一:条件:人民渴望统一,国富兵强,嬴政个人因素。经过: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年,先后灭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措施:政治上,立皇权,建官制,颁秦律。经济上,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文化上,书同文,焚书坑儒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影响:加强了统治,巩固了统治,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形成。但人民处境更加恶劣。(二)秦末农民的战争:由于统治者的残暴统治,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 207年,秦朝灭亡。(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特点: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选官制度:察举制,途径是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编户齐民: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四)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与西汉初期“和亲”到昭君出塞。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二部。西域各族:公元前 138年和公元前 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

6、立起友好关系。公元前 60年和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南夷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百越:汉武帝时,在南越设郡,进行有效管辖。(五)西汉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有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与日本的关系: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与越南的关系:中国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推广。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安息陆上丝绸、海上丝绸。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166年,大秦安敦王朝使者到达东汉。丝绸之路:陆路:中西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传教传入中国。海路:最远到达印度丰岛南端,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

7、南亚各国的联系。(六)秦汉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天文成就:太初历、太阳黑子的世界最早记录,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数学成就: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医学成就:黄帝内经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2。哲学与宗教3。史学与文学4;雕塑与绘画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均田制(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 三、隋唐(一)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1.隋的建立与统一建立:581年北周外戚

8、杨坚代周称帝统一:标志:589年灭陈原因:民族融合,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隋朝的军事准备,陈朝的政治腐败。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4. 唐建立与贞观之治 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改善。措施:政治上任贤纳谏,革新政治。经济上轻摇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文化上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5。武则天统治6.“开元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大兴文治。(二)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三省六部制 沿革:隋朝创立,

9、唐朝完善。分工: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收回用人权,加强了中央集权。3.租庸调 制沿革:北魏实行租调制,隋发展为租庸调制,唐前期完善,780年取消。作用:赋役减轻,农业发展,政府收入有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4.两税法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实施。内容:分户税,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作用:保证了税收,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松驰,扩大了税源,减轻了农民负担。局限性: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转嫁赋税,政

10、府在两税外增收苛捐杂税。(三)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改进(筒车、曲猿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手工业: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3.商业和城市:发达的水陆交通,统一币制,市场较发达,城市兴旺。(四)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厥,唐贞观初年,俘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辖。西突厥,唐太宗时,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2.回纥:太宗任其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受唐册封怀仁可汗,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西迁至新疆、甘肃。3.靺鞨:黑水靺鞨,唐设黑水都督府粟末靺鞨,唐封

11、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册都督。4.南诏:南诏首领皮罗阁,唐玄宗封其为云南王。5.吐蕃: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于吐蕃赞普。(五)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新罗:留学生,“新罗坊”,“新罗馆”2.日本:遣唐使,贸易频繁。3.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以佛教为纽带,互派使节;十进位记数法传天竺。4.中亚、西亚、欧非各地:隋朝与波斯互遣使节,唐时波斯人开设“波斯店”;大食与唐通使,造纸术传到大食;唐与东罗马、非洲也有来往。(六)隋唐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发明 2.文学:古典诗歌在唐代进入黄金时代,诗人辈出 。3.艺术:敦煌莫高窟四、五代、辽、宋、夏、金、元(一)北

12、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结束分裂: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中央集权的强化背景: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分裂割据的现状,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方式。措施: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集中司法权,分化事权。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严重恶果。3.科举制度的发展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二)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农民的反抗斗争导致政治危机。辽、西夏的威胁导

13、致边患危机。2.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因保守派的阻挠而失败。3.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理财上,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军事上,保甲法、将兵法。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失败原因:用人不当,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反对。(三)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916年建国。耶律德光时得到幽云十六州。2.宗辽的和战1004年辽军南下,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形成对峙局面。3.西夏的建立: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4.宋夏和战:1044年议和,宋夏之

14、间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四)金的建立和宋金和战1.金的建立: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1114年阿骨打举兵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2.辽和北宋的灭亡:1125 年金灭辽,1127 年金攻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1127 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南宋开始。八字军、岳飞等抗金、郾城大捷。4.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绍兴和议时间:1141年内容:淮水大散关以北归金;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五)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蒙古的兴起:12世纪末,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2.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和征战:1206 年铁木真建立

15、蒙古政权,不久灭金、降吐蕃,征服大理。3.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 年灭南宋,1279年实现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汉族人民大量迁往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和江南。契丹人,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被视为“汉人”。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蒙藏关系密切。2.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彭湖巡检司。3.元朝的灭亡:元朝的残暴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1368年灭亡。(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沈括的梦溪笔谈和郭守敬的授时历。2.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集大成者。3.文学:词的创作达到很高造诣。市民文学话本发展。戏曲的创作成就突出(元曲)。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一)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明朝建立。2.专制制度的加强: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