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历史第9周周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5887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历史第9周周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历史第9周周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历史第9周周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历史第9周周考 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9周周考试卷(含解析)1.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A. 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 B. 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 D. 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答案】D【解析】“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说明西周时期还是相信天命,道德治理属于辅助,D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不是对于夏商周主流思想的继承,A错误;B中唯一证据说法错误,尚书属于二手史料并不是唯一证据;材料论述的是治理国家思想,不是制度,C错误。2.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

2、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A. 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B. 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C. 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D. 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说明中央对于地方控制的加强,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

3、这说明中医A. 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B. 诊断和治疗带有迷信色彩C. 不受重视,医生地位低下 D. 发展受到阻扰,作用较少【答案】B【解析】“阴阳五行”“神巫”说明古代中医治疗从阴阳五行诊断,借助神学巫术进行治疗,体现出诊断和治疗的迷信色彩,B正确;材料中中医治疗时借助迷信,不是科学,A错误;材料说明是治疗方法,不能说明医生地位低下,C错误;中医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是很明显,D错误。4.下表为明清时期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可知时期平民家庭出身低级官员家庭出身中高级官员家庭出身明代467%28%505%清代192%184%624%明清平均值311%116%573%A. 科举促进社会公平但作

4、用有限B. 科举制主要为士族子弟服务C. 家庭背景与科举成就毫无关联D. 寒门向上层流动的难度降低【答案】A【解析】【详解】有表格可知,明代平民进士占467%,清代平民进士占192%,说明平民也可以通过科举参政,这有利于社会公平,但是无论明代还是清代都以官僚出身的进士为主,故选A;科举制主要目的是为政府选拔官吏,故排除B;由材料可知,中高级官僚出身的远远高于低级官员家庭出身,说明家庭背景与科举成就相关,排除C;明代寒门进士比例高于清代寒门进士比例,说明寒门向上层流动难度加大,排除D。5.1861年,奕上书:“今捻叛燃势于北而太平于南,使我军耗资疲怠。蛮夷趁虚而入以图制我,为势所迫交友(蛮夷)求

5、和,实为攻防之策。”材料反映的主旨是A. 攘外必先安内 B. 两只拳头出击 C. 远交近攻 D. 和平外交【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捻军在北方叛乱,太平天国在南方叛乱,再加上蛮夷趁虚而入,因此和蛮夷讲和以先平定国内叛乱,显然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A正确;材料不是两方面均出击,B错误;蛮夷是入侵中国,不是远交近攻和和平外交,C和D错误。6.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A. 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 B. 号召实行

6、责任内阁制C. 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 D. 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是因为“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显然是从废除专制,开启民主形式的角度进行思考,所以该宣誓最大价值是对于民主作用,C正确;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A错误;B是临时约法的措施,主要是限制袁世凯专制角度;D不符合材料中主要价值的问法,排除。7.下表是某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笔记提纲,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毛泽东A. 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同盟军等问题B. 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C. 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D. 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

7、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中国特色民族制度的基础”等信息可知,该内容出自共同纲领,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同盟军等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A。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排除B。D项是属于建国后的毛泽东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

8、颁布和修订A. 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B. 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 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D. 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答案】A【解析】【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三大改造,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渡;1982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新宪法的颁布为经济建设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保障。因此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1982年宪法没有改变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排除C项;两部宪法均没有总结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排除D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

9、,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9.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规定,如果公民大会上有人对任何法律提出异

10、议,公民大会则要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立法委员会进行裁决。这反映了A. 立法规则受到破坏B. 民主政治逐步建立C. 公民大会权力强化D. 法律权威得到提高【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对比来看,制定法律的流程更加严密,体现出法律更贴近实际,权威得到提高,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这是一种进步,不代表规则受到破坏;B选项错误,民主法治最开始就已经建立;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公民大会权力强化的内容。10.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1761年安东尼自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

11、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A. 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 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C.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答案】A【解析】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的原因是安东尼的自杀并不是与信仰宗教有关,体现出伏尔泰主张自由、平等以及追求人权的思想,A正确;伏尔泰批判宗教特权,B个D错误;君主立宪制属于伏尔泰政治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C。11.1881年1月,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进行镇压,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这反映出A. 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

12、. 工人运动催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C. 工业革命消弥了德国的社会矛盾D. 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和材料信息反映的德皇威廉一世“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的原因来看,是工人运动催生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中,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排除;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排除D项。12.下图为创作于1951年的苏联一幅漫画。该漫画主旨是舒曼对阿登纳说:“我很荣幸和愉快把管理权交给你。让我们鞭策这匹马前进吧”A. 欧洲联合进程启动

13、B. 西欧经济艰难复兴C. 美国推动法德和解D. 西欧沦为美国附庸【答案】D【解析】【详解】舒曼对阿登纳说:“我很荣幸和愉快把管理权交给你。让我们鞭策这匹马前进吧”不能体现法德联合推动欧洲联合的意图,故A错误;在这幅漫画中,马车上有USA字样,可见不是西欧的经济,故B错误;在漫画中没有提到法德矛盾的内容,无所谓和解,故C错误;由漫画可知,法德坐在马车的驾驶位置上,而马车上有USA字样,可见说明讽刺法德被美国驱使,故D正确。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

14、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摘编自新唐书材料二 驴象之争代指美国政治竞选,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2016年美国“驴象之争”在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展开。胶着的选情在

15、金融市场掀起风浪,股市倾跌、债市下滑,而黄金等避险资产又重新获得青睐。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和选前的各种民调明显看好希拉里,但选民用选票表达了不同的声音。不靠谱的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欧洲政治精英和学者担心,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会助长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运动。韩国前外长金星焕曾对记者说,如果特朗普当了美国总统,对韩国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摘编自搜狐网时政新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牛李党争、驴象之争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李党争、驴象之争的影响。【答案】(1)特点:牛李党争: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属于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甚至牵扯个人恩怨;牛李两党出身不同,进入官场的途径不同;持续时间较长,危害大。驴象之争:属于美国政党政治中的两党之争;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利益;对美国和国际社会影响较大。背景:牛李党争: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不安,藩镇割据为之提供了政治土壤;商品经济发展加剧了争权夺利;唐朝后期宦官内部斗争的影响。驴象之争: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