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05007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师大附中2018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2、这种建筑布局A.体现宗教色彩B.突出皇权至上C.深受宗法制度影响D.利于邻里和睦3.从秦朝开始,避讳逐渐变得严格起来。例如,现在“正月”的“正“读作一声,传说就是为了避讳秦始皇嬴政的“政”字。这说明秦朝A. 中央集权B. 皇权至高无上C. 相权削弱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 相权进一步削弱B. 内阁制度开始形成C. 众相制初步确立D. 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5.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

3、 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A枢密院B中书省C宣政院D政事堂6.黄宗羲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宰相制度下A.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B.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C.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D.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7.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这表明内阁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行政效率有所提高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A. B. C. D. 8.中国近代有一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

4、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通过该条款,英国获得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关税协定权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9.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浙江直接有关的是南京条约 “二十一条”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BCD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黄海海战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11.上海申报作为19世纪末国内五家中文报纸之一,十分关心台民斗争动态,

5、除了转登台民公告,译载外文报道,专门发了大量有关台民抗日活动的评论。申报这些报道与评论可以用来说明A.社会舆论对反割台斗争的支持和关注B.申报直接推动反割台斗争的兴起C.世界主要国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行径D.清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台湾救亡运动12.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该条约签订后A列强在华办厂合法化B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渗入内地C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D沙俄侵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3.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中华民国诞生 D

6、清帝下诏退位1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判断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形势图B. 北伐战争形势图C. 抗战相持阶段形势图D.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C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D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16.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 14 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 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A百日维新B辛亥

7、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1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D同意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8.孙中山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表演说:“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该会议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B中共一大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D国民党一大19.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

8、。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燎原烈火向天明”指代的历史现象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 红军长征的胜利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0.中国某城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某城”指的是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21.中共中央某次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22.中央电视台欲制作一个“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节目

9、,你认为选择下列哪一地点最有意义A. 贵州遵义 B. 陕西延安 C. 甘肃会宁 D. 陕北洛川23.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ABCD24.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如要了解该部队“慷慨悲歌奔战场”的具体情况,可查看关于下列哪些战役的材料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枣宜会战A B CD25.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10、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C.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D.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26.根据下表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多人不到109万人A中国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日本的大多数兵力被限制在中国战场C二战时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相互配合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写的一

11、首七言律诗(部分)。与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形势图是 ABCD28.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式上致辞:“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致辞中“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9.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AB CD3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

12、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中共八大的召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31.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其共同点有 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A B C D32.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有助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蕴含着“一国两制” 思想C基于两岸

13、经济交流合作加强D标志着两岸隔绝状态结束33.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4.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35.目前中国出版了大量的回忆录以及作者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是当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来源。一般我们认为,回忆录和口述史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