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90247 上传时间:2017-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自然辩证法整合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 论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 在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中间环节。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与社会3、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主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之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

2、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4.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结构体系(p.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1、延安时期翻译、学习和研究活动 2、建国初期自然科学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 3、中国人民大学办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班,请苏联专家讲课4、1978 年 1月成立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部发文规定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P.22)有助于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增进科

3、技创造能力。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 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需要理论思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思考题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和内容体系?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一、古代科学技术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16世纪以前

4、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自然知识以科学的最初形态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 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是奴隶制时代科学发展的高峰。(一)巴比伦、古埃及的科学文明1、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灌溉、制陶 2、天文学和数学:古埃及:太阳历 巴比伦:阴历3解剖学和医药学埃及:制作木乃伊外科、防腐技术 巴比伦:医学泥板书4建筑技术 古埃及:金字塔、神庙 巴比伦:巴比伦城(二)古代印度的科学 植棉和棉纺织技术 医学 对中国的藏医影响很大 炼丹术化学的原始形态(三)古希腊罗马的科学1天文学 古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地球中心说”2生物学、医学 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四体液

5、说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3数学、力学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杠杆原理 (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农业和水利工程技术 2四大发明 3造船和建筑技术 4医药学 中医中药:(春秋战国) 黄帝内经 ;(东汉末年)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汉代) 神农本草经 ;2(南北朝)陶弘景神农木草经集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P.26)1、古希腊自然哲学(P.26) 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万物的本原、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自然”的涵义 (1)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水 阿那克西米尼:气 赫拉克利特:火 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 水气火土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6、原子论:原子和虚空(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恩培多克勒论自然:宇宙演化的历史“爱”和“恨”两种力量的斗争造成水、气、火、土四种元素分离和结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3) “自然”的涵义 “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的有机体。 2、中国古代的自然观(1)宇宙理论:“盖天说” 、 “浑天说” 。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晋书天文制 ) 天顶的高度是八万里,大地每边八十一万里。难: 圆的天与方的地不能吻合,怎么盖法? 盖子只象个半球,白天太阳在天上,夜晚太阳到哪去了呢? 浑天说 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 张衡(2)阴阳

7、、五行学说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五行学说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 “相生相胜”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3) “元气自然论”东汉王充的自然观: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是元气,天和地都是从元气中分化出来的。天气与地气交合就生出人和万物来;人和万物死后又复归于气。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一)特点: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对自然界作

8、直观的考察,用哲学的猜测和思辨来编制理论(二)历史地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渊源思考题: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有哪些特点?第二节 16 世纪、17 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1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15世纪末 16世纪初,城市商业经济崛起,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探险,直接推动了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的发展和许多学科的建立。2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神学自然观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界是一个由目的论制约的等级制的有序整体:上帝天使人动物 植物山川江河 以重返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中世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文艺复兴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提倡人性,批

9、判神性;提倡人权,鄙视神权;歌颂世俗,蔑视天堂。3哥白尼革命柏拉图:自然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找出隐藏在自然现象后面的数学规律。 1543年(5 月 24日) ,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 ,提出“日心说” ,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1543年,维萨留斯出版了人体的构造 。他指出盖仑书中有 200多处错误,发现男人的肋骨与女人一样多。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近代科学的诞生,使自然科学成为真正有系统的科学实验的科学。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1、数学 16-18 世纪是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由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转折时期。 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 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

10、积分学2、生物学和化学 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建立起了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体系。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引起化学革命。 3、经典力学体系 1618 世纪,自然科学最光辉的成就是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它以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之3数学原理的出版为标志。开普勒证明了天上物体的运动服从力学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伽利略证明了地上物体的运动也服从力学规律,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1687 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1、机器的自然图景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自然界、宇宙的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运转。笛卡儿:“自然图景是一种受着精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善的机器。 ”2、严格的

11、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 拉普拉斯把因果律发展为绝对的机械决定论,认为:物体运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应该把宇宙的目前状态看做宇宙的过去状态的结果,同时又把它看做今后接着发生的事件的原因。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1、重大贡献 它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是巨大的进步。 2、局限性 (1)机械性 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把一切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力。(恩格斯批评:滥用“力”的概念)(2)形而上学性 与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密切相关。 (3)不彻底性

12、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陷入神学目的论 林耐:动植物物种、人是上帝创造的牛顿:上帝“第一推动力”思考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和局限性第三节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从 18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18 世纪末至 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天体演化的“星云说” 。地质“渐变论” ,电磁场理论,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化学成就 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和物种进化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

13、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 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康德关于空间与时间、物质与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哲学思考 赫尔德发展了自然界演化的思想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思想,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P.40P.43)思考题 1、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4、和系统自然观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自然科学的起点: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1、现代自然科学革命 “两朵乌云”: “以太漂移” 相对论 黑体辐射 量子论2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1) “以太漂移” 与相对论 1887 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风的存在,证实了光速不变。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运动物体中的电动力学的论文,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扬弃了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观念,揭示了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2)黑体辐射与量子力学 黑体辐射研究:维恩公式

15、:不适应长波、 瑞利金斯公式:不适应短波 “紫外灾难” 1900 年 12月 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3)分子生物学 20 世纪 40年代,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用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的克里克发现了 DNA双螺旋结构43系统科学 20 世纪 40年代兴起“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科学。控制论: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控制论是最早把对象作为系统考察的学科系统论:加拿大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建立 机体系统论 1948 年 一般系统论信息论:美国数学家申农建立 系统科学 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处理这类对象的科学。4、系统思维方式(P.50) 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基本思路有四点(P.50-51)第二节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1、 “生态危机”的概念 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