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登场.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2164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后”登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0后”登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0后”登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后”登场.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0后”登场2006年是一个特别之年。这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而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民中的第一批,简称“90后”,要满16周岁了。他们将在未来的现代化关键时期,成为中国的主人翁。法律规定: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关于90后的一些故事,也许已有人听说过了,也许有人还根本没有注意到。但不管怎样,他们要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开始宣告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强者?乐观?真挚吴子尤,1990年4月10日出生。2004年的2月,子尤曾对妈妈说,他希望有一个传奇的人生。但没想到一个月以后,一个肿瘤就逼着他提前去实现这个心愿。子尤

2、患的是“非精原性生殖原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可当很多人都为他惋惜甚至伤心时,子尤却开始了另一种人生。2005年7月7日的南方周末刊载了子尤对学者周国平著名的妞妞一书的评论让我心痛的妞妞和,以一个跟妞妞同年同月同日生且同样深受病痛折磨孩子的身份,诘问了成年人“习惯成自然”的思考方式。当月,子尤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谁的青春有我狂。他在书的前言里写下“狂言”:“20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女的只有一个,张爱玲,男的就是我,子尤。”再后来,李敖9月来访,特意探视了这个给他写去长信说“欣赏他但不崇拜”他的90后孩子。子尤并不认同媒体“李敖探望病童”的说法,“我和李敖不是探望与被探望的关系。我和他

3、是强者对强者、高山对高山。”通常,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孩子还能继续写作,甚至写出一本书的事例,人们习惯用“身残志坚”来形容和赞美他,但即使是在这么一个已经随处可见个性张扬的年代,子尤的行为却没有获得欣赏,倒是惹来了一些人的反感:“这孩子,实在是太狂妄了。”对此,子尤特别委屈,他对?望东方周刊说,“把我说成什么都行,说我爱笑、爱哭、爱闹都没问题,惟独这个狂,我觉得我并不是他们认为的那样。”而一眼相中子尤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也认为一些人误解了子尤。“要说子尤的狂,其实是他不拘形式、不拘内容来展现自己真实的灵魂,是一种自由的表达而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种自我中心。”其实,这个儿子让母亲柳红最骄傲的一

4、点反倒是“心性很平和,很善良。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熟悉子尤的人都知道,他是以怎样的乐观心态面对严酷的现实。手术室里,他忍着痛向周围的人露出微笑,并一直拿着一面镜子观察伤口;他的病房布置得色彩缤纷,挂满他心爱的电影海报;妈妈告诉他,同学们在为他的病担心,说到一位女同学伤心的表情时,他会兴高采烈地手捶着床大声喊道:“呵呵!这个我爱听!这个我爱听!”手术那天,他还特意请求母亲身着盛装,以最漂亮的形象出现在医院。“我一直都是特高兴的。”子尤对?望东方周刊说,“生病也能成为一个财富。我经历和感受这么多东西,可能是别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和感受的。我的写作水平飞快增长,思想也有巨大的飞跃。另外,如果没有生病,

5、书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出了。”说这话时,子尤略微细弱的声音中带有一种自信与达观。“一次大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子尤就是这样用调侃的语气概括自己生病的经历。在子尤的书里,有随笔,有诗歌,有影评,有剧本,有班级里的小笑话,也有面对生命尽头的大思考,字里行间透露出纯真和清澈。难得的是,它们完全是属于子尤自己的文字说不上多么成熟或优秀,却是少年心灵的真实表露,没有刻意的模仿、矫饰、拔高或假装。子尤说:“我现在就是全情投入。时间很宝贵,我过得也很充实。”早熟?务实?奋斗1992年2月12日出生的胡丁琦,在两岁的时候,音乐才华就

6、有所显露听了莫扎特的奏鸣曲,她可以把带有三个降号的E大调的旋律准确地唱出来。“这么复杂的曲目唱C调就不容易了。”她的父亲胡东振说,女儿的天赋令他惊喜不已。热爱音乐的他决断地为女儿作出了学钢琴的选择:“作为爱好的话没什么意义,要学就学个专业出来。”在这条异常艰难的道路上,父亲的孤注一掷,让小丁琦以数倍于同龄人的速度变得优秀而且成熟。2005年10月,她在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夺得四项冠军及两项亚军。这是该赛事有史以来所产生的个人最好成绩。胡丁琦出名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她的名气不仅体现在辉煌的成绩上,更来自于一则被频频转载的新闻报道400个耳光打出钢琴才女。据胡丁琦回忆,从小到大,她印

7、象最深的事就是挨打。“六岁那年,有一次我没弹好琴,我爸从脚上把拖鞋拿下来甩到我脸上,我脸上都有拖鞋的印子。那次很刻骨铭心,以后就不敢不听话了。”九年来,为了给丁琦找个好老师,胡东振夫妻省吃俭用,并辞去了工作,举家从沈阳搬到北京,再搬到深圳。学琴的费用一小时就是五六百元。“别说五六百,再高他们也会付的。为省钱,他们俩不合得去看病。”胡丁琦一脸平静地告诉?望东方周刊,然后她又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但要说现在,我很感谢父母,如果没有他们逼着,我可能不会自觉地去学这些东西。”实际上,小小年纪的丁琦已经非常认可父亲一代的“游戏规则”:“今天我打你,明天你就会感谢我。”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胡丁琦的生活变

8、得相对单纯。她几乎没有节假日,不上学的日子,每天要花七八个小时练琴。她的课外读物主要是音乐随笔、音乐家的传记。父亲不让她买电脑,她就在学校或同学家上网,查查资料,听听音乐。她不打游戏,也不上网聊天。“我打字速度很慢,很少有人愿意和我聊。”丁琦说。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琴呆子”,也不认为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丁琦说,同学喜欢的画画、唱歌、跳皮筋,踢毽子,她都喜欢;她也很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事情,经常看新闻,以及一些历史书。“惟一不同的是,我有一个专业,这个专业需要花很多时间,这个时间让我放弃了许多玩的快乐。”为了专心练琴,胡丁琦还害得全家都没电视看。有一阵子,父亲甚至把家里的电视天线也拔了。在

9、父亲近乎残酷的“成功教育”下,胡了琦很快蜕去了孩子的贪玩和幼稚,变得特别成熟懂事。比如在买电脑的问题上,她说:“电脑会让我分心的。我这个年龄的孩子不是工作者,有了电脑以后不是拿来工作,而是去玩。”对丁琦的懂事,许多同龄孩子的家 长羡慕不已。“他们经常拿我和他们的孩子做比较。”丁琦说,“我也觉得现在深圳的这些同学阅历不足。他们从小一直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很少了解外面的人和事。他们不知道这么多人拼命学习是为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样生活,所以他们现在的学习是在熬煎时间、打发时间,浪费时间,我觉得很可惜。”她像大人一样评论着自己的同学。对于父亲为她选定的这条目标明确的人生道路,丁琦相当满意。“首先

10、要有目标,然后才会为它奋斗,这样生活就变得有意义,就不会让自己放松下来。”关于挑选朋友的标准,丁琦非常肯定地说:“我交朋友,必须他的各方面都很优秀,因为我和他在一起时我能向他学习,我能得到长进。”而当记者随意地问起丁琦:“你还看童话吗?”她的回答是:“童话只是让自己消遣、打发时间的。幼稚的时候必须读这些东西,但经过成长和学习,脑子灵活之后,会觉得这些东西很虚构,不现实。这也是我爸不让我看哈利?波特的原因。他怕我看了太多不现实的东西,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人就不那么务实了。”今天的胡丁琦是个相当出色的孩子,不仅钢琴弹得好,文化课成绩也在班中数一数二,再加上她体恤父母、待人随和、谦逊勤恳,这些足以成

11、为大多数家长继续对孩子施以严格“成功教育”的动力。确实还有更多的像胡丁琦这样出生于90年代后的孩子,被这样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改造”着、催熟着,也接受成人们为这个社会制定的规则。而在家长的喜悦之外,旁观者也有些许隐优。“邪童”?老练?智慧超级自信,冷静而犀利的智慧,令人吃惊的过度成熟以及顺从功利规则的“分裂式”成长,这一切,似乎在这个社会中十来岁的孩子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发现。在上个世纪末,敏感的日本人就对这些幼小的孩子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直觉。在诸多的日本小说、漫画、游戏中,某个高智商帮派的首领,某个高科技组织的头目,或者某一个绝世高手,最终竟被不约而同地设定成一个幼小天真的孩子。比如,富坚义博的

12、猎人,浦尺直树的怪物,以及最新一辑的。人们总是容易因为他们孩子般的样貌和笑容而失去戒心和防备,但正是这些看上去脑袋硕大、身体孱弱的孩子,却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手段在刹那间给出了有力的一击。当然,这些都只是虚构的故事,无法推及现实。但有趣的是,2005年初,出生于*年自称是“泛90年代”的蒋方舟出版了她的邪童正史。这个曾在几年前肆无忌惮书写自己生活而声名大作的16岁女孩,写完“发育”,写完“恋爱”,这次又自比“邪童”登场,仿若顺应了漫画里的想像。但事实上,“邪童”,在蒋方舟诠释的概念里,也许并不是大多数成年人所认定的贬义词,那只是一个带着老练的眼光无奈而玩笑般地看着世界变化发展的孩子,就像她身后的9

13、0后这一代人一样,没有恶意。还是用文字来说话吧。蒋方舟的书中,充满了类似下面这样的语句:“我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早熟。早熟的苹果好卖。”“因为我是组长,所以有犯法的权力,就可以看别人的作文。”“我们同性恋了吗?还没到生米煮成熟饭吧。”“老师跳舞,脖子就是僵硬,但还是不知好歹地往前冲我们不敢笑,从节目一开始,我们就已经把手举起来,准备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即使天塌下来,规矩依然照旧。”“宇文宇下车后,我忧心忡忡地问他:就俺们两个?孤男寡女的?宇文宇答道:哼!我们又不发生性关系!”“说说我的生死观:虽然我很佩服那些活了一百多岁不死的人。但老得实在没风格的,我也不太欣赏。”她还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唐老师常常与

14、唐夫人在路上散步,还推着一个小车,里面装着个小弟弟。赵美云,冯胖胖,我,争着跑上去,逗小弟弟:“哟,好好玩呀!“哟,好可爱呀!“哟,好漂亮啊!唐老师和唐夫人走远了以后,我们纷纷对小弟弟说三道四:“发现了吧?他有点对眼!”“嗯,还留了一撮毛。”“跟我们班宇文字一样的!”“好看吧?”“不好看!”对蒋方舟现象的评论有两种:一种认为,她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空间,毫不虚饰地表达了新一代人的真实想法。她代表了求新、求变的趋势,青春是好的,年轻是好的,这是社会和文化的进步方向。另一种则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更为剧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容易不假思索地认为凡新的都是合理的、正当的。以“时代”的名义,缺乏理性地、近乎本能地“拜新”,这是一种病,是一种毁坏文化的逻辑,因为文化绝不仅仅是变,它还是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