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6832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全国公共图书馆也随着社会发展逐渐重视、发展、利用起来。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作为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也应同时发展,成为服务各民族的文化大餐。我是一名工作十年有余的少数民族图书馆馆员,也想看到少数民族的文化更多更好的服务大众,就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关键词:少数民族;云南;发展;图书馆说起图书馆,大家都知道是公共文化场所,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书刊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说起少数民族图书馆大家就不太熟悉了吧。

2、一、提到少数民族图书馆先说说我国的情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在祖国的边疆,主要分布在高原、草原、山区和高寒地带,形成了地域广大、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高水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基本处于前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导致经济结构复杂,发展极为不一衡,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及资本主义制并存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形成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处于原始社会或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少数民族图书馆更无从谈起。少数民族与汉族大杂居

3、、小聚居、互相交错,在共同生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不仅用其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共同创造了中化文化史。云南养育着26个民族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确实值得人们给予它更多的关注与想往。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为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通过对老解放区的图书馆巩固、发展,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各级图书馆进行大力改造,组建了一批新型的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这期间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民族学院图书馆、随后八十年代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等一批民族图书馆建成、发展起来。九十年代末我有幸成为的一名大学生在云南民族学院图书馆学习生活过,获得知识、学会技能。三、从学生时

4、代到图书馆馆员近二十年的学习、工作生涯中,不断获得信息知识和自动化技术的感染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汲取少之又少。是我不感兴趣吗?还是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学习宣传提供的机会不够充足呢?好像都有,好像政府也不是鼎力挺之!记忆之中,大学时代学校仅组织过两次参观少数民族博物馆,看到展出的鲜艳热烈绣花民族服饰、精美的手工制品、佩带银饰品、各种形状的民族文字和古老的生产生活使用工具有着一点或深或浅的记忆;再次就是学生时代学生自发组织参加的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回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热闹以外,再也没有让我记忆犹新的事了。四、少数民族图书工作是一项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5、,必须广开渠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如果认真观察一下西方的好莱坞大片,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节日文化对全球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在这些文化作用下衍生的各种社会思潮、商业价值甚至政治利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发展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部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特色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产业价值一定是非常巨大的。民族历史、宗教文化、语言文字、民族歌舞、民族服饰

6、、民族风俗、民族医药等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省级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云南省图书馆,为有效的保存和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加强地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交流,传承地区文明,更好地服务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收集整理和保存了各种地方志、民族志、乡土志、山川志、地名录等历史性资料;地方出版物和历代云南本地各界名人资料和云南少数民族文献资料。为让大众便捷使用地方文献资

7、料,服务工作由只能限时限地阅览,增加到提供大部分文献外借服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服务增加了地区性和特色性。虽然地方文献阅览室借阅图书中也收藏保存有一些记录少数民族资料的图书,它们大部份时间只是作为文献载体静静的躺在书架上,民族特性没有最好的展现出来。少数民族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资源,不仅对各民族政治历史和社会文化演化、变迁过程的客观描述,还展示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绵延不绝的特征。只有更深刻认识少数民族文献的真正价值,才有可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少数民族图书馆工作;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结合本省本馆的实际情况,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积极拓宽思路

8、,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大力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开辟少数民族图书服务区域,按各少数民族族别分类、整理、摆放各民族自己的一切文献,要查找某个民族的文献和相关文献,在同一地方轻而易举就找到所有资料;现在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同一民族的历史地理、语言、舞蹈资料分别要到K类、H类、J类书架寻找,增加了查找资料的时间和难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渠道,不断丰富传播形式,积极搭建社会团体交流平台,在广泛举办的各种书画展、工艺品展、文化大讲堂、技能培训班、调研等多种形式活动中,增加少数民族内容,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向社会公众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和优秀成果,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南少数民族罕见的土司制

9、度,虽成为历史陈迹,但它毕竟在云南施行了六百多年。影响深远,文化底蕴丰厚。成了人们认识云南民族文化,振兴云南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丽江的纳西族木氏土司衙府成为丽江古城标志性建筑,是丽江人民的共同财富,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研究土司文化的实物资料;各少数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种类繁多,品系齐全,展现了“十里不同风,百寨不同俗”的民俗文化,对各民族生产、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溢彩的民族服饰文化、诱人的民族饮食文化、古迹丰厚的景观文化、治病救人的民族医药文化等都是我们值得重视、发展和利用的少数民族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属于个人问题的婚配现在成了当今的社会问题,各种电视相亲,父母相亲大会占据媒体一

10、角并越演越烈的时代;我们的少数民族在勤劳、勇敢的劳动之余,在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里歌为媒、舞台为伴、小礼物为聘礼,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浪漫定情,如:彝族的吃花酒、瑶族的歌堂会、哈尼族的六月节、普米族的转山会等各种节日中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少数地区民族图书责无旁贷,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地域风貌、社会风俗、发展成就和未来前景,更好地展示新时期各民族新风貌、更好的满足国内外读者的需求,大力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参考文献:1程亚男 公共图书馆?在场的力量民间图书馆兴衰之启示,2012,(Vol.35.No2)3-18.2包和平. 坚守与超载?D?D关于图书馆学的新思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77-166.3张保华. 云南民族文化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353.4黄建明 邵古.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与发展报告:1982-2012.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3-23.作者简介:刘静(1977-8),女,馆员,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