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历史元月双周练习.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6831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三历史元月双周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高三历史元月双周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高三历史元月双周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高三历史元月双周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三历史元月双周练习.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 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汉帝国的结构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2、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3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B. C. D.4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

3、问题。”据此说法,下列不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四大发明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任何科技发明的结果都是有益的 四大发明自古以来享誉世界A. B. C. D.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说:“宋代绘画风格与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的艺术相比,对我们来说完全是近代的,整个宋代对艺术的态度基本上是近代的。艺术不再是宗教的婢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宋代文人画多是世俗艺术作品 B.宋代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抒情写意C.文艺复兴时的艺术依旧带有宗教色彩 D.宋代绘画体现了中国画“画中有诗”的特点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

4、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B. C. D.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8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中体

5、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9“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认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下列人物中对宙斯威胁最大的是A.彼特拉克 B.牛顿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10“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为了防止A.城乡差别的扩大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6、1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手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121924年,苏联的消息报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外交人民委员的办公室外,西方外交官们为第一个入内而挤成一团,手里都举着一份承认苏联的文件。在不远的街角处,身着星条旗衬衫的山姆大叔探头探脑地向这边望着。该漫画揭示了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政权巩固C.苏联建成了

7、工业国 D.苏联渡过经济危机13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的“变革”和“再生”主要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经济”的出现 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A. B. C. D.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 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D.“依法治国”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15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

8、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

9、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17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A.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D. 美苏争霸的背景是关键因素182010年11月23日,朝鲜韩国在延坪岛海域相互炮击。此后美国韩国日本举行多次军演,半岛局势持续紧张。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朝鲜半岛便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自二战结束以来的60多年中朝鲜半岛的分裂由美苏占领区发展而来在“冷战”阴影下朝鲜半岛分裂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背

10、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A. B. C. D.19有人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终于形成 B.美、日、俄、欧、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C.世界开始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D.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20“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

11、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4分)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

12、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材料三 英国国会1836年批准建设新铁路,到1855年其铁路总里程已达12960公里。运河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第一条运河,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材料四 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

13、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影响农村,城市的比较利益的优势也诱导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材料五 1860年-190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上升到396%,这一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美国城市化也面临者一些问题,工业资本按照自己的想象建设了全新的城市,没有规划,管理混乱;杂乱无章的城市管理加剧了城市建设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城市人口拥挤,房屋建设简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如室内照明,通风差;许多地方缺少排污系统又无污物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横流。恶劣的环境导致霍乱、伤寒四处蔓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主要功能。(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3分)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五概括在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哪些问题?(4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22(13分)近代以来,如何看待中西文化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