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冲刺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6536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静宁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冲刺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静宁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冲刺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静宁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冲刺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静宁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冲刺 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逐渐向外扩展,C选项

2、符合题意。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的说法错误,当时周王朝在地方实行分封制,不属于集权统治,A选项排除。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春秋时期属于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战争,D选项排除。2.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A.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B.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C. 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D. 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

3、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儒者实现

4、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B. 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C. 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D. 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答案】D【解析】【详解】由“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可知宋庠的诗作,表现出典型的“即物观理”式的人生思考,这与理学家“格物致知”探寻天理的方式一致,将理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其诗歌创作领域,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诗词体现出的鲜明的理学倾向,A、B、C三项中“以期提高政治素养”“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材料均未体现。4.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除对六部进行科抄、科参(均指稽察各部事务)外,还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

5、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据此可知A. 内阁学士形同虚设B.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C. 皇帝直接掌管六部D.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具有规谏和封驳之权,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六科给事中的职能,并未涉及内阁学士;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六科给事中的职能,并未涉及六部;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是明朝六科给事中设立的影响,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六科给事中的设置能够对皇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6、,并非重在体现皇权专制的强化。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对答1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对答2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C.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可知,李鸿章利用条

7、约来维护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李鸿章利用万国公法维护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B错误;中日利益的冲突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并非观念冲突,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6.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这反映出康有为A. 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B. 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C. 积极策划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D. 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答案】A

8、【解析】【详解】材料“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反映了康有为主张君主将权力下放于民以巩固统治,这仍然体现了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立宪制,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限制君权的信息,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分权政治体制,故D排除。7.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A. 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B. 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C. 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D. 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

9、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指的是二战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故C项正确;这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不是前所未有,中国古代的外交主动性更强,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 并不代表中国就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美苏才是新的国际秩序的真正缔造者,故B项错误;反应式外交是消极被动的外交,主要以防范姿态主导外交行动,这和国家实力密切相关,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近代史上中国外交一直没有脱离反应式外交,故D项错误。8.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

10、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企业数量合同金额(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比例1991173513.909.5219926430554321.7819931094599.0365.60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C. “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D.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92年和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与1991年相比有大幅增长,这主要是因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错误,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于1979年;B选项错误,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于1987年;

11、C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成型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在,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懂得人的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反映了当时希腊A. 民主思想盛行B. 孕育人文主义精神C. 宗教信仰淡薄D. 盛行理性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神与人同形同在,既有人体态美,也懂得人的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可知反映了希腊孕育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项;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在并没有体现民主思想的盛行和宗教信仰淡薄,故排除A、C项;理性主义盛行于启蒙运动时期,在题意中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10.小铁

12、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 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 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 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D. 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美国的联邦制原则,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牌照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交通秩序;C选项错误,在美国,联邦制下,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只是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D选项错误,材料中各州牌照各具特色,但不能反映相互制衡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1.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

13、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加以利用。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该作品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 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19世纪30年代”“为他的财产而来”“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中可以看出,欧也妮葛朗台刻画了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求,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这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对资本主义政治腐败的批判,故A项排除;材料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而不是专制体制的

14、腐朽,故B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世纪30年代”“为他的财产而来”“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12.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A. 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B. 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C. 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D. 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因

15、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而不能说彻底抛弃,如材料中说对国有企业部分实行私有化;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政府解决“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不能得出平等的价值理念;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二、材料阅读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