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6407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1.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期末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表明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唐代人们的观念认为,做下级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强;而宋代则是重文轻武,

2、不以从军为荣,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而是强调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而是强调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2.伯利克里曾自豪地说:“我们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 法律至上

3、B. 实行直接民主制C.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D.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解决私人争端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法律至上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与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法律至上的特点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分权制衡的特点,而是强调法律至上,排除C。D项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与材料强调法律至上的特点不符,排除。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

4、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 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 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的有关概念。首先要弄清楚罗马法两个不同的划分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罗马法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与脉络。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是典型公民法,A正确

5、;万民法是成文法,B正确;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D项正确;而习惯法到成文法主要原因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公民法到万民法主要原因是罗马的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都是罗马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说法错误的是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成文法4.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

6、退D.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议会解散后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制下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故C项正确;英国是君主是虚,立宪为实,故A项错误;英国首相无权解散上议院,故B项错误;英国国王没有制约首相实权,故D项错误。故选C。5.2017年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由此可见,美国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B. 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C. 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D.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原则是三权分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总统与法院之间的制约。所以从题意可得出D选项正确。A项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是制约平衡,没有大小之分,因此错误。总统只是行政权的执掌者,在三权分立的原则下没有国家权力的中心,B项错误。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所以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政治运行的特征,掌握分权制衡这个特点,问题就很好解决。6.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一“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8、. 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 “民意”指反对蒋介石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 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等,“得人心者得天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蒋介石的失败不具备历史必然性,这也不是“天意”。这主要是因为的腐败造成的。所以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7.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A.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

9、表达爱国情感B.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C.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结合材料可知学者梁漱溟同情支持五四运动,但对学生的不理智和不依法爱国持反对意见,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故答案为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要维护北洋政府的法治统治,C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行动,D错误。8.“共产党宣言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对某些

10、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它的作者被当成救世主加以欢呼,或者当成人类的害虫加以谩骂。”导致“某些人”与“另外一些人”看法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 评价角度不同B. 阶级立场不同C. 知识层次不同D. 理论依据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工人阶级提供了斗争的理论武器,抵制资本家的剥削,“某些人”与“另外一些人”实质上反映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反映评价角度的不同,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材料中“某些人”与“另外一些人”的知识层次,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某些人”与“另外一些人”

11、的理论差异,排除。9.邓小平曾说:“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该言论主要强调A. 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 “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C.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D.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央也要管理香港的事务,体现了“一国”才是“两制”的前提,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一国两制”理论并未遭到质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根本就不是材料所强调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材料不是强调香港的高度自治权,而是强调香港高度

12、自治之下仍然要接受中央的管理即“一国”是“两制”的前提。10.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 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美苏双方为争夺世界霸权斗争不断,材料信息表明双方在争夺中相互妥协与克制,故C项正确;美苏双方在争夺中均极力维护自身利益,A项错误;美苏双方争夺中出现了全面对抗的“冷战”和局部地区的“热战”,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中局部地区“热战”不断,D项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13、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1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 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十三”“身上装扮”“床上装饰”可知,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的程度。材料并没体现到A、B。在汉代占主

14、导地位是官营手工业,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的发展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考生在高考中必备的能力,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

15、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支撑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形态是封建自然经济,而哥伦布的航行虽然是封建王室的支持,但支撑其远航的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故选B。考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点评: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线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从背景看,西欧在 15世纪已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快速发展;而同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从目的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而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还恢复了朝贡关系。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政府造成巨大负担,后来因国力衰退而中止。而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人类历史的大转折,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它还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