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重点高中高二化学联考 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6218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吉安重点高中高二化学联考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吉安重点高中高二化学联考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吉安重点高中高二化学联考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吉安重点高中高二化学联考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吉安重点高中高二化学联考 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吉安市重点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5月联考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Mn55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B.自来水含“氟”时不能饮用,因为氟对牙齿、骨骼等有害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t2、Cu2、Cd2、Hg2等D.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可以获得NaCl、Br2

2、和Mg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 CH2Cl2中所含CCl键的数目与22.4L HF中所含F原子数目相等B.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一定为0.1NAC.1mol 过氧化钠分别与足量CO2、S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D.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1.2NA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 B.羟基的电子式:C.CCl4的比例模型: D.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中性溶液:Na、Fe3、

3、Cl、NO3B.NH4、Na、NO3、SiO32C.麦芽糖溶液中:SO42、MnO4、K、H可以大量共存D.0.1 mol /L NH4HCO3溶液中:K、Na、NO3、Cl5.据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有(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合成纤

4、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A.2句 B.3句 C.4句 D.5句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的预测、实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的预测实验解释或结论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的浓度小B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O)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BaSO3溶于稀盐酸C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 /LNa2SO3溶液pH约为10,0.1mol /L NaHSO3溶液pH约为5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D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和Na2SiO3溶

5、液中分别滴加3滴酚酞溶液,NaNO3溶液为无色,Na2SiO3溶液变成红色非金属性:NSi7.A、B、C、D、E、F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D、E同主族,C、E同周期,A的核电荷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D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于制不粘锅的保护膜,B、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C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D的单质可与水反应置换出F的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EFDCAB.含氧酸的酸性可能为:BEC.A、B、F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命名为2,3二甲基1丙醇 B.化合物不是苯的同系物

6、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D.除甲酸外的羧酸均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B.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HSO3OHSO32H2OC.Fe(OH)2溶于稀HNO3:Fe(OH)22HFe22H2OD.H218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218O22MnO46H518O22Mn28H2O10.工业上可利用如图所示电解装置吸收和转化SO2(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B.B极区吸收5mo1 SO2,则A极区生成

7、2.5mo1 S2O42C.B极区电解液为稀硫酸,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增大D.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SO322e4H=S2O422H2O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c(Na)c(A)c(B)c(OH)c(H)B.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C.用0.0100mol /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 /L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3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D.图4表示在N

8、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12.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抗衰老、降血脂等一系列很好的药理功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茶多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数目有( )1mol 茶多酚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6mol Br21mol 茶多酚与足量的Na2CO3溶液反应放出4mol CO21mol 茶多酚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0mol NaOH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缩聚反应已知茶多酚易溶于水,是因为能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2个 B.3个 C.4个 D.5个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 L1pH为4的NaHB溶

9、液中:c(HB)c(H2B)c(B2)B.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和H2SO4溶液、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不相等C.常温下将浓度为0.1mol L1的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溶液中c(H)/c(HF)的值始终保持增大D.常温下0.1mol L1的下列溶液NH4Fe(SO4)2NH4ClNH3H2O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4.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甲(S表示溶解度)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ABB.图乙表示25时,用0.1mol L

10、1盐酸滴定20mL 0.1mol L1NaOH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根据图丙表示Al3与OH反应时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Al3D.根据图丁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015.下列有关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A戊烷3种BC8H10中属于芳香烃的有机物3种C分子式为C4H10的一氯代物4种DC5H12O中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有机物4种16.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二氧化硅(碳酸钙)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硫酸铜溶液(硫酸铁)过量

11、铜粉过滤C乙醇(乙酸)生石灰蒸馏DSO2(CO2)碳酸钠溶液洗气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7.(5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红磷与白磷 与CH3COOCH3与CH3CH2COOCH3乙醇与二甲醚(2)按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CH3CH(C2H5)CH(CH3)2: 。: 。18.(13分)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H2将NO还原为N2。已知:则氢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在5

12、00下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压强为p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Kp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反应进行到4min时,v(正) v(逆) (填“”“”“”或“”)(3)甲醇作为一种燃料还可用于燃料电池。在温度为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中用甲醇、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作反应物,镍作电极,用Li2CO3和Na2CO3混合物作电解质。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19.(13分)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可用作还原剂、沉淀剂等。某校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利用C2H2气体制取H2C2O42H2O。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的同学以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及Ca3P2杂质等)为原料,并用下图1装置制取C2H2。电石与水反应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