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2896027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K 教育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1869 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例: 煤燃烧、铁

2、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 会”“能”“ 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课题 2 化学是一门实

3、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OK 教育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OK 教育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3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OK 教育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氧气- 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4、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OK 教育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 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点一、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即: 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 1

5、-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在广口瓶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滑)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步骤:先把试管斜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在细口瓶1、

6、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OK 教育标签正对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倒(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 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 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倒放或平放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必用水冲冼。3、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

7、量筒和胶头滴管,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 : 量筒要平放,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大仰小。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四、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 2/3,也不少于 1/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

8、止OK 教育爆炸)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2、加热注意事项: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要先均匀受热, 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1/3 处,从管底套上取下。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成约成 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

9、皿、燃烧匙。 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要垫石棉网。五、 固体试剂的称量(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 0.1 克)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 左物右码 : 物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游码读数若左右放颠倒了:物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可放在干净纸上或烧杯中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六、仪器装置的连接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者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把玻璃管先润湿,然后对准孔

10、稍微用力转动。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把橡皮塞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塞OK 教育子(容易压破仪器)。七、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双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或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如果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双孔胶塞与锥形瓶:用弹簧夹夹紧出气胶管,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直至长颈漏斗与锥形瓶的水形成液面差(液柱),且液面不下降,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八、仪器的洗涤: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 课题 1 空气 知识点1、空气

11、成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 1/5。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OK 教育(1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2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 体积。(3 )实验结论: O2 约占空气体积的 1/5,可支持燃烧;(4 )实验注意事项:A、装置不能漏气;B、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红磷要过量;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5 )实验探究:液面上升小于 1/5 原因:A、红磷量不足,

12、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 、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液面上升大于 1/5 的原因:A、弹簧夹没有加紧;B、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6 )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2、混合物和纯净物(1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

13、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3 )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OK 教育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4、保护空气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3、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4、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5、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14、5种。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OK 教育6、酸雨的危害:腐蚀建筑物、雕塑;使土壤、水质酸化,使植物生长不良;危害人体健康等。课题 2 氧气 知识点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压强为 101kpa 时,氧气在 -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 -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OK 教育H2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

15、的火焰。CO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氧”指氧元素,不仅指“氧气”,“氧气” 属于“氧” 的一部分 ;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但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OK 教育(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16、。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4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5) 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都放热课题 3 制取氧气 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OK 教育(1)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装置,操作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相同,只是管口不用棉花。(2)排水法收集气体(适宜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时: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口就行。(目的是方便水下容易取出集气瓶)向上排空集气法(适宜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向下排空集气法(适宜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