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升级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5125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升级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升级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升级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升级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升级 1.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升级试题(普通班,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了A. 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B. 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 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D. 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最近的亲人、第二重要的亲人”等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近远疏划分的,也就说明了宗法制

2、、宗法观念影响了亲戚观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亲戚观念的形成而非亲戚体系较为庞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涉及男尊女卑和宗族凝聚力的问题,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A. 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B. 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C. 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D. 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的准则,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强化等级观念,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A项正确。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

3、工具,而不是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排除B。礼乐制度是强化等级观念,排除C。题干强调礼乐制度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而不是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即可知道答案。3.一位古代学者论及某一官职时说:“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符合这一标准的官职应该是A. 秦朝的丞相B. 西汉的尚书令C. 北宋的枢密使D. 明朝的首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可知是丞相,位高权重,故A项正确。西汉尚书令与

4、材料“论列百官之长”不符,排除B。北宋的枢密使负责军事,与材料“论列百官之长”不符,排除C。明朝内阁首辅的地位,与材料“论列百官之长”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4.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A.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B.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C. 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D.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设附

5、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该现象反映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项正确。刺史制度的设置加强对地方监察制度,与题干的附益之法无关,排除A。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与题干的附益之法无关,排除B。题干强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没有涉及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附益之法”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 传达皇帝旨意B. 参与行政决策C. 总领全国政务D. 负责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根

6、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6.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B.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C. “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D. “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

7、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领事裁判权的丧失,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故C项正确。A项为南京条约中开放五口为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B项为利益均沾原则,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国一律均沾。”,排除。D项为为南京条约中的内容,体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人权的重视,与材料无关,排除。7.“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指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

8、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胜利,在东亚确立了新的格局,确立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鸦片战争未确立新的东亚国际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和新的东亚国际关系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未在东亚确立了新的格局,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关系。8.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特别是美国人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有数十人。这一现象说明A. 中共领袖人物独具个人魅力B. 中共抗日主张得

9、到普遍认可C. 中共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友人同情D. 中共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外国人涌入延安,更多表达的是对中共抗战的一种同情、敬意、支持,说明中共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D项正确;中共领袖人物独具个人魅力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普遍”一词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国际友人同情不是材料现象主要原因,C错误。9.有学者指出,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该学者意在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A. 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B. 具有重要地位C. 暴露了军队腐败的严重D

10、. 战略战术失当【答案】B【解析】“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说明作者对于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持肯定态度,B正确;国民党抗战并没有阻止日军的进攻,A错误;国民党腐败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D中战略战术不符合题意,排除。10.近代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给清政府造成了巨大打击,加速了它的衰落和败亡。在此意义上,太平天国运动A. 标志着旧式农民战争的结束B. 标志着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C. 削弱了清朝政府的集权统治D. 具有了工业文明的时代气息【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太平天国起义给淸政府造成了巨大打击,加速了它的衰落和败亡”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他

11、对清王朝的实力的削弱,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是旧式的农民战争;B选项错误,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是辛亥革命;D选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11.有人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此人认为纪年改革A. 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B. 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C. 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D. 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可知皇帝制度的推翻推动了纪年改革,故A项错误;纪年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推动了转型,而不是实现了转型,故B项

12、错误;根据材料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可知作者认为纪年改革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纪年改革并不能消除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故D项错误。点睛:对材料“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的理解就可以得出纪年改革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一规定反映出A. 议会主权至上B. 分权制衡的原则C. 人民主权至上D. 政府权力过于分散【答案】B【解析】 由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议会高于政府和法院,故排除A;人民主权至上

13、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政府权力过于分散,排除D。13.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A.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B.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C. 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D. 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答案】C【解析】“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等字眼体现的是长征后共产党进行北上抗日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只能使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矛盾加深而不是矛盾明显缓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消除”二字,说

14、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长征也未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选项D说法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当今历史试题备选项中的陷阱越来越多,当剩下两个选项无法选择时,就要比较每一个选项之间的的关系了。因为目前现行的每一道选择题都是最佳选择题。例如,选项与选项之间是否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是否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有的选项说法自身就是错误的等。14.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5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B. 民主独立,思想解放C. 独

15、立领导,武装斗争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日军占领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实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统治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主自由。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装割据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尚未实现人民主权,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这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民主政治,思想解放不是这两个“解放区”的含义;C选项错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5.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共同纲领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A. 缺乏变革的创断性B. 具有历史的延承性C. 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D. 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干中“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表明了它具有创新性,故A错误。 从题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