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3400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 修 二第九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7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应用1】 (2009济南模拟)观察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 (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答案 C【应用2】(2009青岛模拟)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答案 B【应用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

2、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答案 A 信息解读(1)本史料为文物图片材料,图片中的实物为文物,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价值。(2)本史料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的水平和样式;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手工业中的冶铁水平和铸造技术。 (3)“穿有鼻环的牛尊”是我国春秋时期用牛耕田的有力物证。(4)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比春秋时期的农具在制作上明显精巧了许多,反映了冶铁技术的进步。 史料应用(1)史料一说明我国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 和 ,它们的使用有什么意义?(2)史料二中的生产工具与材料一相比又有了哪些进步?答案 (1)铁农具 牛耕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3、,有利于土地开垦和水利的兴修,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分封制的崩溃。牛耕的使用,也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春秋时期的铁锸笨重、粗糙,战国时期的铁口犁比较光滑、锋利。 大题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黄绢已成空 图四 北京天坛祈年殿皇帝祭天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并祈祷五谷丰登(1)根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简述小农经济发展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提示:图片中的“耕”“织”信息反映出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举措”要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制约”小农经济的条件也就

4、是它的弱点。)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提示:“新型经济”应当是不同于自然经济的,但又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明清城市经济的突破性在于它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材料三 这两幅选自曾经来华游历的英国建筑师设计家Thomas Allom(18041872)的画册CHINAILLUSTRATED(1

5、8431847,伦敦)。画册出版后在近代西方颇具影响,被视为了解神秘中国的一扇窗口。(3)两幅画透露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些特征?西方人能从中了解到中国怎样的风土人情?这位建筑师所画的中国建筑有什么特色?(提示:“特征”要从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方面概括;“风土人情”和建筑“特色”要从图片中提炼信息。)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英国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

6、没。”(4)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指什么?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人们感到切肤之痛”的最典型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你认为马嘎尔尼的感慨符合历史实际吗?为什么?(提示:解答本题注意中西对比,联系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自主解答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祭祀农神,祈祷丰收,修建水利工程等。过分依赖自然,生产技术简单,天灾人祸。(2)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清明上河图、“瓦肆”、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鸦片输入、社会稳定等,清朝统治出现危机。风土人情:城镇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人们的发型、服饰奇异

7、;生活节奏缓慢。建筑特色:高墙深院、土木结构、雕梁画柱、布局整齐等。(4)封建经济繁荣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西欧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却长期延续。符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影响。一、选择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回答15题。1.“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诗句中的“火耕”方式产生的作用是 ( )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加快 人地矛盾有所缓和 自然生态平衡有一定破坏A.B.C.D.答案 D2.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器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

8、的演变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答案 A3.管子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试诸壤土。”说明当时常用的劳动工具是 ( )A.骨耜 B.铜耒 C.铁锄 D.耧车答案 C4.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B.井田制瓦解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答案 A5.耕织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图中所显示的犁最早应出现于 ( )A.唐朝B.清代C.战国D.东汉答案 A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9、它重视水利兴修和精耕细作。回答67题。6.(2008北京文综)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答案 A7.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答案 C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领先世界。回答810题。8.右图是哪一手工业部门的生产工具 ( )A.青铜

10、铸造业B.冶铁业C.制瓷业D.丝织业答案 D9.右图是央视鉴宝栏目出示的一件彩瓷瓶,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估价不菲。你认为该瓶最早应出现于哪个朝代 ( )A.隋唐B.宋代C.元代D.明清时期答案 C 青花瓷海水龙纹瓶10.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 )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马王堆汉墓帛画A.B.C.D. 答案 B11.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

11、。以上材料能够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考古发掘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A.B.C.D.答案 A12.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 )A.看到有青花瓷器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材料二 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生产工具的创新,它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下图表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工具的改进,也是中国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例证。骨耜 铁犁 耧车(2)列举春秋战国以来农业和手工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并简单说明其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答案 (1)说明: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