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1937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摘要】 低碳经济要求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使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脱钩”,这对每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对低碳经济的界定及其发展要求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实证分析提供指导思想。 /1/view-13010437.htm【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国际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必然趋势,由于其涉及环境问题,所以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全球性特征。在进行环境规制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各国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各国外向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低碳经济及其发展要求2003年3月2

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当年在白皮书中对低碳经济并没有确切地进行定义和提出相关的界定方法,且其内涵仍处于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状态中,所以至今低碳经济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结合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低碳经济是指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等途径改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步增

3、长的趋势,直至达到人类经济活动保持“碳中性”或“零碳化”,实现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广义上也是人类必须选择的一种新的生存系统和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可见,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高效经济,它要求全球所有的国家应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和谐发展。2.低碳经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低碳经济在由简单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2.1推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生态化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国际竞争力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

4、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及其相关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学者们不仅从不同角度对竞争力进行定义,还不断丰富竞争力的指导理论,构建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国外的竞争力来源理论主要包括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同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再如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结合上述理论的指导思想,瑞典日内瓦的民间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从1980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国家竞争力指数的排名,从1985年该组织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

5、nt Development,简称IMD)合作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1996年这两个组织虽因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但仍各自出版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虽然滞后,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内容也较完整而深入。国内的学者们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对单一产业国际竞争力、地区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直接投资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理论剖析和实证分析。如金碚(2002年)从经济学角度对竞争力进行解释;裴长洪(2002年)梳理了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和分析方法;魏后凯等(2002年)对我国31个省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传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都围绕生产力或经济效益的现状或发展潜力等指标进行测评,忽

6、略生态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我们要改变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的做法,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基础。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首先应以生态无害化为核心,核算碳减排为重点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从价值观念和取向上改变评价方法。2.2“碳壁垒”将改变产业国际竞争格局就竞争力的层次而言,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是层层叠加、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而产业国际竞争力作为中观因素,是企业和政府联系的纽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日益受到各国企业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目标,将与企业家一道以产业的名义维护自身的利益,特别是在竞争力衰落或经济低

7、迷时期,这种情况将表现得尤为突出。低碳经济的提出将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绝佳的“政策工具”,特别是发达国家,因为其恰恰在技术和制度上具有比较优势。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限量和交易法案,其中均有专项条款授权美国政府从2020年起对没有采取与美国相当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特别关税,即“碳关税”。美国虽然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却在“后京都”时代为争取主动而构筑“碳壁垒”,主要是针对诸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出口大国,改变竞争规则,增加他国出口产品成本,进而改变国际产业竞争格局。2.3低碳经济将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和压力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仍处于探索

8、中,即使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也并不统一。碳交易、碳金融、低碳技术、低碳产业这些新生事物都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发达国家在制度设计的选择上也会为我们预设重重障碍,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考虑到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前应变,抢占先机,加强自律,避免被动。3.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生态指标为核心,以碳排放为中心,突出经济增长与减排速率的比较,兼顾发展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主要遵循综合性、动态性和多样性

9、的原则,以便于进行不同地区的横向及纵向的国际比较和分析。 低碳经济下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竞争基础指标,主要通过产业产值规模和碳排放的规模表现产业现状,产值规模体现了该产业此前发展的积累水平,而碳排放规模则从生态角度描述该产业发展至当前水平所付出的环境成本,即碳成本。满足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上述两个指标应为反向变动,从长期看表现为产业发展“脱碳”。第二层次是竞争本质指标。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提高生产效率,低碳经济下就应测算能源的使用效率。为了避免碳强度在统计时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选取产业能源生产力作为低碳竞争效率指标,即某一产业总产量(或总产值)与能源消费总量之比。或

10、者通过碳生产率进行计算,产业碳生产率是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能力,可以借助现行统计数据中的“万元GDP能耗”进行计算。第三层次是竞争结果指标。竞争结果指标包括市场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两个方面,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是竞争结果的量化指标,而碳排放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碳转移水平指数是结构竞争力是优化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等于该产品的出口总额与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碳排放显性指数在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基础上形成的。CRCA=( CEj / CEt) / (WCEj/ WCEt),其中CRCA为碳排放显性比较优势指数,CEj 、CEt 、WCEj 、WCEt分别一国某一产业碳排放总量、该国碳排放总量、世界同一产

11、业碳排放总量和世界碳排放总量。如果这个比率大于1,说明该国该产业的低碳竞争力没有比较优势,小于1则说明具有竞争优势。碳转移水平指标是为了测评生产国际化对碳排放的转移性影响而设置的。单纯从碳排放的归属而言,承接产业转移(如发展加工贸易)一般会增加碳排放量,会削弱产业低碳竞争力,而如果对外直接投资,将能源消耗水平高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进行,则有利于增强该国的产业低碳竞争力。从转移水平数值上可以等于对外直接投资额占该国某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减去加工贸易额占该国某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于零说明通过产业转移结构优化了,小于零说明结构恶化了。第四层次是竞争动力指标。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不难发展无论是经济

12、发展模式的演变还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无不伴随着科技革命和制度变迁,制度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科技的发展又引发了制度的演变,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不同国家的兴衰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同理,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也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大量使用碳基能源导致高碳经济的存在,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必然选择,低碳技术创新可以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产值或研发投入资金额作为描述指标。制度设计问题比较复杂,主要涉及碳税、碳关税、碳交易等,制度为低碳经济提供的动力相比技术创新而言是间接的,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引发价格机制实现的,如果选择和设计的好,政策效果会比较明显。由于制度因素量

13、化困难,所以只能单独讨论,不计入综合指标中进行整体评价。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科研究面上项目基于低碳经济的东北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释: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实证研究。其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开放度不同的国家明显不同;通过量化分析验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倒U”曲线,发现各个样本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个体差异较大。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2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研究.1996,(11):3944.3金碚.经济学对竞争

14、力的解析. 经济管理.2002,(22):412.4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5.5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11):5462.6Gilbert E. Metcalf. Tax Policies for Low-carbon Technologies. Working Paper 15054.http:/www.nber.org/papers/w15054. June 2009.7Kate Mile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and Climate Chang

15、e: Issues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World. th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July 2,2009.8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Presented to Parliament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 by Command of Her Majesty. February 2003.(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