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6724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下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 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 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 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卦”指的是用尺子测量竖在地上的杆子所产生的影子的长度,人们根据测量得出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体现了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故

2、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D项错在“唯一”,我国古代计算时间方法还有水漏、沙漏等,故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对“卦”的理解,反映的本质是农耕文明下劳动人民的智慧。2.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在井田制下实行集

3、体耕作,农民称“众”;秦汉时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个体小农经济,称农民为“夫”;魏晋时期,地主豪强大庄园经营模式下的农民称“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因此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农民称谓的变化,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表格中农民的称谓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农民承担的服役标准,与称谓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一直较低,故D项错误。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 农具与技术的改进C. 郡县制的普遍建立D. 土地私有

4、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战国时期农业比西周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其原因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B属于生产力的飞跃,ACD是此时期生产关系的变化,故选B。 点睛:先秦时期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出现并得到广泛的使用,牛耕技术用于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原来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也不需要了,自耕农经济出现并得到发展,这极大的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4.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

5、人富豪榜。这表明A. 铁制工具运用广泛B. 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 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 国家实行重商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自春秋战国时期起,铁制工具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故出现了炼铁行业的富豪最多,这表明这一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最为广泛,故A项正确。政府一般实行的铸铁官营,故B项错误。政治环境对商业发展产生影响,不能说政治环境造就富豪,故C项错误。在古代中国一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不是重视商业的政策,故D项错误。5.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A. 注重农业时

6、令B. 尊重自然规律C. 强调精耕细作D. 重视历法指导【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及“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信息,体现了古代农业既注重农业时令,又注重耕作技术,反映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注重农业时令、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重视历法指导是吕氏春秋所介绍的,未涉及到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A、B、D项。【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借用牛力耕

7、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等。6.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这种变异的实质是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 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迥异的模式是采用机器生产,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B项正确;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要早于明清时期,故排除A项;C项不符合题

8、干“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故排除;D项是这种变异的原因,并不是实质,故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7.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依据材料“织室,在未央宫”、“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结合所学可知,东、西织室是西汉时期在都城长安设立的服务于皇室的工场,只为帝王、贵族服务,属于官营手工业。因

9、此B选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官营手工业,因此A、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A. 草市中有夜市B. 江南市镇兴起C. 村寨出现草市D. 专业市场出现【答案】A【解析】根据“夜船归草市”可知,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经济“市”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关键信息“夜船归草市”。9.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

10、是A. 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B. 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C. 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 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的信息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不重视市场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从“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的信息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极其重视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0.“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

11、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设立广州十三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所以答案选D。11.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材料说明当时A. 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B. 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C. 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D. 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

12、必备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器,但冶铁水平制约了铁制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铁制武器很少,故选A项;秦兵马俑坑中出土了铁制兵器,说明秦国已经掌握了生铁铸造技术,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秦军战斗力强大,并没有因为青铜兵器导致战斗力下降,故排除C项;青铜兵器出土于秦兵马俑坑,并不能说明当时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需品,故排除D项。12.“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

13、貌的是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宋代东京D. 明代苏州【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专门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代政府对市都有严格规定,如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可见管理是相当严格。而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打破了原先空间好时间上的限制,不用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形成了商业街。城郊农村出现“市”。“市”的发展说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详解】题目中的城就是政府办公和人民居住的场所,市指商品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就是说居住区和商业区不再分开了,这种情况出现只能是宋朝以后,宋朝的市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

14、限制。所以排除A项和B项,答案只能从C项和D项中选, D项虽也属于“城区即市区”但是不是较早期的情况,故不选D,由此正确答案为C。【点睛】汉代的“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南北朝时形成草市,有“草市尉”管理。唐代出现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13.明清时期,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汉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17倍,外来人口构成了市民的主体。出现了“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的现象,这说明A. 汉口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城镇B. 古代城市崛起依赖于水陆交通C.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城市化D. “农工商皆本”思想得以贯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九分商贾一分民”反映出汉口

15、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故A项正确;水陆交通是古代城市崛起的原因之一,故B项错误;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城市规模和人口的扩张,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明清官府推行重农抑商而非“工商皆本”的政策,故D项错误。14.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B. 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C. 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D. 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的对外扩张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力,故应选D。A、B两项对其起了推动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C项是前提条件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原因15.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A.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