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辅导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4594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辅导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备考辅导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考辅导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辅导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最近我在省妇联组织的妇女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白天无法上网,晚上处理完3-4位学生或家长的询问往往已经无暇写文章和回复朋友了。说实在的,近期接触的信息很有点让我忧心,家长、高三考生和初三考生都存在“因为注重完成任务而忽略实现目标”的现象。我想谈谈我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例一:几位家长叹息,不得不听老师的话,只好让孩子沉浸在题海中,看着孩子成绩上不去,难过。例二:一位女孩因为排名第一的同学出言伤害了她的尊严,在数学和英语成绩非常优秀的情况下,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两科上超越对手,让对手心服。例三:两位母亲在告诉我,她们的孩子采用了我说的办法,的确比以前爱学习了、成绩也进步

2、了,但是,当她们看到孩子出门找伙伴玩耍或者看柯南很开心的时候还是会无名火上升,总希望孩子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才放心。我很能理解上述几个例子中大家的苦恼,这是目标体系出现冲突的结果。比如,例一中,表面上看是时间不够用,实际上时间的安排是依据人的价值感受而排序的,地球人都知道“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的道理,做作业是完成任务,月考成绩好是短期目标,考上大学是中期目标,孩子学会学习和适应社会是远期目标,终极目标是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体系。为什么我们在行动的时候容易特别关注完成任务和实现短期目标呢?因为只有完成任务和实现短期目标能迅速给我们反馈信息,因为例一中的家长不愿意为了作业让老师不高兴,他们想到

3、的是优先选择“保证孩子不会被老师职罚”,被责罚更不利于考上大学!我想起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长征路上的英明,也希望大家借用他老人家的智慧。我现在工作的县是长征出发地之一,我知道长征的真正目的是在反围剿失败后保全有限的军队,北上抗日是保全了力量才有本钱来讨论的中期目标。为了保全有限的军队,我们必须有地盘,因此,中央红军出发的时候想到了到湘西去与贺龙的队伍会合(这是短期目标)。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要数湘江战役,赢得这一场战役就是当时的红军要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历史。34年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这时,蒋介石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他调动重兵,构筑碉堡,

4、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当时我方负责指挥的三人团想把中央苏区整个搬去湘西,红军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挑子,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的东西都装在骡子和驴子的背上带走,组成了庞大的运输队。在山间羊肠小道上行走,这样的队伍在看重物质的同时丢弃了更宝贵的突围时间,以至于失去的是真正最宝贵的、长征的重要目标保全战斗力。湘江一战,红军撕开了封锁线(完成了任务)中央红军也付出了空前惨痛的代价,由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忘记了目标)。我们能说湘江战役的指挥者成功了吗?不能呀!有人评说:湘江一战,是红军战斗的一次惨败。战后,毛泽东向党中央提出了他在湘江边说的“要讨论失败的原因”的建议,提出西入贵州再

5、北上的主张,在改变行军路线的建议获得通过和采纳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变战略进军方向的设想(为了真正实现目标改变甚至放弃短期目标和任务),此后,才有了历的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有了新中国。我想请大家仔细分析一下,按上述三个例子中的做法,我们能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该怎么做?。例一中,完成题海(任务),短期目标(孩子考分提高)都无法实现,能确保中、长期目标顺利实现吗?老师损失的只是奖金,真正埋单的考生和家长付出的是什么样的代价呢?据我所知,优秀教师很少让学生只用题海战一招!例二中,我相信女孩真的能做到数学和英语成绩超过对手(完成任务),但是,她也将因为时间分配失衡而失去弱项大

6、幅度增分的机会,她的数学和英语就算都拿下第一,其增分空间之和不超过20分,而她的文综增分空间可以达到60分。用依靠总分来录取的高考赌毫无作用的名次,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意味着自动放弃了目标,值吗?如果高考失利,她一定是输在自己忘记了目标!例三中的母亲呀,请区分坐在学习桌前的形与实。孩子可以在不得不听妈妈话的时候心猿意马地完成任务,也可以在自觉主动的时候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心猿意马地学习在完成“坐在桌前看书”这一任务的同时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以前的实践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主张的办法能得到孩子“的确比以前爱学习了、成绩也进步了”的结果?并不是我高明,是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告诉我应该“从满足孩子正当的需要(实现终极目标)出发来设计孩子的学习行为”。继续让孩子爱学习,在逐步填补以前知识漏洞以后,你家的孩子一样能进入优秀者的行列。现在他们还没有达到优秀是因为他们改变行为才仅仅几个月,而以前的知识漏洞积累了几年,他们需要时间。建议大家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坚持“完成任务必须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原则,为了真正实现目标要敢于和善于改变甚至放弃不利于达到中长期目标的短期目标和任务,常问“我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赢得高考”?“我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