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全品月考一B卷.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4333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全品月考一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全品月考一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全品月考一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全品月考一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全品月考一B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类型:B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一 历史适用地区:课标地区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考查范围:(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近代中外政治文明、现代中外政政治文明、选修二) 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8月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广东文综T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2.(2012东北三校二模)续文献通考中对中国某一朝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有这样一句评论:“天子之威福无下移,盖隐然周世六官(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后世

2、分别作为吏都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的别称)之征,而独冢宰(冢宰也作为宰相的别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以此小异耳。”其评论的是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3.(2012保定二模)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B使各等级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颁布“解负令”使雅典的奴隶获得解放D制定“陶片放逐法”以保障民主机制4(2012新课标全国卷T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

3、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5.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6.(2012宝鸡质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2011年6月27日,奥巴马与国会参议院

4、领导人就提高债务上限举行会谈8月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8月2日,参议院也通过了这一法案。此后,法案交由总统奥巴马签署。这表明美国A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7. “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 A中国老百姓文化水平低 B中国平民力量弱小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D辛亥革命没有对中国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8(2012烟台二模)下图是解放战争形势

5、图(深色部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的区域),与这一形势直接相关的是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战略反攻揭开序幕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战略决战胜利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A B C D9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俄国二月革命10.(2012汕头质检)一封情书的开头写道:“(姑娘名字)同志:首先请接受守卫在反修(指苏联)前哨的解放军战士的同志式的问候。”这封情书最有可能写于 A解放战争时期 B过渡时期 C“

6、文革”时期 D21世纪初11.(2012皖南八校联考)2012年3月4日,广东汕尾乌坎村重新选举第五届村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林祖銮当选村委主任。乌坎村委会民主选举的事例是A我国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的成功范例 B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C21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成就 D新时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结果12(2012潍坊仿真)近年全国人大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实现了“同票同权”。这一举措体现的思想精髓是A人人平等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民族自决 13.(2012江苏单科T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

7、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14.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标志着中国外交步入世界舞台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15(2012汕

8、头质检)有学者认为:1969年的中苏边境冲突促使美国“毫不犹豫地走向极大地改变全球外交的变化”实行三角战略。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组建北约 B扶植日本 C尼克松访华 D从越南撤军 16(2012淮北二模)右图是一幅反映中美关系的漫画,最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互依共存 B互相对抗 C争夺霸权 D互相利用17.(2012上海单科T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

9、讲话18(2012天津文综T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A B C D19(2012邯郸二模)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A以经济先行、全面合作为特征 B是以中俄两国为主导的区域同盟C成员之间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 D是一个封闭性的军事合作组织20(2012青岛二模)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图4曾提出一个战略设

10、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其地理概念结构如图4所示。该战略表明中国A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D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21.(2012上海单科T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22.一位西方的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改变了超级

11、大国控制世界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23(2012郑州测试)“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应包括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A B C D24.(2012江苏单科T1

12、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25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出“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应以“扩展战略”,取代“遏制战略”;布什在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出建立“一个政治和经济自由、人权和民主制度健康发展的稳定而安全的世界”,为此“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A美国企图建立自

13、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B布什否定了克林顿的对外战略C美国完全放弃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思维 D美国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 (2012皖南八校联考)(13分)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