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到《集结号》.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4083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诗经》到《集结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诗经》到《集结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诗经》到《集结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诗经》到《集结号》.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诗经到集结号摘要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这一老兵形象有着深厚的文学渊源从先秦时期诗经?小雅?采微开始,到汉代、唐、宋、明清乃至当代,文艺作品中一直都有老兵形象的延续。集结号中的老兵谷子地,正是承载了以往文学中老兵形象的意蕴,又有现在新的开拓,成功地塑造了伤感、豪壮、坚韧等融注老兵各种优秀内质为一体的形象,也丰富了老兵这一意象的内涵。关键词诗经;集结好;老兵 有人批评集结号后半部剧情松弛拖沓,得出这样的评价正是表现了他们没有读懂这部影片。电影前半部分展现战火硝烟瞬息生死,确实给人以高潮迭起的快感、视听刺激的震撼,可这些都不是影片的重心所在,只是为一个老兵形象的浮现作铺垫。影片真正的灵魂恰恰是在电影的

2、后半部分显现,那看似松弛拖沓的情节背后,一个老兵的轮廓却越来越厚重,人格越来越丰满。集结号的主人公老兵谷子地,正是背负着中国文学艺术中老兵形象的所有内涵,迈着沉重迟缓的步伐,虽然步履蹒跚,却越走越高大。我国文艺作品中的老兵形象,应该溯源诗经。诗经?小雅?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盟,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恿,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歌以代言体形式摹写了一个久戍士兵解甲归乡时的复杂心境。这个老兵日日夜夜思念家多,可此时真的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时,他却不禁思绪纷飞,百感交集,纵然是回乡的喜悦也不能冲淡满心的

3、伤悲。那无从说起的悲哀,究竟是因为战乱磨砺留下的伤痛,还是担心物是人非的变故?我们只能体味着诗歌沉重的感情展开遐想。伴随着历史车轮沉重的脚步,我们从先秦走到了汉朝。汉乐府中记载了老兵的血泪心声。“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a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行)从十五岁从军到八十岁退役,以人的短暂的一生去衡量,时间跨度大得惊人!而如此惨烈的付出,却没有得到任何慰藉。家中亲人死亡殆尽,住所荒芜,只落得四顾怆然。风起云涌,我们仿佛来到唐朝广袤的大地。唐朝大致

4、太平盛世,但安史之乱也留下了战争伤痛。杜甫的兵车行中的老兵,“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与汉朝那些老兵有着多么相似的命运!垂老别中的老兵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年轻人都战死了,老翁也被拉去充军打仗。老来为兵,他却深明大义,没有太多的幽怨,毅然投杖从军。到了宋代,国势虚弱自然战乱不断,老兵依然是文学艺术中永恒的话题。陆游关山月中,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自发。笛里谁知壮士心

5、,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这个老兵从军多年,头发已白,心尤不惩,不是惧怕战争,而是痛惜时光就这样白白浪费,中原却不能恢复。明清时期,社会动荡,文学艺术中老兵形象依然作为苍凉的历史见证n “强兵一夜渡飞狐,大雪连营照鹿卢。明月五原容射猎,长城万里不防胡。单于塞外输龙马,天子宫中出虎符。独有流黄机上泪,西风吹不到征夫。”(屠隆出塞)这里的老兵较前更为无奈。战火早已平息,干戈已化玉帛,只有他们却无辜地久戍边疆,徒使家中妻子伤悲。若说奋战沙场为国捐躯尚能激起他们的豪壮之情,而如今蹉跎岁月一事无威只能是又描摹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老兵的凄苦。近现代革命

6、史上,多少战士奋勇向前,捐头颅,洒热血,老兵们付出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遥望太行之首,迤逦群山远,泛翠立岑。古往今来,长城内外,几闻铁马戈音。曾记否、八年抗战,众儿女、浴血抗洋侵。昔日征尘已敛,心向枫林。”回首往昔浴血奋战,重温今天的幸福安逸,自豪闲适之意溢于言表,这是新时代的老兵!集结号中的老兵谷子地,正是承载了如此沉重的历史重荷,笼罩着先秦天空中飘荡的阴霾,呼吸着汉朝风雨中弥漫的辛酸,背负起唐朝雷霆中爆发的豪情,渗透了宋代大地里蒸腾的压抑,挟裹着明清山河中郁积的无奈,就这样步履沉重,蹒跚走来。集结号剧情时间跨度从1948年至1958年,影片以时间为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1948

7、年解放战争时期九连部队阻击国民党军队的三场恶战;这一部分,战火硝烟中血肉横飞,刚刚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就尸陈沙场。这里,我们知道谷子地是连长留守部队里职位最高的指挥官,却并不能认定他就是影片的主角。因为导演给太多人用了特写镜头,焦大鹏、吕宽沟、王金存、姜茂财第二部分直接跳至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们才知道,那场恶战下来,九连唯一幸存的就是连长谷子地一人。故事的主角明确了!前面的传奇笔墨都是为这个老兵形象的完成作铺垫,浴血奋战以后,他真的成了老兵了。战争结束了,谷子地却没有得到伴随战争结束应有的安宁,他不仅不能证实自己的身份。心头还萦绕着自己47个弟兄的牺牲,还有他们死后被定为“失踪”的

8、下场。他耳边长响不绝的是那不知道是否吹响过的集结号,眼前挥之不去的是那连尸体都找不到的“失踪的战友。他遭遇了干百年来老兵遭遇的一切辛酸:无家可归“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家破人亡“出门东向看,汩落沾我衣”的悲伤情绪;也有人虽老,尤自勉,奋发再上前线的豪壮。但是,谷子地的形象又有前代老兵身上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在影片第三部展开的全片的重心。幸存的连长谷子地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部下47名英勇牺牲的士兵恢复应有的荣光。此时,谷子地自己已被赵二斗妥善安置,但灵魂的不安不能让他享受“昔日征尘巳敛,心向枫林”的闲适惬意。我们可以想象,采薇、 十五从军行中的老兵,满怀凄凉回家后,也必然会想方设法寻找亲人,垂老别

9、、关山月中的老兵,也必然会自勉英勇杀敌,为国赴死。不过,前代老兵的形象到这里已经完满结束了,而谷子地却是沿着他们的路继续往前深入,形成一个新的延续。不管谷子地是出于他经历了情同手足的弟兄们一个个惨烈赴死的情景,巨大的情感冲击使他对此不能释怀,还是他由于耳朵被震聋后怀疑自己没有听到集结号使他对战友们心怀内疚,还是看到被定为“失踪”的烈士遭受的不公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个老兵的意志越来越坚强,形象也越来越丰厚。历代老兵们性格中最典型的、最复杂的因素在谷子地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融合,也得到了全新的延伸:他们无权无势又一无所有,却一边艰难地生存,一边坚韧地跋涉,就是为了以唯一见证人的身份,再现历史真相。谷子

10、地这个感人的老兵形象,就是这样超越了前代老兵的形象,开始新的征程。影片情节性越来越弱,叙事越来越平淡,但谷子地没有在平淡琐碎中消亡,也没有在安逸中磨蚀。他的坚韧执著在平淡安逸中一如既往地凸显着。他耗尽余生追寻的事情在物质层面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却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生有着救赎作用。就连一直想办法帮助他寻找部队的团长赵二斗也劝他,“几百万人的部队,打烂了整编,打胜了也整编。咱们再把自己当回事,顶多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珠吧,谁在乎咱们是从哪个泉眼里冒出来的。”而谷子地却丝毫没有动摇,“人家不在乎,咱们自己得在乎。”就这样,他等待着,坚持着盲到达到目的,才能坦然安心地度过残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个体不都

11、是大河中的一粒水珠吗?我们也常常漠视自己漠视别人,缺乏追问与坚持。谷子地的寻找,不只是对弟兄的感情,也不只是自己的愧疚,更多的是对真理的执著。烈士就是烈士,绝不是什么“失踪”。用他的话来说,“生下来父母都给取了名字,怎么就成了没名的孩子呢?”感动着我们的,不就是这种对渺小个体的尊重,对真理执著的精神吗?集结号中老兵的形象,之所以丰厚,是因为有所承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所开拓。老兵是文学艺术中的一个意象,老兵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他不是单独的,引用歌颂老兵的一首诗,“老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溢彩的华章和捂暖的热土/是老兵足音的追忆/老兵用鲜血和热忱/总是在危急关头主持正义/未来的征途上/兵永远是领队的旗。”从诗经到集结号;我们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也离不开老兵的一路谱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