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高二历史中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3958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上高二历史中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上高二历史中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上高二历史中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上高二历史中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上高二历史中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高二历史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29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出奔是一种离开母国前往他国的行为。到了战国时期,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和名望授予官职,如齐宜王以苏秦为客卿;荀子奔楚后,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从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出奔行为A. 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B. 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C. 加强了宗法依附关系D. 导致“士”阶层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出奔者在目的国才能得以重用,打破了原有的宗法体系下的世卿世禄制,故B项正确。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2、出奔的行为实际上是宗法依附关系松弛的表现,故C项错误。士阶层的兴起于春秋时期,故D项错误。2.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故A错误。材料中有耕无织,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故B错误。支出高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不能概括全部材料,故C错误。3.对于宋朝的评价,以钱穆为

3、代表的我国学者大多冠以“积贫积弱”的定位,而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却给以“商业革命”等较高的评价。这说明A. 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B. 问题研究视角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识C. 国内的定位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D. 国外学者“商业革命”的评价更加准确【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学者关于“积贫积弱”的定位主要基于对北宋政府财政和军队战斗力的角度分析,而国外“商业革命”的评价主要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角度得出的,也就是研究角度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分析结论,故B项正确。不同研究视角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说明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故A项错误。国内外的研究都体现

4、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故C项错误。两种不同的评价只是研究视角的不同,不能得出国外学者的评价更加准确,故D项排除。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提疑问:“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B. 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C.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D.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

5、地域商人,并且与官府的联系密切,因此题干材料可以说明明清时期商帮的兴起和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私商,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不涉及商业突破市坊限制,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5.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战争费用战争赔款支出军费第一次鸦片战争1960万两约4000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1600万两约4000万两A.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B. 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C. 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D. 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答案】D【解

6、析】表格显示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赔款和支出军费都远远超过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说明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故D项正确;赔款的多少不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故A项错误;虽然第二次战争赔款较少,仍不能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故B项错误;表格只是体现出赔款和用于军费数额,并不能说明清政府不投入军事建设,故C项错误。6.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最正确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00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

7、911481016%2044169%444515%19696100%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49-1911年,清政府的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反映了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工商杂税收入上升说明近代企业有所发展;工商杂税包括关税,而关税增加反映了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可知,税收主体由农业税为主到以工商杂税为主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故D项正确。AB两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是在民国初年,不能从表格中

8、得出,故C项错误。7.有人说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下面有关这三个周期表述正确的是A. 在第一个周期内中国的国际地位总体呈下降趋势B. 第二个周期内,中美关系由敌对到实现中美建交C.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对我国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外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D. 我国第三周期的外交政策开始由革命型外交转向国家利益型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近代后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总体呈上

9、升趋势,故A项错误。第三周期内,中美关系由敌对到实现中美建交,故B项错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在1991年之后,所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对我国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外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我国的外交政策由革命型外交逐渐转向以国家利益为主的国家型外交,不是从1979年开始的,故D项错误。【点睛】第二周期的调整是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第三周期的调整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8.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

10、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民主政治的发展B. 法律制度的健全C. 经济体制的改革D. 对外开放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为了满足经济体制改革后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放宽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人口流动问题,不是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对内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1984年允许农民

11、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这反映的实质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9.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A. 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B. 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C. 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D. 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答案】D【解析】土地上的生长物应当属于土地所有人,尤里安的解释实际上是肯定了所有物的权能,因此这一现象反映了罗马法对物权保护的规定更加完善,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夸大,从这一单独现象不能得出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的结论,排除;这一规定并非只是针对土地贵族,

12、而是保护所有土地所有权人,排除B项;材料中的解释表明罗马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更加完善,排除C项。10.在1869年的“得克萨斯诉怀特案”的判决中,首席大法官素斯指出联邦内各州的联系是“经由以联邦宪法为主的法律所保障的,而非人为的和任意的”,联邦只能是永久的和不可分解的,这一判决A. 否定了州权平等的理论B. 扩大了最高法院的权力C.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D.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从“联邦只能是永久的和不可分解的”可知,该判决强调的是联邦中央的权威,防止地方州权对联邦的侵夺,故选C项。州权平等强调的是无论大州还是小州权力都一样,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扩大最高法院的权

13、力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联邦中央的权威,而不是权力的制约平衡,故D项错误。11.1929年的最后一周,美国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后,胡佛总统对此评论说:“以前没有一位总统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说明当时美国A. 认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B. 坚守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 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政策D. 为罗斯福新政创造条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1929年”“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中可以看出,胡佛政府开始以信贷扩张的方式干预经济,这说明美国政府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经济危机严重

14、性的认识,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佛政府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故D项说法错误。12.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积极寻找包括储备货币多元化在内的各种方案来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代表性事件有欧洲货币一体化、日本等国追求本币国际化等。出现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B.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C. 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答案】A【解析】“欧洲货币一体化、日本等国追求本币国际化”说明国际货币出现问题,主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故A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C是20世纪70年代;D不符合货币体系的特征。1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15、2019年是建国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60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60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答案】(1)内因: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开创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