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5数形结合学案苏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3704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5数形结合学案苏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5数形结合学案苏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5数形结合学案苏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5数形结合学案苏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5数形结合学案苏教.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形结合一知识串联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复杂的抽象的数量与直观的图形、表格之间相互转化而建立的一种关系,以此来解决化学问题。对图像问题归结起来有两类情况:一是把图形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二是把数量转化为图形性质问题。对表格题一般是以表格列示相当量的数据,最后进行计算和判断。由于此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等综合应用能力,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如: 2001年第31题即精题演练例2,2002年第15题即能力升级第7题,第31题工业制硫酸中煅烧黄铁矿所需空气问题等,2004年上海高考第8题, 2005年高考广东化学卷第23题。解图像题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维顺序展开:一看

2、面(图像的横、纵坐标的化学含义),二看线(线的走向),三看点(特殊点),若是计算题则需进一步明确与图像有关的特殊量,然后结合化学原理将图像转化为具体的化学知识。解表格题,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与解题有关的最直接的信息。二重点探究例1下图是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问题: (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_ ,B是_。 (2)由CaC2O4H2O得到A的化学方程式为_ (3)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_。 (4)由图计算产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c的合理的化

3、学式。 【考查目的】这是一道图像与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条件的能力。 【例题详解】 由图像可知,从100 mg CaC204H20受热开始,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所得产物的质量发生了三次飞跃,即发生了三个受热分解反应要求得A、B、C的化学式,可依据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比例关系,先求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化学式,如求A的化学式: 由此推断C的化学式为CaO。 【启迪迁移】 使一镁铝合金粉末在过量稀H2SO4中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W(g)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4、)。 A2:3 B1:1 C4:3 D8:9 解析:根据图像中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可知:当所加NaOH溶液体积由6 mL到7 mL时沉淀部分溶解,发生反应: Al(0H)3+NaOH=NaAl02+H2O例2. 已知Fe2O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 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Fe2O3、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 (1)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Fe):m(0)不可能是_。 A21:9 B21:75 C21:6 (2)若m(Fe):m(O)=21:8计算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_ 。 (3)设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为A,则A和混合物中m(Fe):m(0)

5、的关系式为(用含m(Fe),m(0)的代数式表示)。 A=_ 。 请在下图中画出A和m(Fe)m(O)关系的图形。(4)如果Fe2O3和CO的反应分两步进行:试分析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及相应的m(Fe):m(O)=21:a,写出a的取值范围)。将结果填入下表。 【考查目的】 本题以高炉炼铁中的反应Fe203+CO=2FeO+CO2为依托考查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如(2)、(3),以及用数学方法如(1)的极限思维、(3)的绘图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答案】(1)A、C 【特别提示】(1)因为混合物中有Fe2O3和FeO,利用极限思维抓两端定中间求答案。 (2)、(3)利用原子守恒和化学反应

6、方程式计算,画国像根据数学中的一元一次函数方程找特殊点画直线。 (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段讨论。【启迪迁移】 硫铁矿高温下被空气氧化产生二二氧化硫:4FeS2+11028SO2十2Fe203。 设空气中N2、0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100 mol 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L。 (2)55 L空气和足量FeS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_L。 (3)用空气氧化FeS2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O2的含量为0.0800,计算SO2的含量。 (4)设FeS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 L,其中

7、O2为aL,S02为b L。 写出a和b的关系式。 在右图中画出a和b的关系曲线(FeS2氧化时,空气过量20)。 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13b表示。 解析:解决本题应注意3个方面:注意计算时空气和氧气之间量的换算。解答(3)、(4)两小题时,利用反应前后混合气体中N2的量不变列等式计算。作图时利用函数方程的线性关系找特殊点画直线,但两个端点按题意无法取到。例3 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 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1)由第I组数据中的CO2体积与样品质量之比,可以推测用2

8、49 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_mL(标准状况)。 (2)另取332 g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至分解完全(300时Na2C03不分解),产生CO2 112 mL(标准状况)和水045 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已知Na2CO3和HCl(aq)的反应分下列两步进行: 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C02+H2O 依据上表所列数据以及天然碱的化学式,讨论并确定上述实验中CO2体积V(mL)(标准状况)与样品质量W(g)之间的关系式。 【考查目的】本题以表格的方式提供了一定量的盐酸与天然碱作用时产生CO2的体积情况,考查学生利用

9、表格信息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综合分析、讨论计算的能力。 【例题详解】(1)分析I、IV四组数据可知:I、中盐酸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与样品成正比,故当样品质量为249 g时,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672/3.322.49=504(mL)。 (2)由天然碱加热到300能分解产生CO2,再结合第1组数据可求得天然碱的组成为2Na2CO3NaHCO32H2O。 (3 )由于Na2CO3与HCl反应分阶段进行:Na2CO3+ 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十H2O,故当盐酸的量一定时,随着样品质量的增加,反应将分成三种情况:盐酸

10、足量,样品中碳元素全部转化成 CO2;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NaHCO3部分生成CO2;盐酸的量不足,NaHCO3+HCl=NaCl+CO2十H2O的反应未能发生。 【答案】(1)504 (2)由题意知:天然碱含NaHCO3、Na2CO3 所以天然碱的组成:2Na2CO3NaHCO32H2O (3)由第IV组数据知当样品质量为747 g时,盐酸不足未能将其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与30 mLHCl完全反应使样品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 CO2的样品的质量=0.075/5332=498(g) 与30 mLHCl完全反应使样品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 HCO3-的样品的质量=0.075/23

11、32=1245(g)。 令样品的质量为W g: 当OW498时,v(CO2)=2024 w(mL) 当498w”“=”或“”“一”或“ (4)吸热 温度升高时,A的平衡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三高考回眸1(2004年江苏高考题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答案:C(2004年上海高考题)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Q (Q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m_(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二氧化硫转化率_,化学反应速度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