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八例(下).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1675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画鉴定八例(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书画鉴定八例(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画鉴定八例(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画鉴定八例(下).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画鉴定八例(下)王震的欢天喜地近代王震好画人物画。王震(1 8671938年),字一亭,别署白龙山人。浙江吴兴人,寄居上海。工书画,于花果、鸟兽、人物无所不能。由于他信佛,多画佛像和神话传说人物,1994年上海朵云轩拍卖的书画作品中,有一幅王震画的欢天喜地,画得很好。全图画两个小青年,一个站着,右手抓住一只红色蝙蝠的翅膀;还有一个蹲在地上,右手抚头,手背站着一只喜鹊。人物的头发、衣褶用粗笔画,果断有力,颇为洒脱。脸孔和手画得较为细致,且用赭石渲染,显得立体感很强。语云:“画人难画手,画手要出丑。”的确如此。有的人物画其余都好,就是手画不好。曾见一幅天女散花图,天女的面容姣好,飘撒的花朵也很好

2、,可惜手指画不好,我没有买下。王震的这幅画虽不是工笔画,但他的手画得好,找不出毛病。两个小青年都在笑,站着的在微笑,蹲着的在大笑,眼睛、嘴巴、头发都在笑。老式住房,多有中堂,悬挂图画,要讨彩头,即所谓“吉祥画”。画人物、花鸟,采取谐音、象征的手法,画成“三星高照”“福寿双全”“群仙祝寿”“五子登科”“三元及第”等等。有的“吉祥画”可谓挖空心思,别出心裁。如清朝著名画家邹一桂画的四海升平,画四只螃蟹往一只花瓶上爬。以四蟹为“四海”,爬瓶为“升平”,真是匪夷所思。某书刊一幅三纲五常,作5个老人在尝3只缸里的新酒,也出人意表。王震的这一幅欢天喜地,以蝠(福)从天降,接蝠而欢;人蹲于地,喜鹊飞来,象征

3、“欢天喜地”,看来也是未经前人画过的创新之作。原画题“欢天喜地,甲寅(1914年)孟冬,白龙山人王震写于海上(即上海)海云楼。”下钤一阴文章“一亭大利”,右下角钤一闲文章“人生只合驻湖州”。我在某拍卖会见到一幅王震款欢天喜地,显然是件临摹本。两本对比:一、真本服饰是画家按照自己胸中的构图随手勾勒,虽然落笔狂风骤雨,而效果是整体自然,十分紧凑。摹本边看边画,甚至看一笔画一笔,笔意不连,松散无力。真本立者左袖只用五笔,笔好形像也好。摹本立者左袖也只四五笔,然笔既无力,形像更差,好像整只袖子要往下脱落。真本的头发蓬而不乱,摹本的头发似堆乱草。我曾说真本蹲地者的头发也在大笑,而摹本竞像贴上一堆乱草,十

4、分难看。二、真本的人物面部似乎吸收了西画的光照阴暗画法,该浓处浓,该淡处淡,蹲地者被立者挡住光源,面孔略暗。摹本几乎是反其道而行之,立者左颊光照部分反而多染赭石,蹲者脸部反多亮点。三、我在前面称赞过王震画的手,而摹本在画手上相形见绌。照葫芦画瓢,照理不致相差太远,但摹本的手画得太差劲。特别是蹲者,两只手画得太小,与躯体的比例失调。同样,两人的耳朵也都画得不好。四、真本的蝙蝠、喜鹊都画得形像生动,动态活透。蝙蝠落笔较少,但头部笔画分明。喜鹊黑白映衬,增加立体感,双脚站立,有力而稳。嘴巴张开,似在鸣叫报喜。摹本蝙蝠的头部和爪交代不清。喜鹊腹部白色变灰,双脚过短而直,显得站立不稳,好像要向前跌倒。一

5、幅摹本缺点这么多,明眼人一看即可知绝非王震作品。但标价3.5万元,也不知会不会有人上当。高凤翰左笔书画某大型拍卖公司拍卖一幅署清高凤翰左手画花石图,标价2万至3万元。高凤翰(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南阜、石顽老子、松懒道人、蘖琴老人,胶州(山东胶县)人。工书画,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花卉也奇逸得天趣。曾受知于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雅雨)。后右臂瘫残,改用左手作书画,笔愈苍辣。自刻印“丁巳残人”“尚左生”。曾见某书说高凤翰是因卢见曾亏空案被捕,狱中受到摧残,致右臂瘫残。但“丁巳”年是乾隆二年(1737年),比卢见曾案早得多,致残原因尚待探讨。高凤翰在给友人信中曾提到:“弟右手之废,其苦

6、尤不胜言,近试以左腕代之,殊大有味。其生拗涩拙,有万非右手所及。”他的传世作品,确有左笔胜于右笔者。造假的人,总是什么可贵就造什么。我在拍卖图录乃至书画报刊中见到过很多幅署高凤翰左笔书画,但真迹一幅也没有。这幅署高凤翰左笔花石图右下角平坡、奇石,石后画白、黄二色月季花,添枝、点叶,十分工精。左上题字:“一层赭墨一层苔,好似仙人化蝶来。买尽洛阳千般种,何如此花四季开。乾隆丁卯春三月,南阜山人高凤翰左手画并题。”曾见高凤翰右手所作花卉菊花、牡丹、芙蓉、秋海棠、雁来红等,多是小写意一路,且枝干多奔放洒脱。至于左笔花卉,更为狂简。他右手瘫残时已55岁,一个55岁的老人,要用左手作书画,其难度可想而知,

7、其效果只能如他自己所说的“生、拗、涩、拙”。生拗涩拙的美,是与熟练工巧的美不同的,是一种变态的美,是国画评介中所提到的“荒率”“占拙”的境界。他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画的古木集禽图,最能看出他左笔书画的实际水平。如此看来,某大型拍卖公司所拍卖的高凤翰款花石图上的月季花,不用说不可能是他的左笔作品,连右笔也对不上号;至于所题左笔书法,显而易见,是造假者右笔所写,故意作扭曲伸张而已。平心而论,花石图上的月季花有一定水平。看来作者善于点虱,笔法老练。只不过显得小家子气,没有大家风范。在我的藏品中,有一幅署名“叟铁沈思约”的月季花,与花石图的笔法、水平十分相似。我一直查不到沈思约是什么人。图上自题

8、:“匡甫仁兄大人法鉴,壬辰清和月,叟铁沈思约写于钱唐客次。”下钤一印作“瘦铁”,不是“叟铁”。也不知所谓高凤翰左笔花石图是否利用沈思约的作品“化装”而成?伊秉绶对联变中堂在某拍卖会上,见到一幅伊秉绶款的字:“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上下款为:“福生大人正之,嘉庆十二年八月朔,汀州伊秉绶。”字写在红色仿古洒金纸上,纸的质量很差,可能是地摊上常见到的仿古纸。伊秉绶(1754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 789年)进士,曾官惠州、扬州知府。工书,尤以篆隶著名。其书法劲秀古媚,愈大愈壮,与邓石如齐名,人称“南伊北邓”。拍卖会上的这幅字,衡之水平,不可能是真迹。造假者

9、是根据什么祖本造的呢?我查了查,终于在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影印的名人楹联真迹大全里查到伊秉绶的隶书联:“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无上款,落款为:“阏逢阉茂之春,伊秉绶。”“阏逢阉茂”是干支中“甲戌”的别称,当指嘉庆十九年(1814年),也即伊秉绶逝世的前一年。联语中的“韦柳”指唐朝的诗人韦应物、柳宗元。韦应物“为性高洁,鲜食(不好美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柳宗元诗语意深切,简古淡泊。司空图曾称:“子厚(宗元)诗在陶渊明下,韦应物上。”“欧梅”指宋朝诗人欧阳修、梅尧臣。金元好问论诗有句:“讳学金陵犹有说, 竞将何罪废欧梅?”造假的人急功好利,看到伊秉绶的字形简洁,容易模仿,就纷纷临摹

10、他的作品。有的全仿,有的加以改头换面,乔装打扮。殊不知伊秉绶的字看似落笔随便,毫不经意,其实他的字是千锤百炼,内涵丰富,得心应手,规矩森严。他曾给自己的儿子伊念曾传授了32字的写字诀窍:“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乎腕下,应和凝神造意,奠可忘拙。”伊秉绶的字,难道是“三脚猫”功夫者所能模拟伪造的吗?真伪黄慎渔翁图上文说造假书法者喜欢造伊秉绶的字,现在我要说造假图画者喜欢造黄慎的画。说来也巧,伊、黄都是清朝福建汀州宁化的人。黄慎(16871768年),字躬懋、恭懋、恭寿,号瘪瓢。家贫,寄身庙宇,昼学画,夜在佛殿灯光下读书。艺成,出外游历,后至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

11、一。黄慎原学工笔肖像画,到扬州后,受当地画风影响,以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黄慎的人物画多神仙、佛像,但也有渔翁、樵夫、村妇等基层百姓的画像。在他的传世真迹中,有的同一题材画了好几次,出现“双胞胎”“三胞胎”现象。且因前后时间不同,作画水平也有不同。像渔翁图,他就画过好几次。在我手头资料中,有一幅画得最好,可能已流到国外。渔翁白发白须,着灰白袍裤,右手持长钓鱼竿,肩挎渔篮,左手持一用柳枝穿腮的鲤鱼。由于黄慎是画工笔肖像起家的,尽管到扬州后已转画写意人物画,但他笔下的渔翁,造型准确,面容可亲,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因人而异,仿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曾遇到过如此勤劳、和蔼的老人。黄慎的书法也很

12、有特色,草书原学怀素,后加变化。清蒋宝龄墨林今话称黄慎:“书工草法,极古劲之致。王芑山先生称其诗书皆有物外趣。”渔翁图自题:“篮内河鱼换酒钱,芦花被里醉孤眠。每逢风雨不归去,红蓼滩头泊钓船。宁化黄慎。”前些日子,我在某拍卖会看到一幅黄慎款的渔翁图,所题也是此诗,只不过落款改为“瘿瓢子慎”。试将两图略作比较:真本不戴帽,拍卖本加了一个帽圈。真本穿布鞋,拍卖本穿草鞋。原来,拍卖本并不单纯模仿渔翁图,而是把黄慎的渔翁图和另一本渔翁渔归图糅合起来,而后定稿。后者的题诗为:“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作沽酒出横塘。宁化瘿瓢子慎写。”原诗末句漏“酒”字,添注“塘”下。拍卖本为什么要糅合掺杂呢?很明显,他要使买主一下子摸着不头脑,看不透是从哪一本临摹来的。其实,正由于糅合掺杂,更加不打自招是件偷梁换柱的“作品”。造假者水平较差,他笔下的渔翁,体态臃肿,面容麻木,衣褶拉杂,笔画交代不清。可能造假者认为黄慎把渔翁的拳头画得大了点,校枉过正,结果画得太小,与头部不相称。更差劲的是画鱼,黄慎原作的鲤鱼张鳍摆尾,十分活透;造假者笔下的鱼,犹似木刻纸糊,十足是条死鱼。“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买书画不要急于求成,要多加对比分析,有了真本对比,总能使伪本显露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