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88086 上传时间:2017-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 3 节有几瓶牛奶导学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来源莲山课件 5 Y K Co M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一(5 班)课 题有几瓶牛奶主备教师钟伟容副备教师上课时间 2014 年 12 月 18 日星期 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 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2教

2、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准备 CAI 课件,小棒。教法运用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分小组合作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 2 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 。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初学新课(初步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

3、道算式吗?怎么列?9+5=3你能说说 9 加 5 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 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 9 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 加几来计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 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引导释4疑(合作学习)做一做,说一说。1、 “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

4、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学生在开展观察周围的活动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清图形的过程中,说一说理由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学生在说理由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看图列式根据一定的标准。5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展学习(深入探

5、究)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随机报题。9 + 2 = 9 + 5 =9 + 8 = 9 + 6 =9 + 9 = 4 + 9 =选择 1-2 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掌握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同桌之间谈谈如何更快算出答案。学生说说自己对这种题目有哪些认识。6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掌握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当堂检测(学习诊断)指导完成练一练第 25 题。(1)第 2 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 3 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学生先自己

6、完成书本习题,在分小组讨论各自完成的情况。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结7(梳理归纳)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9 + 3 = 9 + 7=9 + 8 = 9 + 6 =9 + 9 = 4 + 9 =选择 1-2 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巩固新知识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1、完成新概念配套练习。2、完成书本练一练的习题。有几瓶牛奶(9 加几)9 + 5 = 9 + 3 = 6 + 9 = 教学反思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看看有几瓶牛奶,这种实际的情景,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极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创设情境以及游戏环节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来源莲山课件 5 Y K C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