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1287091 上传时间:2017-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社局扶贫调查情况报告近期,崇信县人社局安排人员入驻新窑镇青泥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驻村帮扶调研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在该村村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的带领帮助下,采取走门串户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查阅相关村级资料、与村“两委”班子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青泥沟村是崇信县的贫困村,属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村,县人社局 50 名干部联系 64 户贫困户。该村位于新窑镇西南部,全村辖 4 社 102 户 373 人,其中,贫困户 33 户 129 人,低保

2、户 12 户37 人,残疾人 14 户 16 人,五保户 2 户 2 人,贫困面 33%,16 周岁以上 60 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有 234 人;党员 27 名,高中文化程度 20 人,初中文化程度 151 人,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 196 人,退伍军人 3 人。全村耕地面积 3132.5 亩,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油料(胡麻)为主,户均种植小麦 3.6 亩,平均亩产 660 斤,户均种植玉米 3.8 亩,平均亩产 1000 斤,户均种植胡麻 1.3 亩,平均亩产200 斤。全村牛存栏 171 头,其中牛存栏 5 头以上的 10 户。2014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 3124 元,贫困户人均

3、纯收入 1815 元。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情况。2017 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崇信县人社局围绕“助农增收、为民富民”这一目标,送政策、送技术、解难题,深入推进“双联”行动扎实有序开展。及时修订完善了崇信县人社局联村联户等 6 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联村联户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对青泥沟村小康发展规划(2017-2020)、崇信县人社局帮扶工作规划(2017-2016)和个人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2017-2020)进行了修订完善,确定了牛果产业、劳务、技能培训等 10 个方面的帮扶措施。举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和种养殖知识讲座 4 期,培训

4、群众 483 人(次),发放培训教材 760 多份,召开“双联”行动群众会4 次,征求帮扶对象意见建议 12 条,排查化解邻里等纠纷 9 起,维护了和谐稳定。结合青泥沟村适合发展核桃种植的实际,在新庄、黄湾、杨坪 3 个社新建 480 亩核桃示范园,建成后向农民定补资金5000 多元。优先推荐帮扶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向华煤集团、崇信电厂等企业输送农民轮换工 23 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 8 万多元。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帮扶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先后进村入户开展帮扶 36 次,为 13 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太空被、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物资,总价值 5000 多元;捐款 1000

5、多元,帮助 1 名贫困学生实现了大学梦,投资 1000 多元修建了 5 口水井,向村上捐赠办公家具 20 多件、惠普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有效缓解了村部办公设施紧张的局面。坚持每月深入联系村开展一次帮扶,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的同时,主动推行“双联”工作图表式管理模式,确实把帮扶责任落到了实处。(二)经济发展情况。2014 年,青泥沟村人均纯收入 3124 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胡麻(菜籽)等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收入。一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14 年全村小麦种植 372 亩,人均 1 亩;玉米种植 388

6、 亩,人均 1.04 亩。二是养殖业,全村现牛存栏 171 头,养殖 5 头以上的有 10 户;羊饲养量 68 只;兔饲养量 30 只。三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 116 人。其中,在县外务工的 54 人,在家门口就近务工的 62 人。(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青泥沟村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 20 人,入学率 100%。其中,上幼儿园 6 人,上小学 14 人。目前在校大学生 6 人。(四)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73人,参合率达到 10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 234人,参保率 100%。全村 60 岁以上老人 51 人,全部享受城乡

7、居民基础养老金。(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上有医疗卫生室一间,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有乡村医生 1 名,但乡村医生为半路出家的赤脚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医务水平低,村民认可率和就医率偏低。(六)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情况。一是村级办公场所需要改善。现有村部为 2009 年修建的 3 间砖混结构平房,条件所限,没有配备专门的文化室、阅览室、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功能室。二是交通基本公共工程有待提高。黄湾社至吊沟岭社、黄湾社新农村村社道路未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村民出行主要靠摩托车、三轮车等,全村有摩托车 50 辆,三轮车 21 辆,拖拉机 9 台。

8、三是人畜饮水问题需要解决。该村未接入自来水,人畜吃井水的有 47 户,长年吃山泉水的有 30 户(所谓山泉水就是在山坡较低的地方挖一个坑,靠雨水和地表渗水聚集而成)。四是通讯设施质量不高。全村电、电话、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均入户,手机信号网络虽然已覆盖,但吊沟岭、杨坪两社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且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七)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容村貌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认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群众文化娱乐方法单一,主要是参加新窑集市活动。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差,牛、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多,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比较普遍。(八)村级

9、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 5 人,其中支部书记 1 人,村委主任 1 人,支部委员 3 人;村委会 5 人,其中村委主任 1 人,村委委员 4 人。平均年龄 42 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 4 人,大专文化程度 1 人。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 27 人,其中有女党员 3 人,党员年龄老化。三、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来,青泥沟村在新窑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滞后,与全县同等村社相比,该村人民群众生活还比较贫困,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