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练习华东师大第六分册.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9565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练习华东师大第六分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练习华东师大第六分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练习华东师大第六分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练习华东师大第六分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练习华东师大第六分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为“华北事变”。据此回答1-5题。1、“何梅协定”的签订说明国民政府 A准备放弃华北 B准备投降日本 C以空间换时间 D先安内后攘外2、日本策划的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其中华北五省不包括 A山东、山西 B河南 C绥远、河北 D察哈尔3、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多田骏发表声明:“我军对华北态度有三点:一、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驱逐出华北;二、华北经济圈独立;三、通过华北五省的军事合作,防止”。这表明日本对华北的根本企图是 A从经济上控制 B实现华北五省自治C从军事上控制 D把它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4、日本制造

2、华北事变后,美英的态度是 A奉行“中立”政策 B支持国民党抵制日本C支持日本侵略 D对日本奉行绥靖政策5、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后,英美两国对中国问题的态度是 A继续执行“中立”政策 B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美派抑制日本C支持日本在中国的华北扩张势力D对日妥协,主张国民政府继续退让 1931-1936年,中共不断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据此回答6-7题。6、中共调整对国民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 B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C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民主、团结、进步7、中国共产党调整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B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3、C加剧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D使长征最终取得胜利“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打破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沉寂的局面,推动了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据此回答8-11题。8、“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是 A日本建立伪“满洲国” B日本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C日本侵略军进攻热河 D国民政府签署淞沪停战协定9、“一二九”运动是中国民族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主要是指 A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进程C促进中共对革命方针政策的调整 D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10、“一二九”运动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4、A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经济 B揭露了日本的阴谋C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11、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相似之处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从北京扩大到全国 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 中共起了领导作用 ABCD 西安事变是由国民党爱国将领发起的,它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回答12-18题。12、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蒋介石排斥异己 B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加剧民族危机C中共积极争取张、杨合作 D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1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蒋介石不是亲日派 B粉碎亲日派扩大内战的企图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

5、同抗日 D基于张、杨出发点是逼蒋抗日14、西安事变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BCD15、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16、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A停止内战,实行抗日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7、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中共的主张,主要是由于 A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教育 B认识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C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D宋子文、宋美龄的奔走和劝说18、在

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张学良、杨虎城 B中共代表团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 D各阶层人民的愿望19、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一文 A奠定了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B发出了以武装斗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C提出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原则D改变了对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反抗政策20、下列关于1935年中国政治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已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已胜利完成 ABCD 二、表解重点21、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得到和平解决 中共方面 国民党内部 国际方面 总 述 三、问答题22、毛泽

7、东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试结合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实践,概要论证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中共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的?取得了哪些效果?与之相反带来了什么危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3 4 5 67 8 9 10 A B D B B A B B A D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C B C A D B C B A C 二、表解重点21、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得到和平解决 中共方面国民党内部国际方面总 述依据中共

8、所制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共和广大人民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以实现团结抗日国民政府中占优势地位的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民党内许多爱国者、地方实力派也主张和平解决英、美、苏三个世界大国都希望利用中国力量牵制日本,以维护自己的利益,都不愿中国陷于内战,因此赞同和支持和平解决一切政治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情况,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就是因为国内外主张和平解决的力量占了明显的优势三、问答题22、A、正确性: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不久,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

9、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红军的不断壮大,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建立,它是中共领导的与国民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严重,国内政治局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分化。中共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作出了重大让步,最终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中共策略方针的变化说明:中共支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

10、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的?取得了哪些效果?与之相反带来了什么危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各地共产党组织,根据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特点,发动秋收起义后,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开辟了井冈山、闽浙赣、鄂豫皖等大片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从城市到农村,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在革命根据地中,毛泽东根据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制订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从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壮大了红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等根据敌强我弱的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5年义,根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中共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而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与之相反,王明路线不顾中国实际,仍以城市为中心,冒险发动城市暴动,致使临时中央不得不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错误领导人不顾红军的实际情况,全线出击,同优势敌人死打硬拚,结果不仅削弱了红军,而且丢失了根据地,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