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教案示例一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9143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教案示例一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教案示例一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教案示例一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教案示例一 .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教案示例一http:/www.DearEDU.com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林则徐及各国律例和四洲志。魏源和海国图志。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萌发的新思想。2、林则徐、魏源是新思想的倡导者,他们开眼看世界,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新的一页;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三、要求培养学生的

2、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分析“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以及对资政新篇的历史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要点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2、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二、新思想的萌发1、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2、魏源和海国图志3、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2、资政新篇的历史评价教学要求和建议本课重点:林则徐、魏源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资政新篇。本课难点:如何认识新思想的内涵、资政新篇的评价。教学过程一、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明清时代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指出那时候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领域

3、产生了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而近代的新思想是在鸦片战争时期出现的面对现实问题,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开眼看世界”开始萌发的。二、“新思想萌发的原因”一目,这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加上政府财源枯竭,清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部分士大夫感到义理、考据之学远离实际,无济于世,他们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学风,强调经世致用,解决现实问题。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致力于兴力除弊,倡导社会变革,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小字叙述效法西方自铸银钱的主张,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不作要求。2、鸦片战争失败后,

4、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他们面向世界,他们开始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于是这一新思想萌发了。教师讲述时最好联系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三、“新思想的萌发”一目,这一目是本课重点之一,需要讲明三个问题。1、林则徐探求西方知识,放眼世界的开拓作用。林则徐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其中一类是关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法律、鸦片生产和时事的知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就是为抗英斗争制订政策的参考。另一类是关于外国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为改变军事落后状况服务的。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最早注意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人物,

5、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在当时战争情况下,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小字林则徐进行外交斗争和购买、研制新式器械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不作要求。2、魏源和海国图志。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又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它系统介绍世界各国人文情况,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实践和研究,魏源看到英国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直接的敌人,也是全世界最有“长技”的国家。他认为只有真正“知其情”、“知其形”才能“师夷长技”,才能最终制驭它。只要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完全可以抵抗外国侵略并战胜敌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

6、技以制夷”的口号。“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讲这一问题时,教师要按照课文,着重讲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内涵与意义,使学生理解并记忆。3、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林则徐、魏源等人思想的影响,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程度不同地与现实政治问题相联系的作品。重要的有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教师还应指出:林则徐、魏源等人是中国近代最早向西方探索救国真理的人物,但他们毕竟不能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他们的主张仍是以保存封建制度为前提的。教材只提到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二部著作,教师不必作补充,以免增加学生负担。两段关于这两部著作的小字,教师可以不讲,对学生也不作要求,有余力的学生可

7、以自己阅读。本目除蒸汽机图不作要求外,魏源像和文献资料均要求学生记忆。四、“资政新篇”一目,这一目需要讲明以下两点:1.资政新篇的提出和主要内容,是本课重点之一。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资政新篇。他针对太平天国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他不仅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赏。讲资政新篇时,教师要按照课文,着重讲解其内容,教师可在教材基础上补充一些史料。2.资政新篇的评价,是本课难点之一。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

8、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他的主张没能得到广大农民的共鸣,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但他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本目的插图要求学生记忆,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五、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提问学生:“资政新篇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有哪些异同?”六、小结本课内容时,建议教师将新思想萌发与鸦片战争的影响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处理,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时局剧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师可概述如下: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他们中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之实践。太平天国时期,洪仁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它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新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派都产生了影响。最后,教师提出本课重要的人物、著作、思想,要求学习记住。(可以列表)用心 爱心 专心 117号编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