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 .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9098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扬州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扬州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扬州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扬州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扬州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 .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 史 试 题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最有可能是指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度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原指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里的“中世纪”指的是封建专制国家)。”此评价最适合于A.太平天国

2、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3、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4、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

3、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其共同的作用是A.促进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6、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石头、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7、下列两幅图片(左图摄于1961年8月、右图摄于1989年

4、11月)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迁,它们分别反映的史实是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8、夜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以下反映唐后期夜市生活的是 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9、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棐卿在天津创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约三年时间,代理商遍布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至此,他最有民族成就感的当是实现了商标中哪两个信息的寓意? A.资本形式和商标图案 B.公司性质和注册地点C.品牌名称和商标图

5、案 D.公司名称和资本形式10、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11、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6、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 B. C. D.12、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 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13、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保持我们

7、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改革收入分配制度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14、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份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C.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差距D.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15、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

8、.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松动16、梁启超在自勉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准确含义是A.设议院,定宪法 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C.兴民权,易旧俗 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17、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B.几种

9、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18、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19、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C.否定了

10、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0、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11、互助条约。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材料三 中国维和部队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胡锦涛出席八国集团同 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G8+5)材料四 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_,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

12、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2分)(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2分)(3)理解材料四,用最切合的一句话填充材料中空格部分。(2分)(4)材料一、四,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2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

13、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材料二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材料四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金、劳力、原材料和能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1吨标准燃料所产生的GDP比较,我国为395.8美元,美国为2172.8美元,日本为5747.8美元,德国为4351.5美元,印度为1430美元,世界平均为2167美元。消耗同样的能源所创造的产值,我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单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研究表明,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材料五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宣传画 请回答:(1)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