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9000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目标唐朝的开国及原因 贞观之治的背景 贞观之治的局面 贞观之治的内容 武则天的掌权 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上升 开元之治的内容 开元盛世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分析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的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能力。2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封建社会“盛世”这一历史现象,形成正确历史概念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从唐太宗接受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与阶级斗争在

2、历史进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一位承前启后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3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贞观之治的背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局面。教学难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政绩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隋朝有哪些重要的建设项目?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有:兴修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引发隋末农民起义推翻

3、其统治。教师指出:隋朝在制度方面的建树、经济方面的建设与繁荣为唐朝前期的治理与繁荣创造了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推翻隋炀帝的暴政,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为唐代统治者提供了历史教训。这节课我们将探讨唐朝前期的统治者能否吸取隋亡的教训,又是如何在隋朝制度建树、经济建设与繁荣的基础上去治理国家的。【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开国唐朝的建立有赖于哪几个重要条件?(布置学生看书引导其回答)(1)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亡已成定局(2)农民起义在中原奋战,牵制了隋军主力(3)李渊父子具有远见卓识,其势力迅速发展1唐朝的建立要求学生掌握唐朝建立的时间及时间与都城、年号、开国皇帝。2唐朝统一全国唐朝是在击败各地起义军与

4、割据势力的基础上统一全国的。顺便向学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统一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后而形成的统一,如秦、西晋、隋、元;另一种是王朝交替时国家出现短暂分裂后复归统一,如西汉、东汉、唐、明、清。唐的统一属于后者。同时向学生指出,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向学生展示课件唐太宗图。二、贞观之治要求学生注意,李世民即帝位的时间是626年,贞观年号开始的时间是627年,贞观年间是627年649年。1、贞观之治的表现:“贞观之治”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治世”,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指出贞观之治的局面: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

5、有所改善。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2、贞观之治的出现的原因:A、隋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加强中央集权和经 济发展创造了条件B、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C、唐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D、唐太宗的个人作用3、唐太宗的政绩-“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给出相关的历史资料)布置学生看书,提问:贞观之治的内容有哪些?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贞观一朝,人才济济。A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等,B名将有李靖、李勣等。C著名的谏臣有魏征等。革新政治。贞观时期,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和法律。重议门第,打击门阀士族,提高寒门出身的功臣的地位。经济方面:轻摇薄赋,劝课农桑

6、。贞观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戒奢从简。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货。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太宗广招各地儒士,赐给路费,令其来长安任教,儒学的兴盛,前所未有。三、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的掌权2武则天的政绩提问: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主要政绩有哪些?(引导学生回答)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用人,注意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提问:武则天的统治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教师顺便向学生介绍,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将武则天在历史上的作用概括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对武则天的评价 (引导学生

7、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她在当时历史时期的活动客观的来分析,要看她活动的主要方面。)积极: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既使唐太宗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又为“开元之治”做了铺垫(承前启后),因此她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消极: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庙宇,晚年奢侈腐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分析讨论: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是无字碑?说说你的推测。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然后播放无字碑的视频电影,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武则天的评价四、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提问:什么是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为什么能出现开元之治的局面)前代积累的基础)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统治者的

8、个人素质)人民的辛勤劳动奠定物质基础)其他因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2开元之治的内容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提问:开元之治的内容有哪些?(引导学生回答)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 能力拓展: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请回答: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3、关于封建社会的盛世的全面认识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光之治、开元盛世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和睦

9、,文化发达对比分析:对比唐朝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和明中期以后到近代的被迫开放的闭关锁国政策,给当今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A.答出唐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B.明中期以后清朝前期走向闭关锁国C.近代的被迫开放,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课件显示思考题1: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前期用人政策有何相同点?让学生在复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引导其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的政策对比分析,提炼观点。4开元之治的表现开元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武帝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提问:开元盛世的局面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回答)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本课小结】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的政

10、绩的相同点是:政治上: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吏治清明。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文化上:重视科学与教育,尊崇儒学。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容之“唐太宗的政绩”、“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政绩” 政策对比分析,提炼观点。本课学习了唐朝的开国、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等内容。了解了唐朝开国的条件与统一全国的途径,分析了唐朝前期几位皇帝励精图治的历史背景、政绩及历史作用,比较了唐太宗与唐玄宗的政绩,明确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之治等与唐朝前期繁盛局面之间的关系。至于唐朝后期的政局,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布置作业】1根据你掌握的有关武则天的史实,为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撰写一篇碑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117号编辑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