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0238.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8901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023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023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023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02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0238.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20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传达行政命令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D.扩大国家的疆域2.英国权利法案的“法”对君权的作用是()A.配合君权B.限制君权C.平分君权D.强化君权3.“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

2、论的指导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4.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5.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的38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这体现了()A.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B.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战场由防御转为进攻6.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

3、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些史实反映出()A.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已开启B.中美关系面临转折的契机C.美苏在军事防务中直接对抗D.中美苏构成了制衡的局面7.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这表明该组织()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8.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9.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

4、的最大影响是()A.资金短缺B.市场狭小C.劳动力缺乏D.原料不足10.“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A.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B.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C.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的发展D.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1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其表现为()A.轻纺工业占据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C.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领先行业D.环保产业崛起12.“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民族工业兴

5、起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清政府设置工厂13.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这反映了当时()A.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D.农村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14.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这一做法旨在()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恢复国家资本主义C.下放企业管理权 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15.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所谓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宋代思想家是()A.韩愈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16.

6、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A.简化宗教礼仪B.强化教会权威C.信仰即可得救D.教随国定原则17.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C.推动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18.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杂交水稻“南优

7、2号”选育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19.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出现C.市民文学的兴起D.活字印刷术的创造20.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和心理活动过程。该文学作品体现的艺术风格反映了()A.工业文明下对理性王国的憧憬B.对社会现实冷静深刻的批判C.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与心灵创伤D.拉美文学与西方文学的融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法制是治国理

8、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凸显出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法是古代欧洲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但是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而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主要指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之间的全部法律。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材料二大陆会议于1777年11月通过邦联条例。邦联是一个松散的结构,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如何用一个全国政府把13个州紧密地联合起来,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这是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材料三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走向。从此,宪法精神被作为中国政治的最高精神和

9、原则,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保障。以后的中国历史,尽管宪法的命运多舛,但宪法的精神一直维持不辍。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材料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现行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427378 500多件800多件2014年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编写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马法包含的主要法律。(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解决“建国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的?(4分)(3)材料三中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走向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8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

10、特点。(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允许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谷牧回忆邓材料二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有言道“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期,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享受

11、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与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法律体系。由此,对外开放进入法制化、制度化的全新发展轨道。唐任伍等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概括当时中央给广东省的主要“政策”,并指出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对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国内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发展两个视角,概述世纪之交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的时代背景。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简述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10分)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

12、三)一、选择题1.C根据材料“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其实行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2.B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它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3.D巴黎公社革命是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以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叛国行为和对国内群众的压制而爆发的,故体现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4.D无论是商品输出还是资本输出,列强的根本目的都是发展资本主义。5.B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

13、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国民党的38军以及民间抗日武装也加入作战,体现了全民族抗战,故选B项。6.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苏联妄图孤立中国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遭到美国的反对,说明美国在中苏对抗问题上支持中国,这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直接对抗,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争夺霸权,中国不可能与美苏构成制衡的局面,故D项错误。7.B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A项错误;相互合作是欧共体成员国达成的共识,但是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有一定的差异,C、D两项错误。8.B材

14、料信息“妇织”“儿锄”体现了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活特点。故答案为B项。9.A清朝前期的商人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10.C新航路开辟以欧洲为中心,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因此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受益最大的是欧洲的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资本输入到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在新航路开辟时还没有融入欧洲市场,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故D项错误。11.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出现于2

15、1世纪初。故答案为B项。12.B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沅(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B项正确。13.A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口号反映出当时农村的落后,以及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故A项正确。14.C“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体现了下放企业管理权,故C项正确。15.B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16.C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