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8509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物理考点 光和原子物理命题趋势几何光学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但近几年考试要求有所调整,不要求应用公式计算全反射的临界角,透镜成像也不再考查。因此对该部分的考查,将会以定性为主,难度不会太大,灵活性会有所加强,会更注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对物理现象、物理情景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两点应引起重视:一是对实际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的认识,二是光路图问题。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难度不大,以识记、理解为主,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但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试题较多的以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切联系的近代物理为背景,这样在一些计算题,甚至压轴题中(如2001年理科综合试卷)也出现了这方面的知识点

2、。但就是在这类题中,对这些知识点本身的考查,难度也是不大的。需要适应的是这些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综合。“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考试说明对考生提出的五个要求中的一个。随着命题向能力立意方向的转化,要注意近代物理知识的考查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如2001年理科综合试卷的压轴题,试题本身知识对大多数考生讲并不难,但较大阅读量和一些全新的名词给考生正确获取解题信息设置了障碍,估计这类题在以后的综合试卷中还会出现。知识概要规律: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本影和半影日食和月食现象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的波粒二象性光谱电磁说光子说电磁波速为c能在真空中传播波动说光电效应干涉、衍射微粒说波动说 直进、反射、折射反射、折射光的本性几何

3、光学反射定律平面镜球面镜反射定律的应用光的反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棱镜折射定律光的色散全反射折射定律的应用光的折射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光学光学分几何光学和光的本性两部分。前者讨论光传播的规律及其应用,主要运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后者重在探究“光是什么?”。主要知识如下表:原子物理的知识难度不太大,但“点多面宽”,复习中应从原子结构三模型的发展过程、原子核反应的两类反应形式去把握知识体系,具体见下表:原子结构: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波尔模型粒子散射实验氢原子光谱原子的稳定性原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天然放射性衰变衰变衰变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同位素核能质能方程式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点拨解疑【例题

4、1】(2001年高考理综卷)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点拨解疑】光线由左边三棱镜AB面射入棱镜,不改变方向;接着将穿过两三棱镜间的未知透明介质进入右边的三棱镜,由于透明介质的两表面是平行的,因此它的光学特性相当于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能使光线发生平行侧移,只是因为它两边的介质不是真空,而是折射率未知的玻璃,因此是否侧移以及

5、侧移的方向无法确定(若未知介质的折射率n与玻璃折射率相等,不侧移;若n时,向上侧移;若n时,向下侧移),但至少可以确定方向没变,仍然与棱镜的AB面垂直。这样光线由右边三棱镜AB面射出棱镜时,不改变方向,应为4、5、6中的任意一条。选项B正确。点评:平时碰到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往往是清清楚楚画出来的,是“有形”的,其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这时光线的侧移方向也是我们熟悉的。而该题中,未知介质形成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并未勾勒出来,倒是其两侧的介质(三棱镜)被清楚地勾勒出来了,而且前者的折射率未必大于后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两面平行“玻璃砖”的特征。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光学元件的光学特征,而且

6、要会灵活地运用,将新的情景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模型。【例题2】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 -13.6eV,已知电子电量e =1.610-19C,电子质量m=0.9110-30kg,氢的核外电子的第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r1=0.5310-10m.(1)若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则氢原子处于n=2的定态时,核外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3)若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Hz,今用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谱照射钠,是通过计算说明有几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点拨解疑】(1)要使处于n=2

7、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频率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应为:得 Hz,(2)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库伦力作向心力,有 其中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 由得 将数据代入得 A(3)由于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Hz,则使钠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能量至少为eV=2.486 eV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子,要使钠发生光电效应,应使跃迁时两能级的差,所以在六条光谱线中有、四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例题3】(200 1年高考理综卷)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释放

8、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核组成。(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半径R6.4106 m,地球质量m6.01024 kg,日地中心的距离r1.51011 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10 m/s2 ,1年约为3.2107 秒,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2)已知质子质量mp1.67261027 kg,质量m6.64581027 kg,电子质量 me0.91030 kg,光速c3108 m/s。求每发生一次

9、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1.35103 W/m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点拨解疑】(1)要估算太阳的质量M,研究绕太阳运动的任一颗行星的公转均可,现取地球为研究对象。设T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得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 M21030 kg (2)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公式,该核反应每发生一次释放的核能为E(4mp2mem)c2 代入数值,得 E4.210-12 J (3)根据题给假设,在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

10、的时间内,发生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的次数为 因此,太阳总共辐射出的能量为 ENE设太阳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则每秒内太阳向外放出的辐射能为 4r2w 所以太阳继续保持在主星序的时间为 由以上各式解得 以题给数据代入,并以年为单位,可得t11010年1百亿年 点评:该题是信息题,关键是在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而不被其他信息所干扰。如第(1)小题,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与原子核的知识无关。第(3)题,需要构建出太阳各向同性地向周围空间辐射核能(辐向能量流)的物理模型,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建模能力的好题,这种题还会是以后命题的方向。针对练习1(2003年上海卷)在核反应方程的括弧中

11、,X所代表的粒子( )ABCD2(2003年上海卷)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3(2003年上海卷)卢瑟福通过 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粒子的运动轨迹。4(2003年上海卷)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C用A

12、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 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5(2003年全国理综卷)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其中(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VAPK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6(2003年全国理综卷)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A1.9eV B

13、0.6eV C2.5eV D3.1eV 7(2001年上海卷)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8(2001年上海卷)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象,其中图A是光的 (填干涉或衍射)图象。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图A 图B9(2001年上海卷)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紫外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红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C锌板带的是负

14、电荷 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101996年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合作研制了太阳能汽车,该车是以太阳能电池将所接受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而提供电动机来驱动的。已知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光能的板面面积为8m2,正对太阳能产生120V的电压,并对车上电动机提供10A的电流,电动机的直流电阻为4,而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处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03W/m2。(1)太阳能的能量实际上是由质子所参与的一系列反应所产生的,即在太阳内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热核反应,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写出核反应方程。(2)该车的太阳能电池转化为太阳光能的效率。(3)若质子、氦核、正电子的静止质量分别为kg、kg、kg,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